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议明清里运河对江淮的地理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议明清里运河对江淮的地理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运河与封建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它不仅是南粮北运的通道,也是南北商旅交往的水上走廊。里运河先祖――邗沟作为京杭大运河最早开发的河段更是意义颇大。明清时期里运河的发展对江淮东西湖泊的变迁以及南北地势的转变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明清;里运河;东西湖泊;南北地势

位于江苏省的里运河长约168公里,它原属于京杭运河最早开凿的邗沟河段,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运河关系着漕运大事,因此运河的通畅与否成为历代统治者关注的焦点。然里运河与黄河、长江以及淮河关系密切,里运河的治理也就成了晚期帝国统治阶层内部争论的热门话题,因此这一问题在明清时期尤为突出,并且明清时期江淮区域的地理环境也因此被潜移默化地改变着。

一、运西诸湖面积的增加

江淮平原以里运河为界限,西边为运西诸湖,东边是里下河平原,地势由西向东下降。运河西岸在成陆前就有一些列湖泊洼地,这些也就是后来的白马湖、宝应湖、邵伯湖等。运河东岸情况则不同,成陆时间与之相比较晚,原是一片残留的海湾,后来海湾封闭形成泻湖,加之淮河和长江的泥沙不断堆积,形成一块块高地,泻湖随之也被分成了许多大小不一的湖泊和平原。当人类已经意识到利用水系相连开漕渠时,一条连接江淮的邗沟横空出世,江淮地区的地貌变化也开始由原先单一的自然因素为主导开始向人与自然合力而为的因素转变。明清前后成为湖泊相互接连的重要分期。因为“南宋以来至明初,黄河夺淮对里下河平原的影响并不明显,这段近二百五十年的时间内,运西零星分布的小湖泊尚未潴并”。[1]而明清期间运西诸湖随着面积的增加,逐渐连为一片。

里运河是沟通长江淮河的重要人工渠道,是南北水运的关键河段。黄患对运河的干扰进而增加了统治者对里运河的关注。两朝统治者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倾注于此,可谓“施工之勤,费帑之巨”。[2]明朝前期治理黄河主要采用分流的方法,但效果并不明显,也没有阻止黄河决口以及下游泛滥。直到明末潘季驯另辟蹊径,采取“束水攻沙”的方式才在黄河治理问题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主要的切入点在里运河西边的洪泽湖,利用洪泽湖储存淮河的清水进而抵挡黄河的泥沙。清继续沿袭明朝,采取这种方式治理运河。毕竟,黄强淮弱,“蓄清刷黄”的措施的弊端也逐渐暴露。洪泽湖的湖面不断淤高,蓄水量不断减少。加之黄淮时常泛滥,洪泽湖难以承受,只能下泄至运西诸湖。明初,由于元代对运河治理的忽略,洪水经常决洪泽湖高家堰而出,冲坏里运河并致使其无法通航。因此从“山阳到江都之间‘诸湖延袤,上下相接’”[3],可见明清时期运河西岸的湖泊面积较之以前相比已经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即面积的增加,甚至已经接连成片了。

二、运东湖泊的萎缩与消失

在运西诸湖不断扩大,逐渐接连成片的时候,运东湖泊也在悄然声息的变化着。不过,与运西明显不同的是运东的湖泊是不断萎缩甚至消失的。宋元时期运东射阳湖还有“方圆三百里”之说。明以前运河东岸的里下河平原还称得上水乡泽国,而历经明清两朝后,自远古就躺栖在这里的湖泊却消失殆尽了。运东与运西两岸相隔不远,变化却截然相反,原因何在?

首先,在黄河夺淮700余年的时间里运河以东饱受凌虐,大量泥沙在此淤积,使得地势趋平,湖泊底面淤高。加之元代和明初的治理,黄河全河南流,大量泥沙倾注而来。因此宋元时期的射阳湖虽然“渺渺指平湖,烟波急望切”,实际上不过是面广水浅罢了。明清时期黄河之水还是时时主动或被动的“进犯”里下河地区。统治者为防止黄患,斥巨资一次次加筑高家堰和修建运西长堤。而淮水故道早被黄沙淤高,黄淮之水下泄入海成为难题。面对此种境况,明清统治者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将黄淮之水注入运河东岸的射阳湖,并由此入海。隆庆四年淮水冲决高家堰,黄河紧随其后,沙随水入,射阳湖中胶泥填淤,甚至出海的河道都被淤死了。万历三年河决黄浦口,射阳淤塞,泥沙不可捞浚。类似情况数不胜数,这也直接导致了里下河地区湖荡的淤垫。

再次,由于里下河地区地势低洼并濒临海边,海水容易倒灌,不仅淹没周边田庐,甚至还威胁着运河的安危。起先,唐朝时期就在沿海边处修建“捍海堤”,堤坝也是时坏时建。宋时,建有“范公堤”,后成为明清两朝防范海患的屏障。这一堤坝将射阳湖以东来自海水接济的水源阻隔在外。左右两边很难有充足的水源来保障射阳湖水的稳定。单纯依靠黄河下泄的方式补给水源对射阳湖来说无异于是饮鸩止渴。有时因为射阳湖淤塞,还经常将范公堤凿毁,为射阳湖之水下泄入海开辟通道。长此以往,射阳湖为主的运东诸湖只能走向消亡,沦为一片片狭小的湖荡。

三、江淮南北地势的转变

明清时期江淮区域另一个明显变化就是南北地势的颠覆。此前,里运河南北地势是南高北低的形势,至明清时期江淮地区地势演变迅速,逐渐发展为北高南低的态势。当然这离不开黄河的“功劳”。黄河夺淮初期,河水并非全部南流。元朝贾鲁治黄时,筑塞旁道,将黄河引向东南流,流入下游的泥沙也开始集中。明清淮南地势变化更加剧烈。白昂、刘大夏治河采用“北岸筑堤,南岸分流”的策略,加速了南流河道的淤塞。后至明后期潘季驯治理黄河时更是主张将黄水下泄至苏北里下河平原,就这样黄河的泥沙基本上都输入在此。

我国季风气候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导致降雨季节分配不均。运河的顺利通航又离不开充足的水量。明清时期水量不足之时,不得不采用“引黄济运”的方式。如乾隆五十年连续几年干旱,致使洪泽湖枯竭。于是引黄济运,导致清口一带淤积更加严重。虽然此次“借黄行运乃系一时权宜”[4],代价却是惨重的!其实明清时期为使江南漕粮按时抵达京城,借黄行运的事情时有发生,“嘉庆之季,河流屡决,运道被淤,因而借黄济运”[5]。因此明代之前南高北低的地势不得不发生转变。

总之,运河建立以来,就以一种特殊的姿态对周边地区发展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区区一条运河却在几百年间将江淮地区地貌塑造成不同的形态,足以证明了这条历史痕迹不可小觑。

参考文献:

[1]吴必虎.黄河夺淮以后里下河平原河湖地貌的变迁[J].扬州师院学报,1988,(8):135

[2]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6:3770

[3]陈桥驿.中国运河开发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8:227

[4]清高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750

[5]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6:3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