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求真、向善、致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求真、向善、致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艺术的一切优良传统,旨在创作出具有突破价值的作品;是求真向善,致美的完美结合,是自我情感的真实与物性真实的统一,是人性中善良与仁爱的呈现,是进入"澄明"的美的佳境。

关键词:文备;艺术创新;意蕴;澄明之境;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

文备先生的书画艺术,在当今艺界独树一帜,并且业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笔者也曾撰文专门对其绘画的境界给予了探讨。本文拟将从当代消费文化的背景,谈谈文备先生艺术的核心价值。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已生活在一个消费的时代,时尚与追新逐奇成了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而作为人的情感与性灵栖居的艺术,也被放逐或者异化。当然,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艺术标准,艺术的本质也是一个难以同一答案的问题。在此,我们无意对此作出探讨。但是,必须指明的是:当代艺术界那种缺乏起码传统文化修养的盲目创新者,应该受到严格的质疑。而真正值得推崇的,正是文先生这种承续艺术神圣者的情怀与劳作。这样的创新才是未来的希望,才是民族艺术的希望。在认真拜读了文先生的大作之后,我认为:求真、向善、致美应是文先生艺术的核心价值。同时,也是当代文人画应该坚守的中正之道。

从中西绘画发展的角度看:文先生的作品也正是承续了审美主客统一、和谐的创作思维,以禅宗的直觉顿悟作为“观照”世界的方式,用简洁、生动、活泼的抒情手法,呈现生活的丰富本真。我们知道:作为当代的知识分子,背负着千年以来的中外优秀文化遗产,在艺术创作中,选择什么与创造什么,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文先生不从众,不随俗,以独特的眼光,继承了中外绘画史上最优良的创作思维,在观察世界、孕育审美意象的过程中,做到从心而不离物,妙悟与兴会并举,以一颗赤子之心沉冥到宇宙的浩瀚之中,获取包孕千古于一瞬的意象形态。这种方式不仅是中国文艺思想的精魂所在,而且也是现代西方艺术的生命所系。当后现代主义摧毁一切传统文化,企图遮蔽审美意向的“光韵”时,他们都走向了艺术的反面,即“非艺术”的暴力、无聊、反形而上学的“低俗”,正是在很多国人彷徨于“艺术”边界时,文先生敢于“不泥古法,不随西法”,出“新意于法度之外”,自创一体,在书画艺术上作出了开拓性的创新。

文先生的作品是求真、向善,致美的完美结合,是自我情感的真实与物性真实的统一,是人性中善良与仁爱的呈现,是进入“澄明”的美的佳境。下面,我想结合具体的作品,从两个方面来谈谈文先生“创作”的核心价值。

一、物象意蕴中的真与善

文先生作品中的物象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是有限与无限的场有统一,正如石涛在《画语录》中提出的一画之法一样,如果作者掌握了一画之理,那么,任何物象的描绘都会达到理无不入,而态无不尽的状态。这不仅是物象真性的显露,同时也是创作者真性情真精神的呈现过程。文备的作品可分为两类:一是偏重于物性物理的描述,如《竹林情思》,《桃花依旧笑东风》,一是侧重于主体本真性情抒发的作品。这两类作品虽然各有千秋,但基本都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这后一类作品总体可分两种,一是借古人诗句意象来触发作者的情感。另一种是对自己亲身所历所思之景的真情流淌。这大都也集中于2000年的创作。“其中,《日日向阳情意浓》充分反映了作者内心对大地间真情友爱的向往与追求。这种思想以个人生命体验为起点,辐射出对人类与世界的关爱之情。据作者自己介绍,他当时画这幅作品时,速度很快,几乎入手是一气呵成。更足以见出,其情练达之深,其情练达之真。作品中的橙红色的向日葵与背景颜色浑然一体。在这里,阳光融透了一切。作为主体形象的多枝向日葵,相互谦让,相互尊重,共同融入了万物之中。阳光的爱使万物在平等互助中达到了高度和谐。这里没有贪欲、侵占与掠夺,这里也没有其他私欲的遮蔽。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正是由于相互的关爱与敞亮,阳光才得以透彻大地,世界才得以澄明。应该说这幅画的寓意是非常深度。这里不仅充分体现了作者美好善良的愿望,而且也传达了作者对当下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契机状态的深刻忧虑。事实上这一忧虑是当代许多思想大师的共同观点。”(注:引自笔者论文《走向澄明之境》,发表于《美术观察》,2006年8期。)不可否认:无论是东方或是西方,笛卡尔都曾深受近代主体意识的影响至深,科学技术固然因此得到了高度发展,但是,人都愈来愈缺少真正的栖息空间。

在当今商业消费文化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爱关系非常贫乏,更多的是利益为主的人际关系网。人性中的真、善这些美好的东西,亦越来越显得无意义、无价值。事实上,这将导致一种不可再生的危机,人类将因此进入心灵的贫困时代。早在很多年前,德国著名诗人就提出过:“在这贫困时代,诗人何为?”的绝望呐喊,迄今为止,这一人类良知遮蔽的现象不仅没有得到敞开,而且越来越严重。当中国进入目前这种混合型的商业文化后,一部分人已经变得丧心病狂,缺乏理想、信仰、友善、同情,以他人为地狱,把自己的狂欢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文先生有感于时世,以言简意赅的创作手法,传达出了较为深遂的意境。作品色调浑厚质朴刚柔并济,关爱与忧虑,希望与沉重跃然纸上。其他如《竹林情思》、《人面桃花相映红》、《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瀚海栏杆万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都充分传达了作者率真的性情。用笔上狂放不羁,随意挥洒。作品气象浑成,既有传统遗风,又敢于重心重意的传真写照。而这种大家风范为中国文人画的改革提供了较好的范式,至少指出了一条道路的方向。当然,对于其作品的表面模仿,可能并不适合任何人的发展,而若抓住其作品叩开自己的性灵,深化自己对情感把握与直觉那将对后学者有莫大益处。

二、美的澄明之境

2004年文备先生的创作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许前期的许多探索与思考,终于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相当程度实现。那就是:他的作品真正开始呈现出一种“澄明”的境界。

何谓澄明之境呢?在此境域中,万物交相辉映,共同敞开一个光亮的世界。这一世界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生态空间。我为了阐释的方便,借用了西方当代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提出的“澄明之境”这一思想。

从文先生2004年的许多作品,我们都可发现其对“澄明之境”的领悟愈来愈明了。“作品中的荷花竹叶都只是为了一个空字。事实上,这种境界正是先生多年的禅学修养,佛学洞议积练而得。其笔墨情趣已经超越于个体的生死,融入世界的大空明之中,他的这种精神造诣,与上述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对“澄明之境”的理解达到了共鸣。比如:在20004年4月所作的一幅竹图中,他采用传统写竹笔法,于浓淡干湿中见出不同的层次,而就在这种深度与厚度中,都共同敞亮了一个“澄明之境”的空间。正如配诗所云: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疑白飞。”(注:引自笔者论文《走向澄明之境》,发表于《美术观察》,2006年8期)先生的多幅写竹图,都充分体现了对这种境界的领悟。在这里人与物的对象化思维得以消解。所谓“见竹不见人、嗒然遗其身”。不仅融身入画境,境既心境。万物图融一体的境界,通过竹叶、光影的交织互网,呈现出来。而这种境界是“无”、是“空”、是一种场性思维。我认为,先生的作品是中国传统审美理趣与西方当代艺术的完美结合。

事实上,先生2003年9月所画的一幅荷图,就已经呈现出了这种境界。画面用大写意的手法画了几株荷叶,一只白色荷花从地挺出,它的茎穿过肥厚的荷叶,把它送达神圣的境域。这里是天地的交接处,是生命的孕育地。荷花通体的透白,正是“澄明之境”的本身。如若我们用海德格尔的诗学思想给以诠释的话;那这朵白荷既是世界与大地亲密争执的结晶。是使大地成为大地、世界之为世界的来源。存在,正是由于创作者对此的一种领悟,万物的性相才得以呈露自己。这实质上,亦即是一种场性创作思维。综上所论,我们认为:文备先生的艺术是深沉、博大的。同时,又是宁静、致远的。坦率地讲,我们无法用言词传达对其作品的喜爱,它带来的愉悦与赏心也是难以形容。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地说:认真钻研文备先生的艺术精神,将对青年艺术家产生很大的启迪意义,其作品蕴含的创造与革新思想,是中国二十一世纪画坛的希望在此境域中,万物交相辉映,共同敞开一个光亮的世界。这一世界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生态空间。我为了阐释的方便,借用了西方当代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提出的“澄明之境”这一思想。

综上所论:我认为文先生的作品,是其站在历史的高度,力争吸纳古今中外艺术的一切优良传统,旨在创作出具有突破价值的作品。事实上,文先生的探索是成功的,其中一条最重要的秘诀是:他把握住了艺术的核心追求与人性要求:即求真、向善、致美的澄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