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雷电灾害特征分析与安全防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雷电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能够产生较大的破坏力,对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有一定的影响。从我国的历史情况来看,雷电可能会带来森林火灾、建筑物的损坏并且对于通信等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都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安全,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更好地保证生活质量,我们可以从雷电灾害的特征研究出发,在分析其特征的基础上探讨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1雷电灾害和相关的分布特点
1.1雷电灾害分布的地域特点
我国的地势分布特点使得雷电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在东南沿海地区,受季风、洋流以及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雷雨天气较多,而西部地区因处于内陆,受季风影响较小,气候较为干旱,因此雷电灾害也相对较少。此外,雷电灾害因山地、平原、盆地等不同的地形特点,在雷电灾害多发的地区也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点,其带来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差异。
1.2雷电灾害分布的时间特点
受气候分布等因素的影响,雷电灾害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时间性特点,一般而言,我国雷电多发的季节为夏季,从月份来讲主要集中在6月到8月份,这一阶段是我国雨水最为集中的阶段,并且受太阳因子活动等的影响,雷电现象较为多发,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也是最大的时候。
1.3雷电灾害的危害
雷电灾害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会给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它可能会带来人员的伤亡、基础设施的损坏等,最终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具体而言,雷电灾害的危害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雷电灾害最为直接的是带来物质损失。从历史统计情况来看,雷电灾害最大的影响是造成建筑物的损毁、动植物的伤害,在高层建筑物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雷电灾害的危害性也相对的增大,对于人们日常生活安全带来诸多影响。其次,雷电灾害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每年雷电多发季节我们都能看到一些雷击造成人员伤亡的报告,对于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最后,对于通信设备等造成了较大的损害。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电子通信设备和相关基站的建设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其防雷技术应用不到位直接带来通信设备以及电力设备等的损害,从而影响人们正常的通信。加之人们的防雷意识相对薄弱,对于雷电灾害的防护措施不足等都使得雷电灾害的危害加大,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2雷电灾害的安全防护
2.1雷电灾害监测预警
雷电灾害的防护中,监测预警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对于灾害的发现以及防范措施的及时性等都会有着积极的影响。具体而言,我们要在雷电观测的基础上来分析相关参数的变化情况,从而能够及早地发现一些灾害信息,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为雷电的防护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通过雷电定位系统以及雷达探测系统等的综合应用来保证雷电防护措施的先导性,以提供更为及时、准确的雷电防护信息资料。此外,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要结合重点地区以及重点的防护单位来看站,通过雷电活动规律等的应用来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估系统,从而更好地来评定雷电发生的概率以及可能的影响和损失等,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的防雷方案,并且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防雷装置和系统,实现防雷措施的有效性。
2.2易燃易爆区域的安全防护
雷电灾害防护中,要做好易燃易爆区域的安全防护工作,以减少雷电带来的火灾或者爆炸等灾害,从而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对于易燃易爆区域,要严格贯彻执行防雷的相关规划进行设计和建设,通过避雷针、避雷带等的综合应用来增强防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从而降低雷电流以及地电位,有效防止雷电的反击和跨步电压的产生,使得该区域的接地能够得到妥善配置,保证防雷接地以及经典接地等都能够有效的连接,保证其有效性,减少雷电灾害的影响。
2.3电子设备的安全防护
在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电子设备雷电灾害的防护也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对于电子设备而言,主要有直击雷的防护以及感应雷击防护两个方面,前者可以通过避雷针以及均压环等避雷装置的应用来实现,而对于一些雷电活动比较频繁的场所和地区则要选择应用感应雷击防护技术,以保证其安全。对于感应雷击技术的应用上,通过各个设备线路的屏蔽处理来避免一些架空线路,并通过电子设备数据线以及信号线等的应用来实现接地的有效处理,较少雷电流的损耗。电力设备采取综合共用接地方式,总配电房敷设一圈40慷菩勘飧纸拥鼗懔髋牛胧彝獾赝鹊缥涣樱扛龅ヌ褰ㄖ枭柚媒拥卦ぢ窦Vそ拥叵低车目煽啃院桶踩裕拥缱由璞傅牧拥冉嵌瘸龇⑺跣〔煌缱由璞钢涞牡缥徊睿行У丶跎倮椎缥:Α5缱有畔⑾低车陌踩;ぴ蜃酆嫌τ孟呗菲帘巍⒙竦亍⒔拥氐确览状胧诨堪沧肮缪贡;てPD以达到分压分流的目的。
3结语
雷电灾害自身所具有的一些特点为雷电灾害的安全防护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实践中,我们可以结合雷电灾害的特点,建立雷电监测预警系统,以更好地利用雷电灾害的规律和特点等,不断完善建筑物、电子设备等的雷电防护措施,以减少雷电灾害带来的损害,更好地保证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安全。
参考文献
[1] 舒建军,陈庚.2001~2010年韶关市雷电灾害特征及防雷减灾对策[J].广东气象,2012(4).
[2] 马明,吕伟涛,张义军,孟青.我国雷电灾害及相关因素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08(8).
[3] 汪开斌.一次雷电灾害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