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原生态民歌热看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文化热的兴起
“原生态”这个词是从自然科学中借鉴而来的。生态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原生态是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生态文化不能离开生态去谈,它不是从文化去谈的,而是从生态去谈的,用最为形象的比喻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对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保护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世界各国开始日益强调民族特点,人们逐渐认识到保存个性、珍视与众不同文化的重要性,“全球政治开始沿着文化线被重构”。中国的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文化热也开始兴起,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多来自穷乡僻壤、山野沟壑,与当今主流商业文化形成鲜明对比,是一种可以被开发的智慧型文化资源。
2004年春节,中央电视台举办了“CCTV西部民歌电视大赛”。在这次大赛中,中国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大放异彩,引起多方关注。2006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原生态唱法被首次作为与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并驾的演唱方法列入赛事,原生态音乐中蕴涵的文化魅力和文化独特性越来越得到主流文化的认可。我们也逐渐意识到:各民族原生态音乐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共同的“根”。但是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文化的生存空间仍然比较狭小。我们理应担起抢救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文化的重任,从中多吸取营养,避免重蹈西方民族传统音乐从被忽视到重视的“覆辙”。一个民族的骨子里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根源习俗与生存态度,它会长久地根植并存在于民族成员的血液当中。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尽管很多人不知道“原生态”这个语词符号,但是原生态音乐的春天却不可阻挡地来到了。
冷僻的词汇突然间变热了。就是原生态音乐这样一种目前已经被人们所广泛接受的音乐形式,却走过了一条从被漠视到被重视的曲折之路。过去原生态民歌唱法被认为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唱法,许多原生态歌手不被广泛认可。在2004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上,音乐界的专家对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的态度很不一致,大奖赛也一直未将其作为一种专门的演唱方法,但是近两年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的地位开始悄悄发生变化。从2004年开始,杨丽萍的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从杭州到上海到北京,激起了观众澎湃的心。贵州民族歌舞团打造的歌舞晚会《贵州多彩风》,以一个苗族女孩从外地回到家乡,看望多彩贵州的父老乡亲为故事线索,以贵州世居的十二个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歌舞为主要内容,从贵州到北京,场场爆满――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也火热起来。云南、贵州这两个过去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正搭乘原生态音乐的快车,与原生态音乐一起迎接春天的到来。在同样孕育着丰富的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文化的四川,与汉族同样古老的民族――羌族也在原生态音乐文化的热潮中徘徊前进。
二、羌族原生态音乐文化的典型性与当代问题
1 羌族原生态音乐文化的典型性
四川地处中国西南部,是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其中羌族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之一。2004年的“CCTV西部民歌电视大赛”中,羌族的多声部民歌演唱六人组合以其深沉雄浑的演唱特点,成为音乐界注目的焦点。2006年中央电视台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中,两位羌族多声部歌手对酒歌的精彩诠释,入木三分,使观众和评委为之震撼,并且得到了很好的成绩。一般的少数民族歌曲都以旋律优美取胜,而羌族多声部歌曲却以气势磅礴的演唱方式和独特的和声效果赢得了观众的喝彩。这种演唱方式和独特音乐风格的形成,显然与羌族古老悲壮的历史息息相关。羌族传统文化颇为复杂和感人,传统音乐扎根在这一文化中,必然孕育出令人着迷的奇葩。
要组成部分,从远古时期一直保存至今,经历数千年之久,被称为“人类历史的活化石”。现代羌族聚居在今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这一地区在历史上存在着复杂的民族情况,近年来一直成为民族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被已故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称为“民族走廊”的地区即包括了羌族聚居的这一地区。费孝通教授认为:“这一地区沉淀着现在还活着的历史遗留,应当是历史与语言科学的一个宝贵园地。”羌族传统音乐文化在藏汉音乐文化的夹缝中仍然保持了独特古老的风格,但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下,它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2 羌族原生态音乐文化的当代问题
(1)民俗旅游业在羌族地区的兴起
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政策深入少数民族地区,以开拓本土文化资源、展示民族风情为主题的民俗旅游业,在以多民族著称的中国西南地区发展势头迅猛。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备受各级地方政府及旅游决策部门的青睐。羌族聚居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素以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和秀丽的自然景观著称,加之交通便利,成为阿坝自治州政府开发的“藏羌风情线”系列旅游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桃坪羌寨是这些景点中比较著名的一个,笔者曾在2005年到2007年期间三次在理县桃坪乡的桃坪寨、佳山寨、增头寨做音乐概况调查,主要使用了拍照、录音、摄像、观察、参与观察、个别访问等民族音乐学的传统调查方法,参加了三个村寨的日常音乐活动,采访到当地的老、中、青三代民间艺人十多位,观看他们的表演,和他们聊天,并对参与开发全过程的桃坪乡团支部书记进行了采访,对桃坪羌寨的民俗旅游业发展与羌族原生态音乐的变迁进行了长期的考察和分析。民俗文化旅游业在桃坪羌寨的发展打破了羌族地区原来封闭和半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必然改变传统“落后”的观念,树立当地居民的现代商品经济意识。同时,民俗文化旅游业也是文化交流的媒介,是外界了解羌族古老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2)民俗旅游业对羌族原生态音乐文化的影响
民俗旅游业对羌族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现代商品经济具有主体性,对传统文化具有筛选、改造、调适、整合的功能,从而使已走向僵化、封闭的传统文化获得新的活力。这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体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即将旅游作为现代商品机制注入传统文化的机体,消减传统文化中的“封闭、保守、滞后”的惰性,引入健康的发展轨道。当然这种“封闭”、“落后”的特点对于现代旅游业而言,又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旅游资源。
民俗旅游业在桃坪羌寨以“羌族传统文化搭台,现代商品经济唱戏”为基本思路和最佳选择。“自然和原始”满足了现代旅游者的新奇感,羌族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音乐,为桃坪羌寨的旅游业增添了特有的魅力。
由于旅游业的推动,羌族传统音乐文化也在现代社会找到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对桃坪羌寨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起到了积 极作用。1995年,桃坪羌寨的村民自发形成了羌族文化活动中心,1996年在此基础上成立土风歌舞团,2000年又成立规模更大的阿啧艺术团。这一系列团体都以羌族传统音乐艺术为主要演出内容,包括羌族传统民歌、舞蹈、羌族婚庆过程。起初,艺术团多在旅游旺季演出,后来由于作品质量的提高,阿啧艺术团多次代表阿坝州参加四川省的各类演出和比赛,又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的音乐舞蹈活动。在桃坪羌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期间,阿啧艺术团表现出色,并被邀请到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演出,颇受西方观众好评。羌族传统音乐文化被带到了世界文化的舞台,其千年的音乐文化底蕴被世界舞台所接纳。同时歌舞团接纳并培养了一大批能歌善舞的羌族青年,他们成为羌族传统音乐的保护者和宣传者,大量的演出活动展示了羌族的文化智慧和创造力,从而塑造了良好的形象,增强了羌民族的内聚力,促进了桃坪羌寨经济和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使更多人了解并理解了羌族文化,这有助于消除族际间的隔阂,带动整个羌族聚居地区的全面发展,产生出相应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文化与旅游结合,二者相互推动、相互作用――桃坪羌寨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1 当代学者对保护工作应持的态度
民族,作为历史上形成的人群共同体,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它可能已失去了共同地域和经济联系,甚至丢掉了共同的语言,但如果共同的文化特点始终保留或部分保留下来,就留存了这个民族有别于另一个民族的特征。反之,如果失去了共同文化,将不成其为原来的民族。看来,民族的文化特点比语言保持得更为牢固持久,而只要还保留着共同的文化特点,就有维系民族自我意识的纽带。共同的文化特征是构成民族最根本的要素,各族传统文化是维系和加强各民族凝聚力的纽带。
文化具有适应性,这种适应性不仅表现在对自然环境和生物环境的需要上:羌族喜欢酸食和腊肉的习俗是对羌寨高寒多风、土壤碱性的自然环境的适应;在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上,即对邻近民族不同文化群体的适应上,如羌寨传统的碉楼是与汉民族在交往过程中受到巨大压力有关……自然环境、社会需要和生存环境三者总是在不断变迁的,对这三种要素具有适应性的文化会增加自身及其承载群体的生存机会和生存活力,反之则减少这种生存机会和活力,甚至导致这种文化本身及其承载群体走向死亡。一般来说,有变迁的文化是富有适应性并充满生命力的,没有变迁的文化则是死水一潭,最终必将走向衰亡。因此,传统文化的变迁是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正常现象,某些羌族传统文化的消失应该看作是它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海洋中。但如何在这“变迁”与“融入”过程中保护与保持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特征?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视点,须我们予以关注、探讨,并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
2 文化产业化为羌族原生态音乐拓展了传播空间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自然和文化两个资源可以利用。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发展文化产业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羌族原生态音乐文化等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文化正是知识型与智慧型的产业,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它与脱贫致富联系起来,它们会在文化产业化浪潮中与回归多元文化的思潮下重焕生机。2004年“CCTV西部民歌电视大赛”和《云南映象》大型原生态音乐舞蹈即成功为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产业化拉开了序幕,同时,大量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被发掘整理并应用于音乐创作实践。在以往的两次“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元素为创作基础的歌曲(如《神奇的九寨》、《高原红》)和少数民族歌手(如容中尔甲、“阿里郎”组合)频频得奖。2006年“首届中国汶川古羌文化节”在汶川萝卜寨羌文化生态旅游区举行,羌族原生态音乐文化成为“文化搭台”的重要内容,大型实景原生态羌族民俗歌舞《羌山神鼓》,向游客再现了古老的祭祀仪式。文化节期间举办了首届全国“释比”文化研讨会,来自全国的著名羌族民俗文化专家会聚一堂,研究和探讨六千年古羌文化发展史;同时举办全国首届羌绣大奖赛,展演羌笛、口弦、萨朗等羌族民间民俗文化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重现了羌族原生态音乐艺术的概貌。文化节吸引了学者和普通大众的广泛关注,期间人如潮涌,羌族原生态音乐文化的魅力感染了在场的人们。在文化产业化浪潮下,许多过去“藏在深山人未知”的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文化将逐步向外界揭开其神秘的面纱,逐渐被外界所了解,并部分地被接受和认同。萝卜寨这个过去偏僻落后的羌寨,如今成为古羌文化的缩影,在旅游业的促进下,当地羌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对羌族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信心和热爱大大增加,羌民和当地政府经济收入增加。2006年7月,萝卜寨村民委员会主任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谈道:“以前由于羌寨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光靠种粮食,一年收入不足千元,路不通,交通不便,日常生活一直延续古老落后的耕作经营方式,羌寨生活条件比较差。今后旅游会成为村里收入的大项,今年全村收入就可以突破二千元,一年翻一番。进行旅游开发之后,基础设施都跟上,水也得到解决,路也修通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据统计,2006年五一和十一黄金周期间,萝卜寨旅游人数达到1600人以上,全年收入达到20余万元,旅游接待户平均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
3 少数民族自信心的重塑将迎来羌族原生态音乐的兴旺发展
改革开放后,西方现代音乐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带来了巨大冲击。由于自卑心理、崇尚现代思想的存在,使现代音乐抢占了原生态音乐文化在本民族中的市场。但这种现象通常只会是暂时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羌族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会重新恢复,当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会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反思,重新挖掘出变迁甚至濒临消失了的文化传统中的精华部分如传统音乐,加以弘扬、发展,实现羌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对于如羌族一样的大多数的少数民族来说,非本民族文化体系内的现代流行音乐毕竟距离他们千百年的生活体系很遥远,而本民族原生态音乐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表现内容上都与他们的记忆和生活更贴近,更能被他们所认同和接受,也同他们有着难以割舍的血浓于水的“紊情”。因此,他们决不会只甘于接受“舶来品”而放弃自己从祖先那里继承的东西。羌族这样一个古老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历尽磨难与艰辛走到现在,足以说明羌族丰厚的文化底蕴、超强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2006年“青歌赛”原生态音乐的异军突起,其中羌族酒歌演唱的美丽迷人,使过去田间地头的野曲小唱登上大雅之堂,被音乐家和普通观众广泛接受,羌族的民族自信心开始被重塑。许多羌族民间艺人开始重新传播羌族原生态音乐文化,学习和传播羌族音乐的队伍不断壮大。羌族多声部两兄弟――毕曼组合成为其中的代表,由戴玉强、幺红、王刚主演的中国歌剧舞剧院建院以来投资最大的大型史诗性歌剧《刘邦》专门为“青歌赛”获奖的毕曼组合量身设计了一个情节;“羌族锅庄”更是羌族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并已经在成都这个汉族聚居区生根发芽,成为成都市民业余音乐生活的重要组成内容。运用现代音乐制作方式录制的羌族风格的歌曲也受到羌族群众的普遍欢迎,如“十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划《走进西部》大型音乐风光系列片《风从羌山来――羌族风情歌曲》,在羌族地区广为流传。
现在,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遇到了发展的良机,让我们以充满希望的目光去迎接原生态音乐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