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印度音乐家拉维·香卡的研究现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世界民族音乐中,印度音乐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它以古老的历史文化传统为基础,保存完整、内涵深厚,特色鲜明、独树一帜;它拥有自己高度发达的音乐体系,音阶、节奏、旋律、调式、表演方式及审美观念等都有特殊的印记。在历史的长河中,印度音乐文化伴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传播到世界各个地方,并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音乐文化不但没有被同化,反而完整地保存下来,一些欧洲乐器传人印度后也被同化和发展为印度的民族乐器,应该说这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值得我们深思。
印度西塔尔演奏大师拉维・香卡缠绵委婉的琴声拔动了当代小提琴演奏大师梅纽因的心弦,他们在音乐上的“东西方相遇”为印度与西方的音乐文化交流开辟了一条新路,引起世界乐坛的关注。拉维・香卡1920年7月4日出生在北印度的贝拿勒斯城(现更名为瓦拉那西城)一个有着浓郁音乐气氛的家庭中。19岁时举办了第一场个人音乐会。青年时期的香卡就创作出了几首出色的拉格(Raga),如《耐特・拜拉维》(Nat Bhairav)、《潘查姆》(Pancham)、《西戈》(se Gar)等。50年代中期香卡步人西方,同时也将印度音乐介绍到西方。从60年代起,香卡尝试把印度传统古典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流行音乐以及电影音乐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在他的音乐中,诠释技巧、秉承传统、东西交融、即兴创新。他既是印度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者,又是国际音乐文化交流融合的先驱。在他的音乐中,既有印度本土的民族文化精神底蕴,又有西方现代文明的文化内涵。他自创的独具风格的西塔尔演奏,被西方称为“具有莫扎特般的才华和创造力”。他一生都在致力于世界音乐文化交流和启迪之中,人们称赞他为印度非官方的、最重要的文化大使。
一、拉维・香卡研究的回顾
早在17世纪初,欧洲人便对异国音乐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着手对世界各国的音乐进行调查研究。18、19世纪在欧洲曾经出版过一些有关印度、中国、日本、阿拉伯音乐的书籍。1884年,英国学者埃利斯(A.Ellis)发表了《论诸民族音阶》,对印度、希腊、波斯、阿拉伯以及中国等地的音阶进行了测定和研究。长期以来,关于印度音乐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积累,笔者通过对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社科院南亚研究所资料室、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图书馆以及网上“亚玛逊”书店、“牛津”书店的检索,就目前所搜集到的资料而言,有关印度音乐的研究资料涉及如下几个方面:印度传统音乐概论性研究;印度传统音乐史学性研究;印度传统音乐理论性研究;印度音乐与审美研究;印度音乐与宗教思想研究;印度音乐家与拉格的研究等。
同国外相比,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则是缓慢的。在20世纪40年代,吕骥同志在他的《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中提出了要研究我国周边国家、地区的音乐,并阐述了它的重要意义,其中包括对印度民间音乐的阐释,这是很有远见的。20世纪60年代,上海音乐学院沈知白教授在当时极困难的条件下开始了印度音乐的研究。进入70年代后期,随着各音乐院校的恢复招生,印度音乐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也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一些院校建立了相关的专业,开设课程、举办讲座、出国考察等。伴随改革开放的推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给中国学者带来新的信息和理念,拓宽了他们的研究视野与内涵,采用音乐本体研究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新的思维方式和学术主张。从80年代开始,出国进修学习、访问研究的师生逐年增加。90年代,这一领域又得以拓宽,一些师范大学的音乐系、普通高校的艺术教研室也开始关注这一领域。
近几十年中,不仅出现了一批热衷于印度音乐研究的学者,而且出版了一部分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涉及到印度音乐方面的主要中文著作包括:《十九世纪东方音乐文化》(罗伯特・京特,金经言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印度音乐文化》(陈自明,中央音乐学院内部教材1992年)、《东方音乐文化》(俞人豪、陈自明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世界民族音乐》(陈自明,《中国音乐年鉴》1995年卷)、《世界民族音乐》(王耀华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中外音乐与名曲赏析》(陈自明、王和芳著,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世界音乐简史》(王凤岐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世界民族音乐》(王耀华、王州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环球采风――世界民族音乐参考资料》(中央音乐学院内部教材2005年)、《世界民族音乐地图》(陈自明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世界音乐与多元文化经典译丛:世界音乐》([美]杰夫・托德・提顿主编,周刊、郎丽旋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世界音乐文化》(饶文心著,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世界音乐文化教程》(张谦编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等。在各类报刊尚刊载了一批对印度音乐进行研究介绍的文章。另外,随着世界民族音乐学会的成立,两年一届的学术年会上也时有相关成果提交会议。
2、关于拉维・香卡的专题研究
拉维・香卡从艺七十多年,在演奏、创作、理论诸方面都有建树,出版发行了大量的CD、VCD、DVD,创作了几十首风格各异的拉格以及大量的电影音乐、舞蹈音乐等。无论是他特立独行的演奏个性,还是求新求变的创作风格,都对印度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个人文字、音响和图像资料
著作:《我的音乐,我的生活》(My Life My Music),1968年在美国洛杉矶出版。主要是为西方普通读者而写的一本英文版书籍,以拉维-香卡音乐经历为线索,同时将印度音乐知识贯穿其中。
《拉格与情感》(RagaAnurag),1978年由音乐表演艺术研究院(RIMPA)出版,是一本用孟加拉语撰写的书籍。书中序言部分是记者桑卡尔拉勒录音采访香卡的记录。针对音乐专业的读者,香卡讲述了西塔尔琴以及印度传统音乐的发展,在较深层次上探讨了印度音乐和音乐家。
《学习印度音乐》(Learn India Music),1979年美国出版。这是一本配有三盘磁带的书籍,作者以一种系统的方法讲授如何学习印度音乐,改变了印度音乐史以口头传授的这一古老方式,用书面文字和演奏实例的音响取而代之,这是印度艺术教育领域中的新发展。
自传性电影:《拉格》(Rage),1968年美国拍摄。
《拉维・香卡肖像》(Ravi Shankar In Por-trait),2000年英国BBC拍摄。
《拉维・香卡在两个世界之间》(RaviShankar:between TwoWorld),2000年美国和法国拍摄。
笔者查阅、收集到的从20世纪50年代到2007年间他出版的具代表性的CD包括: 《Menuhin Meets Shankar》(东西方相遇之一,1966) 《West Meets East》(东西方相遇之二,1967) 《West Meets East》(东西方相遇之三,1976) 《concerto for Sitar and Orchestra No.1》(西塔尔第一协奏曲,1971)
《concerto for Sitar and Orchestra No.2》(西塔尔第二协奏曲,1982)
《Ravi Shankar in Kremlin》(1988)
《sitar》[Oriental](1989)
《Passages》(1991)
《Bridges》(2001)
(2)关于拉维・香卡的主要著述、文章及评论
《民族音乐学与近现代音乐史》(Ethnomusicology and Modem Music History),由斯蒂芬、菲利普等编写的著作,伊利诺斯大学1990年出版。书中第161~180页的一篇名为“传统音乐与现代性之间的调解人拉维・香卡”(Ravi Shankar as Mediator between a Tradi-tional Music and Modernity)的文章是由香卡的学生――现得克萨斯州立大学民族音乐学教授斯蒂芬・斯拉威克撰写的,文中从“传统的来源”、“传统的概念”、“传统中的现代”三方面论述了香卡作为一座桥梁,将东西方音乐文化有机地连接起来。
美国奥利弗・科瑞斯克在自己的文章《Ravi Shankar》中对香卡及其音乐进行了分析,认为他作为音乐家有其两面性:一方面,作为古典的西塔尔琴表演者,他一直是一位传统的纯化论者;另一方面,作为一位作曲家,他已经寻找到在不同的音乐领域中合作的对象――爵士乐、西方古典乐和民族音乐。
美国弗雷德里克・W・哈里森的文章《West Meets East-How the Sitar Came to be Heard in Westem Pop Music》(东西方相遇――西塔尔琴如何到达并融于西方流行音乐中),从调式体系到民间传统、爵士与民间和爵士与古典结合的音乐与印度音乐的关系、摇滚拉格的产生等方面概括论述拉维・香卡音乐在西方艺术领域中所产生的影响。
国本・丹克拉的文章《Dig the Groow Gat-The Representation of Indian Music on Ravi Shankar Albtun Covers as Related to the Popularity of Indian Music in the United States》(寻找正常渠道――在美国发行的拉维・香卡音乐唱片中有关印度音乐的普及),评论了拉维・香卡的印度音乐与西方流行音乐的关联。作者认为,在美国拉维・香卡的音乐有三方面的价值:首先,反映在西方人对香卡和他的印度音乐的欣赏方面。其次是广泛的听众给予的良好反馈:再次,它们也教会了西方听众如何理解印度音乐。无疑,在美国出现的印度音乐热的现象给印度音乐本身的发展带来了益处。
《Rage Mala》(拉格集),由拉维・香卡的美国学生乔治・哈里森撰写,1997年在新德里出版。作者认为,香卡为世界音乐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是西方与东方音乐文化的桥梁;在很多方面,古老的印度文化给了西方人更多的精神内涵。他为其他到世界各地巡演的印度音乐家奠定了基础,现在印度音乐已被整个世界所接受。音乐总驱使他向前,他已经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了五十多年,直到今天都难以停止下来。他是“世界音乐之父”。此外,乔治・哈里森在自己的自传《I,Me,Mine》一书中讲述了他和拉维・香卡之间的师生情、朋友情、父子情、音乐情。
《Bapi:The Love ofMy Life》(爸爸:我生命中的爱),由拉维・香卡的女儿安努什卡撰写,2002年在新德里出版。她从父亲、舞蹈家、音乐家、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等十个不同方面讲述了自己的父亲,客观地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印度学者A.L.巴沙姆主编(闵光沛等译),由商务印书馆1997年出版的《印度文化史》一书中,弗里德里奇・威廉和H.G.罗林森撰写的第34章,从东西方音乐交流方面给予阐述:“20世纪50年代初,在拉维・香卡、阿里・阿克巴・汗的开拓性努力下,先后将印度古典音乐介绍到西欧和北美”,“梅纽因(对印度音乐)之所以感兴趣的重要因素,因为他向西方‘严肃的’古典音乐家们传递了一个信息:印度音乐是复杂而高级的音乐形式,尽管它属于古典音乐体系,但却能保持自发的感情和与听众的交流”。“当然,甲壳虫乐队的某些歌曲的确受到印度音乐文化的影响,但是就他们的成就而言,与其说是为印度音乐在某一方面开辟了道路,倒不如说是扩大了‘流行’音乐的领域;通过使用印度乐器和运用印度哲学思想,体现了异国文化因素是如何糅合到西方‘流行’音乐文化的主流之中……”
《The Great Shankar》,是由Agee Prakashani在1983年12月在新德里出版的一本描述拉维・香卡和乌代・香卡兄弟艺术成就的专著。该书主要是介绍性的著作,书中有大量的图片资料可以参考。
著名小提琴大师耶胡迪・梅纽因的《人类的音乐》一书中,对拉维・香卡及其印度音乐给予了非常客观的评价。他说:“我研究印度音乐已有多年,并在这过程中有幸同印度伟大的西塔尔琴演奏家拉维・香卡十分愉快地合奏过印度音乐。香卡先生在把印度音乐的信息传达给西方人的过程中所做的贡献很可能超过我们这个时代的任何人。而且他在音乐上是如此全面、完整,以至于无论是学者,还是‘甲壳虫’乐队都很留意他。香卡这个名字在印度音乐史上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杰出的地位,颇像德国的巴赫音乐家族。”
另外,国外还有部分著作虽非研究性专著,但是涉及了香卡的印度传统音乐及东西方文化交融音乐的评述。例如:Charles Brasehl947年撰写的《着陆》(Iandfall)、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3年出版的《文化》(cultures)、梅纽因1972年撰写的《主题与变奏》(Theme and Variation)和1977年撰写的《未完成的旅行》(unfinishedJourney)、Douglas Smith和Nancy Barton于1980年撰写的《国际音乐节指南》(International Guide to Music Festivals)、伊丽沙白-梅(Elizabeth May)1983年出版的《多文化的音乐》(Musics 0fMany Cultures)、拉吉・库玛尔・古塔在1986年出版的《伟大的相遇:印度和美国艺术文化之关系研究》(Great Encounter:AStudy of Indo-American Literature and CulturalRelations)、安尼・库玛・萨卡(Anil KumarSarkar)1988年出版的《动态多面的印度思潮》(DynB211ic Facets ofIndianThought)、里・F・赖安1991年出版的《普通古典吉他:轻松演奏之原理》(The Natural Classical Guitar:The Pfinciplesof Effortless Playing)、大卫・霍布汝克(DavidHolbreok)1994年出版的《创造力与通俗文化》(Creativity and Popuiar Culture)等。
除上所述之外,还有一些报刊及相关网站对拉维・香卡的音乐进行了报道和评论,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中国,目前对拉维・香卡的深入介绍和研究还比较少。中央音乐学院陈自明教授曾于1982年6月在《乐器》杂志发表一篇《西塔尔琴与拉维・香卡》的文章。可以说,这是我国第一篇专门介绍香卡的文章。1983年拉维・香卡访问中国,在北京和上海分别举行了演出和讲学。针对这次访华,陈自明在1984年第1期《人民音乐》上再次发表文章《拉维・香卡――来自印度的音乐使者》。他在文中写道:“拉维・香卡在中央音乐学院的讲学也是十分成功的,他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向听众解释了印度古典音乐的两大支柱――‘拉格’和‘塔拉’,并且以自己的歌声和乐器介绍了‘拉格’的实例。接着他又同鼓手米什拉先生合作,用拟声语和鼓声的实例介绍了‘塔拉’。最后他还亲自教大家练习印度的各种‘塔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也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用西塔尔与中国民族乐器进行合作,从而促成一次‘东方(音乐)与东方(音乐)的相遇’。”至此,中国音乐界才有更多的学者开始了解这位著名的印度西塔尔琴演奏大师。虽然关注度有所增加,但拉维・香卡的中文资料仍旧不足,只是在一些书籍或教材中有少量的介绍和评述,缺乏深入的分析和全方位的论述,专题性的研究则更是一项空白。
二、相关问题的思考
文化价值相对论使我们认识到世界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都具有平等价值,而且在它自身的社会生活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是它们本民族文化的积淀和创造才能的集中体现,具有不可替代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自20世纪30年代起,拉维・香卡便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在漫长的几十年岁月中,他取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他往返于印度和欧洲之间,古老的东方和现代的西方,它们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征对拉维・香卡的音乐生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何看待他在印度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如何从时代的共性和个人的特性中体察他音乐中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性?
(1)研究难点。关于拉维・香卡及印度音乐在中国的研究是艰难的。首先,研究人员少、交流机制少、实地考察少,还存在资料匮乏的现状。目前在我国已出版的音乐著作中,有关该学科的文献,无论是文字资料、音响资料或是图像资料都非常有限。那么,如何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众所周知,印度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理论体系,而且在传承中主要依靠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实践中又非常强调音乐的即兴性,这就给音乐本体分析带来极大的困难。著名学者博阿斯曾说:“要求被研究者不受以我们的文化为基础的任何评价的束缚。只有在每种文化自身的基础上能深入每种文化,只有深入研究每个民族的思想,并把在人类各个部分发现文化价值列入我们总的客观研究的范围,客观的、严格的研究才有可能。”其次,该领域研究具有明显的“客位”(Etic)特征。作为中国学者在这种“跨文化”的研究中,如何进行田野调查工作以克服“异文化”研究所出现的认识差异,从而对被研究对象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这又是一个难点。再次,拉维・香卡的音乐是继承了印度本民族前辈的传统,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个人风格,他走在了印度音乐的时代前沿。能否充分把握所得的资料,在研究中有所发现和创新,这将是对我们研究能力和理论水平的考验。
(2)解决措施。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主客观因素的变化,无疑也推动着这一专业在我国的向前迈进。尽管存在重重困难,但我们还是充满信心。一是采用“拿来主义”,这是我们进行研究的基础方法。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国外已有的研究资料以及被研究对象的资料,如通过因特网对相关网站的搜索以及国内已有的相关英文材料,通过印度驻华使馆、印度ICCR以及新德里拉维・香卡艺术中心等文化交流机构获取相关材料等。二是掌握“原始积累”是我们进行研究的重要方法。任何科学的研究都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资料积累过程,这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在我们现代化的社会里,还要掌握信息传递技术,通过各种媒体来获取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用以丰富我们的资料。目前,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国家图书馆等都不同程度地积累了一些音响资料、书面资料,还有一些从事此方面研究的专家个人积累的一些录音、录像等资料。三是进行“案头梳理”,这是我们进行研究的必然途径。在我们的研究中,不应仅是单纯研究他的音乐,同时还要研究他的政治、历史、文化背景及现状,从多学科进行考察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学术整体。
三、拉维・香卡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拉维・香卡的音乐是集民族性、传统性与融合性为一体的音乐。在半个多世纪的世界巡回演艺生涯中,他不仅把印度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渗透于自己无数次的艺术活动之中,而且还把印度传统音乐推向了世界。印度总理尼赫鲁曾公开表示:“年轻的拉维・香卡正在做一件好事,他作为‘文化大使’通过音乐向西方展现印度。”时至今日,他虽已年近九旬高龄,但仍然活跃在世界音乐舞台上,他是印度音乐杰出的继承者、阐释者、传播者。
作为学生,他在自己父亲般的恩师印度著名音乐家阿拉乌汀・汗的倾心教导下,度过了七年的“学徒生涯”。老师所给予他的无数教诲,让他终身难忘。以他自己在电影《拉格》(1968年)中所说:“在我们音乐的世界里,永远不能说已完成了学习,因为向老师学习的过程是永无止境的。”
作为演奏家,他以自己卓越的演出实践,使西塔尔琴这一古老的印度乐器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精湛的演技、高度的修养 和完全投入音乐的精神使观众为之倾倒。他是世界音乐舞台上最伟大的演奏家之一。
作为作曲家,他的创作涉及多种体裁。包括民族器乐、舞蹈、电影、爱国歌曲,以及用印度民族乐器与西洋管弦乐合作的音乐等。在他创作的背后,包含着他对传统古典音乐所积蕴的深厚造诣,体现出他在西方文化影响下进行文化融合的创新探索。他的音乐不失印度音乐的传统性、民族性和纯洁性,他是世界音乐最卓越的实践者之一。
作为教育家,他努力地教授印度音乐。20世纪60年代起,他先后在孟买和洛杉矶创办自己的学校――金纳拉(Kinnara)音乐学校。他是一个具有幽默感、亲切而有热情的老师,在和学生的交流中,他无拘无束,和蔼体贴,他无微不至的关心是学生们永远都不会忘记的,他是印度最优秀的“古儒”(Guru,印度对老师的称谓)之一。
作为音乐家,香卡出版了大量的唱片、磁带、CD、VCD等,1968年和2000年两次拍摄自传体电影《拉格》和《拉维・香卡在两个世界之间》。英国BBC于世纪之交的2000年特别推出一套《拉维・香卡肖像》,这些无疑都是世界音乐文化发展史上珍贵的史料。
作为成功者,拉维・香卡获得了无数的奖项与荣誉。20世纪50年代为电影《椅子的故事》制作的音乐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了特别奖。60年代,由于他对印度音乐和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印度总统奖”,他和梅纽因合作的唱片《东西方相遇》获格莱美音乐奖。70年代,他的专辑《为孟加拉国人举行的音乐会》荣获“金碟奖”。80年代,为电影《圣雄甘地》配乐荣获奥斯卡提名;为电影《卡布里瓦拉》(Kabuliwala)配乐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1986至1992年他成为印度国会上议院成员。90年代,在新德里荣获“自由精神奖”;在瑞典获“地球大使”水晶奖。在20世纪中,他前后荣获14个荣誉博士学位。进入21世纪以来,他再获法国“最高平民奖”、英国“荣誉爵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艺术博士,2002年他第三次获格莱美音乐金碟奖。他是最成功的印度音乐家之一。
作为普通人,他是一个诚实、智慧、有思想、幽默、有灵感并乐观的传奇式人物。他的女儿安努什卡在自己的书中写到:“爸爸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天才、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慈善家……面对这些他总是那么的不以为然,这正是他最伟大的品质之所在。”
综上所述,从1930年至2005年,拉维・香卡举办了近千场的音乐会,参加了不计其数的世界音乐文化交流活动,与东西方的音乐家共同创作、表演、研讨、沟通,架起世界音乐交流之桥梁。系统而深入地研究拉维,香卡的艺术生涯和艺术成就,不仅让我们更加认识印度音乐、认识拉维・香卡,而且对如何保持我们中国的传统音乐、如何在世界上进一步弘扬中国音乐文化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