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初中生如何学好文言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初中生如何学好文言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言文作为祖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近几年的中考中,涉及的文言文题目也越来越多。情文并茂的文言文,对于那些具有一定文学功底的人来说,是其乐无穷的,且越读越有味道。但对于部分中学生来说简直就是“天书”、深奥难懂,令许多学生望而生畏。现在使用的中学语文课本有六个单元,其中文言文就占了两个单元,文言文篇目占到近三分之一。教学大纲虽然对文言文的要求有所降低,即只要求学生读懂,但对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来说,读懂也不是一件易事。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能为学生找到一条学习文言文的“捷径”,使其能过文言文这一关。结合自己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经验,把自己的一些做法写下来,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一、反复品读,感知内容,激发兴趣

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属于启蒙阶段,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因而要学好文言文,良策之一就是把“读”字摆在首位。文言文读法有多种,即默读、吟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不一而足。但我认为,在教学中范读、默读、朗读、齐读是必不可少的。

在学生最早接触读文言文时,往往会找不到感觉。读文言文讲究抑扬顿挫、讲究韵律,但这种感觉怎么去找呢?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最爱读的篇目是《木兰诗》,究其原因,这篇文章句式整齐统一,学生比较容易找到节奏,尤其是学生钟爱摇头晃脑地念第一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学生喜欢这种读起来貌似很“好玩”的句子,是因为读的时候可以摇头晃脑,甚至可以挤眉弄眼,故意重读“唧唧”这两个叠音字。由此看来,初中学生毕竟只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渴望在枯燥的学习中寻找乐趣,只要找到乐趣他们往往会乐此不疲。针对他们的这个心理,教师要学会帮助学生找到“读文言文”的乐趣。所以,我的做法是针对不同篇目引导学生用不同方式去读。例如《陈太丘与友期》这类有人物、有对话的篇目,我请同学们分角色读,要求学生把握好角色的语气语调,这样一来,同学们就开始跃跃欲试了。当他们以十几岁的年纪去模仿六岁的孩童时、去模仿老成的中年人时,那种认真可爱的模样,不仅吸引了其他同学的关注,连老师都被逗的忍俊不禁,枯燥艰难的文言文课堂开始变得轻松欢乐起来。在读《木兰诗》时,我要求学生打着节拍读,打节拍的方式自己定,既可以摇头晃脑,也可以轻点脚尖,这样一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还可以分组读、男生女生分别读,读完之后同学间互评,看哪一组读得最好,这样的方式也可以激发同学们读书的兴趣。中国古语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让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反复读,读出文章的味道来并有所“得”。

二、结合文意,营造氛围,巧设情境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可以说,《语文新课程标准》降低了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按理说,学生应该感觉学习文言文变得轻松了,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十分注重语句翻译、记忆,以及进行针对性地练习,教学过程严谨;而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认为这样学习文言文的过程比较枯燥、效率不高、体会不深,懵懂如学另外一门外语,甚至觉得老师煞费苦心地想教好文言文只是老师的一厢情愿,学生只能“逆来顺受”。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防根据问题特点、结合每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采用相符的方法方式、巧设教学情境来充实文言文课堂,彰显文言文教学课堂的魅力,让学生喜欢上与古代智者的对话。

(1)教师若能利用音乐、图画等手段,创设与文本相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会让学生倍感愉悦,从而轻松地走进文本,体会文本之美。例如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一文中寥寥数语,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空灵纯净的世界,可学生仅仅通过翻译这寥寥数语去体会那种美是很难的,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文中所描述的美景,并配以古筝名曲,学生边读文章边欣赏画面、名曲,都惊叹于张岱惜字如金的神来之笔。

(2)在文言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文本时,应灵活地生成问题,有的放矢地设置问题情境,这样能帮助学生开启智慧之门,走进文本内涵。比如在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把握词人在词作中流露出来的情感变化是读懂苏轼旷达胸襟的钥匙,可苏轼被贬后的苦闷、渴望回到朝廷,但又不屑于与宵小为伍、害怕再招谗言的复杂心情表达得非常隐晦,仅用“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来一抒胸怀。读到此处,我让学生和前文联系起来读,并提出疑问:从词中我们读出“我欲归去”的地方是“天上宫阙”,苏轼是在告诉我们他渴望成仙吗?同学们都笑了,异口同声地说不是;我进一步地问:那他想去哪?他笔下的“高处”是指哪儿? “高处之寒”又有何深意?学生结合在学习这首词前查阅的写作背景,开始热烈地讨论,问题迎刃而解:屡遭仕途劫难的苏轼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道破人间正道艰辛,他的睿智与豁达也就呈现在学生眼前了。恰当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读懂了千年之遥的智者灵魂。

(3)教师设置与文本相关的故事情境,既充实了课堂,又让文言文课堂充满了乐趣,展示了语文课堂独有的美丽。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对于学生而言,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上理解起来费劲,而且作者在文中表现的复杂情感很难体会。在教学此文时,我向学生介绍了诸葛亮和刘备相交的故事,以及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毕生的政治追求,学生们感慨于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喜欢上了这篇文章,并很容易就理解了诸葛亮写本文时的复杂心情。

结合设置相关故事情境来帮助教学的古文很多,如

《桃花源记》、《共工怒触不周山》等。

三、加强知识积累,达到知识迁移

(1)文言文学习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文言文有些知识容易掌握,有些知识须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然后把它归类,从中认识它的规律性,才能掌握。学习文言文的重点在实词、难点在虚词。实词中的重点又是一词多义。其实,一词多义在现代汉语中也有,但文言文离我们远了些,反而不能迅速地做出判断了。积累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要注意思考一下这个字为什么是这样写,这个词后来怎么会发展成有那么多的义项的,哪些义项我们现在还在用着。例如“相”字,不就是“以木代目”吗?古代也就是盲人手里的那根“木”啊;后来,就成了“搀扶、帮助的人”,盲人不是由人搀扶着的吗?后来,“搀扶、帮助的人”又成了“辅佐君王的人”;再后来,就成了“帮助、辅佐”。当然,另外还有一个义项就是“看”,其实在许多地方的方言里就有这个义项,如我们所说的“相亲”一词。笔者建议大家不要上来就在这个词如何活用、有什么特殊用法等方面多下功夫。那也不是不重要,而是要等到我们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再总结提高的。

(2)要加强课外阅读和教材中课文的学习。教材中的课文学习是为了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进而把这些知识迁移到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中。因此,学生必须自觉地加强课外阅读。一方面是对所学知识的检查、复习和巩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加强课外阅读,不是盲目而随意地阅读,而应当有目的性、针对性和计划性。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教师可选择一些难度适当的课外篇目让学生读。

文言文教学有时较单调,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并达到知识迁移,有时我布置一些形式多样的课后练习。比如,学了蒲松龄的《狼》这篇短文后,我布置学生把课文改写成一篇白话文故事,并进行讲故事比赛。这样既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了课文,又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进行思考与写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再如,讲完古诗《清平乐・村居》后,我布置的一道作业是给这首诗配上一幅画,学生兴趣很浓。第二天上课前,眼前出现了几十幅各不相同的“村居”图,那“溪头卧剥莲蓬”的小儿真是惟妙惟肖,我从中挑选出一些特别好的赞赏了一通。后来,有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今天老师布置了一个特别的作业――给诗配画,为了画出与诗相对的画来,我把诗反反复复地看了许多遍,对诗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些课后练习,形式活泼,适合学生特点,效果自然好。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保护好学生在探求新知过程中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唱主角,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要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追求学生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和获得,带领学生学好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