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元素瓦当艺术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元素瓦当艺术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元素瓦当的研究,从它与文化的关联性,它的分类发展以及与其他学科的渗透性,探讨它的艺术性,在今天我们有一个新的认识,能够更好的运用。

关键词:建筑;中国文化;瓦当影响;应用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1-0030-02

瓦当,我国古代建筑中用于顶檐上的一个建筑装饰构件,其作用是保护屋檐的椽头不受风雨的侵蚀,同时起到美化装饰建筑的作用。瓦当艺术是古代建筑设计与生产工艺相结合的装饰艺术。根据考古资料发现,瓦当使制于西周中晚期,开始为素面,发展有重环纹瓦当,当面逐渐出现花纹、动物图样,瓦当逐渐丰富。一些当面上精美的花纹,独特的文字也为许多收藏家所喜爱,使瓦当逐渐成为一种有价值的收藏品。当然,瓦当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作为一种收藏品,作为古代建筑的一部分,瓦当的制作工艺、材质、以及当面上的花纹和文字都成为可以作为科学分析的依据。比如,可以根据出土瓦当的花纹和文字等进行分期排队,了解瓦当的发展谱系,以利于研究瓦当所属文化的特征;根据当面上的文字判断建筑物的性质和年代;根据当面上的花纹研究古代的图案艺术和美术技法;根据瓦当文字,研究古代文字的发展变迁等。总之,“瓦当在考古学、古建筑学、古文字学、美术史等学科方面,都占有一定的地位”。中国古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建筑装饰元素的瓦当,见证了中国建筑的发展,瓦当当面装饰的内容因时因地以及建筑类型的差异而千变万化。中国古建筑主要是以木结构为主体发展起来的,作为宫殿、寺庙、房屋等建筑的主要使用材料,瓦当的发明与使用,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创举。瓦当作为功能性构件存在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意识形态的变化,在满足功能性的同时,更具有装饰性。

一、瓦当与社会文化的融合

根据考证,先商时期宫室还是“茅茨土阶”的状态,未见陶瓦痕迹。到西周时期,宫殿房屋等建筑已经使用瓦,陕西扶风召陈西周建筑遗址出土的陶瓦有板瓦和筒瓦、瓦当等。瓦当的使用直到春秋时代才逐渐普遍,秦统一中国后,出现了全国各地造型风格的大融合时期,其风格主要继承了战国晚期图案的瓦当特色,以动物和云纹为主,变化无穷。汉代瓦当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繁荣景象,纹饰的图案也由具象到抽象、由写实到写意的形式上的转变。反映农牧生活的瓦当逐渐减少,四神瓦当盛极一时,瓦当图案以云纹和几何变形纹为主,文字瓦当也繁盛起来,字数也有两字到多字不等,且词句丰富,章法布局多样,瓦当艺术达到了鼎盛时期。东汉以后出现跌落之势,中国古代瓦当逐渐走向衰落,花纹单一。后来的元明清,则进入了瓦当发展的一个低谷。元代清一色的采用兽面为主的瓦当纹样,并无出新之处。明清则以琉璃瓦为皇室用瓦,图案采用云龙纹为主,瓦当的发展停滞了下来。这一发展过程,与建筑的发展是同步的,它的发展变化也正是在建筑上体现出来。

1、瓦当作为装饰构件首先是从功能性出发,从实际应用出发。中国建筑装饰的任何形态,都是从实用出发,从功能出发,从而体现它的美感。比如建筑本身的各种元素,如斗拱、雀替、瓦当、棱柱等,它是建筑构件,装饰对象,它是在满足建筑物本身的功能基础加以演变,完善,达到形式与美的统一。

2、瓦当与中国文化结合。我们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讲究仁义礼制,这种思想在建筑中都有体现。比如琉璃瓦当的应用,受等级观念的影响,只能在等级较高的宫室、寺庙建筑中应用,低品官邸或者民宅是不允许采用的。这里有严格的限制。还有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传说等可以在建筑装饰中体现出来,如历史故事“桃园结义”、“二十四孝”、“长乐未央”、“千秋万岁”等装饰。

3、瓦当与民俗文化的结合。如一些考究的宅舍,仅门上就能做出精美无比的砖雕,这虽然是艺术品,但这些砖雕的内容,却与伦理道德和民俗文化紧紧相连。有“桃园结义”、“二十四孝”等教育意义的内容,也有诸如“福禄寿三星”、“八仙过海”、“童子拜观音”、等吉祥语内容,在题材上有所不同。也有许多建筑装饰寄希望于家宅的繁荣昌盛,有的在房子或屋顶上还放置一个瓶,瓶中有三把戟(均为砖质),取谐音为“平升三级”,意为想升官发财。在这个基础上,再讲究艺术性。

二、瓦当的分类及应用

瓦当在历史上的应用是与社会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有直接关系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繁荣,生产工艺进步,各国的重要城市进一步发展,城市建筑也较多使用了瓦材,瓦当造型与题材出现了质的飞跃。这一时期,素面瓦当仍被广泛应用,但饰有各种纹饰的图案瓦当已经成为主流。齐国文化,崇尚自然之美,注重现实。瓦当图案,丰富多彩,美不胜收。尤其是在其他地域瓦当上很少出现的人物图像,在齐国瓦当上则是司空见惯。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统治者大兴土木,广筑宫室,京畿百里之内宫观相连,殿阁林立,堪称我国古代建筑的辉煌时代。作为建筑材料的瓦当,由于大规模建筑的需要,被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为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建筑规模巨大宏伟,瓦当的使用更普遍性、多样性。

(一)瓦当材质分类

(1)灰陶瓦当,瓦当产生之初都是灰陶材质,它的应用最早,也最普遍。它又包括板瓦、筒瓦、半圆瓦当和脊瓦等,从西周到明清建筑中都作为主要的建筑装饰构件。

(2)琉璃瓦当,琉璃瓦的装饰手法和形式基本上与陶土瓦相似,只是规格化的程度更高,构件的生产都以模式化,艺术效果更加庄重典雅。琉璃瓦的屋顶使用始于北魏,继而推广到明清,已经大放异彩。琉璃瓦是汉代由外国人传入中国的,被用于建筑装中作装饰材料。它的使用,使中国古建筑本来轮廓已经极其优美的屋宇,更显得的精美。

(3)金属瓦当,宋元明清时期,个别建筑物上使用了金属瓦当。金属瓦当有铸铁、黄铜和抹金的三个品种。金瓦即在铜片上包赤金的瓦片,做成鱼鳞状,钉在屋顶的木望板上。屋脊也做成龙头龙身形状。当晴天日光照射时金光耀目,在建筑群中最为突出醒目。

(二)瓦当形制分类

主要以半圆形、圆形为主。发现最高的瓦当是1976年以来在陕西扶风县周原遗址召陈西周中晚期殿建筑遗址中出土的瓦当。这个时期的瓦当形状均为半圆形,质地比较坚硬,均为素面半瓦当。当面平整,无边轮,瓦当直径在17.7厘米~20.5厘米之间,高约6.5厘米,当面没有任何纹饰,瓦当都是素面半圆形。春秋战国时期瓦当继续发展,形制有所变化,以半圆形为主,但出现了圆形瓦当。直径多在15厘米~17厘米之间,当面规整平齐。秦朝时期瓦当就形制而言,有圆瓦当和半瓦当,以及为数较少的大半圆瓦当,均为泥质灰陶,模制陶色多呈铁灰色,质地细密坚硬。瓦当纹饰异彩纷呈,出现了动物纹、植物纹、漩涡纹、葵纹、云纹等纹样.汉代时期瓦当在形制上有半圆形和圆形两种,形制不规整,边轮宽窄不一,中心圆纽变小。当面多以纹饰、文字以及纹饰兼文字组成的图案。

(三)瓦当装饰分类

(1)西周时期瓦当当面平整,质地坚硬,当面平面无边轮,分素面和纹饰两种。素面瓦当一般形体较小,纹饰以重环纹为主,饰以绳纹、雷纹等图样,也有一些简单的弦纹,自然含蓄,古朴典雅,有一种原始的朴素美,具有明显的装饰作用。

(2)战国时期动物纹瓦当种类繁多,纹饰各具特点。此时由于各诸侯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修建多处宫殿建筑,各地文化的不同,呈现出不同地域特征,动物纹样种类和造型千姿百态。动物纹样主要有:饕餮纹、兽面纹、鹿纹、虎纹、蛇纹、鱼纹、雁纹、蟾蜍纹等。这些纹样的出现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当时社会的一种思想反映。

(3)秦国图像类瓦当有动物图像瓦当,主要有鹿纹瓦当、灌纹瓦当、凤鸟纹瓦当、鸟纹瓦当、鱼纹瓦当等。植物图像瓦当,主要以写实手法表现出日常多见的莲花、、花苞、蔓草、树叶等,多采用中心对称的布局方式。对称均衡、和谐统一,体现出一种静态的美,以渲染动态美的动物纹瓦当形成鲜明的对照。

(4)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期,由于国力增强,经济发展,文化也日益繁荣。汉武帝时期大兴宫殿别苑,使得瓦当在建筑物上大量使用,瓦当纹饰在汉代长足发展,出现空前的繁荣,并且汉代瓦当动物纹饰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样式。动物纹样主要有:兽面纹、鹿纹、虎纹、龙纹、玄武纹、蟾蜍纹、马纹、鹤纹、朱雀纹等。

瓦当的造型千姿百态,它不但是绘画、工艺和雕塑相结合的艺术,也是实用性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瓦当不仅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同时也是考古学年代判断的重要实物资料。此外,瓦当还是研究中国书法、篆刻、绘画等方面的宝贵资料,对研究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瓦当是一种建筑附件,它的产生、发展、繁荣与衰落,与建筑物本身的状况和社会建筑观念有着直接的影响。生产力水平和建筑结构设计要求决定瓦当的形制和规制,而在瓦当当面上设计的纹样,不会脱离那个特定时代社会观念的制约。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瓦当的发展繁荣和成熟期,应该是在封建社会的战国、秦和两汉时期。魏晋以后,由于社会建筑观念的变化和艺术门类的不断丰富,人们在瓦当上的注意力开始减弱,瓦当艺术开始走向衰落。虽有广泛使用,但瓦当内容的涵义和艺术手法却是浮浅和直白的。

瓦当所表达的艺术境界,是一种充满着轻快、神秘、威严、明朗的情调。它在不同时期的等级建筑中是一种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充满了威严、神秘色彩。瓦当虽为平面雕塑艺术,不像其他雕塑艺术品是立体的,可以全方位、广角度、多层面的观赏。但其使用价值和艺术表现来说,却有着其他艺术门类所达不到的广度、高度和深度。它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价值和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参考文献:

[1]李发林.齐故城瓦当[M].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

[2]吴磬军.燕下都瓦当文化考论[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刘淑婷.中国传统建筑屋顶装饰艺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