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语境下汉英夹杂中的OK觅踪与本土化诠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语境下汉英夹杂中的OK觅踪与本土化诠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立足中国语境中语码夹杂的OK现象,以英语单词“OK”为研究对象,探寻其出处、原意、发展与流变,考察字母词OK在中国语境下的本土化诠释,着重探讨OK在英、汉语中的语义异同。

[关键词]词源 功能 本土化 话语标记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020-02

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相互影响加剧。“语言是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与时俱进。既面向现代化,也面向世界,由此形成的社会用语中的语码混用现象也成为一个国际性现象。[1]”中国年轻人尤其崇尚“你o不ok 呀”“hold不hold得住”“已经out了”等语码夹杂的表达形式。

由于OK言简意赅、顺口、时尚,如今OK已经与人们的生活分不开,“其中有至少六成人表示如果憋着不说OK还真不可能”[2]。这足以说明OK被使用地域之广、被喜爱程度之深、被运用习惯之自然,将有巨大的蔓延之势。由于中国多年的改革开放、英语教育以及影视媒体的作用,现在好多中国人小到孩童大到妇孺,无论藏族、彝族、汉族人都会在口语中夹杂OK,OK成为了众人的口头禅。

一、OK探源

中国语境下语码夹杂中的OK源于英语OK,英语OK又源于19世纪美国当时的“社会风尚、报刊传播、政党影响、百姓认同”[3]的缩写。

(一)OK、ok或o.k.为all correct的缩写

已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词源学家艾伦・沃克尔・瑞德(Allen Walker Read)在美国波士顿晨报1838年6月18日的文章中找到了OK的前身o.w(oll wright)意为“all right”,认为OK文字的历史始于1838年。他在波士顿晨报1839年3月23日文章中找到了小写o.k.(oll korrect)。后来在波士顿晨报1839年4月10日的文章中发现了O.K.(Oll Korrect),意为all correct 。

(二)OK为Old Kinderhook或out kick的首字母缩写

美国第八任总统Martin Van Buren在1840年继任竞选时,拥护他的人士组织The Democratic O.K. Club来支持他“竞选成功”,OK成为OK俱乐部成员间联络的暗语。此处的OK一语双关,既取OK的all correct之意,又取自Martin Van Buren的故乡Old Kinderhook的首字母缩写,实际指称绰号为Old Kinderhook的Martin Van Buren,于是“Old Kinderhook is O.K.”成了Martin Van Buren竞选连任的口号。然而OK在他们的政敌辉格党中引起了哗然猜议,在1840年4月6日纽约时报的文章中讽刺那些OK成员或绰号为Old Kinderhook的Martin Van Buren是KO(kicked out)“被踢出之流”。

可见OK生命力之强,OK已被世人使用了175年。文字是口语的衍生物,可见OK的口语应早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

二、OK流变

(一)OK的文字流变

在中国语境的不同语言中书写为OK或ok,但常见的英文表达有OK、O.K.、ok、o.k.、okay,不过英文OK在不同地域或场合的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变体。

(二)OK的词性、语义流变

1.OK在英文中的词性语义流变

OK虽然仅有两个字母,意义、用法却颇丰。《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对OK做出了以下解释:

OK为形容词,表示“对的、好的、可以的、不错的”基本义。如:He made an ok decision.这一意义常引用于身体和精神状态“健康、好”。如:Are you okay, Ben? She seems okay now.后来此词延伸到表示对请求、建议、要求的意见“赞同、同意、允许、批准或理解”,如:Let’s go there, okay? 此词又进一步引申为“合宜的,得体的,允许的,适合的”,如:It’s not OK to say that to a teacher. I guess it’s OK with me.当然OK这个形容词在不同语境具有不同意义。如:当别人喋喋不休时,“It's OK!”表示恼怒意义“够了”;当别人道歉或致谢时,“(That’s)OK!”表示“没有关系”或“不用谢”;当别人询问进展时,“(It's )OK!”表示“没问题,准备妥当,一切就绪或顺利”。

OK为副词,表示“圆满地,不错地,顺利地,尚可、正常”。如:Is your computer working OK?

OK为及物动词,其相应形态为okayed、okaying;OKed、OKing;O.K.’d、O.K.’ing,表示“同意、批准、承认”,如:Are you sure the bank will OK the loan? 还有OK键在电脑和网络等使用中表示“确定”“确认”。

OK为名词,其相应形态为okays,OK’s,O.K.’s,表示“同意,许可”。如:I got the OK to leave early.

OK为语气词,用于开始说话引起注意、引出话题、停顿后继续讲话或在倾听说话人的话语时应和,表示“啊,好,那么,注意啦”。如:OK,can we go now? 还可表示“得了、行了、好了”,用于无奈同意、接受某人意见以制止对方争辩或批评,如:OK,OK,I give in.

2.中国语境下各种语码夹杂中OK的词性语义流变

信息时代加速了各种语言间的接触、影响,有很多的外来词渗透到中国的语言系统中,其中OK作为字母词进入汉语,与英语OK在意义上基本趋同,在言语交际中大行其道。如:“一切OK(好),勿念。”“今天演讲还OK(不错)啦!”“老板OK(同意)了我的加薪。我OK(满意),你不OK(满意)吗?”“这家店运营OK(顺利、令人满意)。”“已六点了,OK(那么,就这样),大家下班吧!”“OK,OK(好了、得啦),我返工。”然而在实际运用中,汉语中的OK在不同语境中的语意和功能远远超乎于英语缩略词OK。

OK成为称赞、评价语“好”的常用替代词。英语OK并无赞意,然而在许多中文报刊杂志文章的标题上常以OK表示“好、棒”赞美意义,这个“好”特指“品质上乘”。如:2011年8月23日《新快报》上“客串《师奶永远OK》”,2010年8月26日《湖南日报》上“OK!冯友根”,2013年11月19日《南京日报》报道“青奥村比OK还好,真想变年轻来参赛”以及2011年04月17日《湖南日报》中“湖南职教,OK!”“ok!本店黄金确实ok!”[4]“OK!大肚罗汉”等。然而汉语词OK有时并不等于“好”,仅表示“一般般、过得去、凑合”等意义,如:“你觉得他的女朋友怎样啊?OK哟。”“她虽下岗了,但有老可啃,生活OK啦。”这正如韩国媒体报道“中国人说‘好’不等于‘OK’。中文的‘好’并不一定意味着英文的OK,有时‘好’是‘考虑考虑’或‘我明白你的意思’的模糊表达方式。当然有时中国人说OK,也不要认为一切都可以了。”[5]在某些汉语语境下,“好”和“OK”只是表示“有待进一步磋商”的委婉拖延,留有余的回旋;有时在交际中运用“好”和“OK” 模糊用语以引起注意、引出话题、停顿、转换话题、互动应和或结束话题等话语标记。[6]

OK具有“成功、完成”等意义。一些中英夹杂中OK表示事情“完成、办妥”的动词意义,汉语OK既可做及物动词也可做不及物动词,如:“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一天就OK!”“法律文书网上办,十分钟就OK。”“起飞、低空拉升、降落……‘OK’!”“我的这个case终于ok了。”“牙康治牙病,一嚼就OK。”“Hello啊!饭已OK了!下来咪西吧!”

另外汉语“卡拉OK”是Karaoke音译词,常省去“卡拉”,只说“OK”,做名词或动词用。如:“今天是礼拜天,我请你们去‘OK’‘OK’如何?”第一个OK为名词,指代卡拉OK厅;第二个OK作动词,意为“借助伴唱带自唱自娱”。“去哪里OK哦?”此处OK为“唱卡拉OK”或“卡拉OK厅”,还可表示赞同“满意、好、行”。“酒楼OK,住户不OK;人声、机声,邻居有骂声。”[4]第一个“OK”指“卡拉OK”,而第二个“OK”指“满意、舒畅”。

可见,OK在汉语中既传承了英语OK的语用、功能,同时发展创新出一些新的语义,要根据具体语境以及说话时的语气确定其具体意义。

3.OK的语音流变

OK常常以英语字母音['?u'kei, ?u'kei, '?ukei]来拼读,而在中国由于多年英语教育以及互联网、影视传播,绝大部分中国人会识读OK“ōukèi”,但有些人在幽默、诙谐时会按汉语拼音拼读“ōkèi”音,不过相当一部分目不识丁的老人或没接触过英语而赶潮流的中国人常按汉语拼音发成“ōkì”,但这并不影响交流。

三、OK在中国语境中的应用

(一)OK的中国形象

由于OK是all correct的缩写,表示“好、行、不错、棒”的意思,还包含对别人意见的赞同、许可、同意、认可等积极意义。OK在文化关联性上与向善求美的人性所向一致,能引起人们积极、美好的联想,源于英文的汉语OK这个词得到了中国公众的广泛接受和认可。

不少中文网站以OK为名,通过百度搜索到ok网站相关结果约100,000,000个,如:OK旅行网、OK阅读网、OK电视剧、京剧ok网站、ok广场舞网站、卡啦ok网、联华ok网站、555ok企业名录网等。很多中文杂志也以OK为名,如:全球知名的明星名人杂志《OK!精彩》、时尚流行杂志《星尚OK》等。尤其许多商家以OK为店名、商标、广告语,如:OK编织吧、OK-girl包袋服饰馆、OK便利店、OK100韩国童装风格品牌、OK绷或OK贴、OK卡等。OK常用于短信息、QQ聊天。可见OK“崇良、简洁、意丰”的形象广泛地用于各种场合,触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二)OK的中国式手势

北美、德国人将拇指、食指相接成圆圈或环形,其余三指伸直,掌心向外作为OK的传统手势,表示赞扬和允诺等意思。如今许多中国的年轻人常常在QQ聊天、日常口语中使用这一传统手势。然而这个OK手势在中国示数时表示零或三,在大多数欧洲国家表示“零”“微不足道”或“一钱不值”。故OK肢体语言存在区域性差异。

然而,“常常口说OK,同时竖起大拇指”为OK的中国式手势。“一位打摩的沙特阿拉伯的中年妇女伸出拇指称道‘中国人OK,永安人更OK’”[7],还有“来自英国的毕毅恩和马克两位客商夏邑县郊区一农家小院品尝猪肉炖粉条、韭菜凉拌粉条等菜肴粉条的美味,粉条劲道的口感让客商毕毅恩和马克赞不绝口,伸出大拇指直说‘OK,OK’” [8]。这两则报道中老外口说OK,但没有用OK的传统手势,却伴以中国人熟知的“翘大拇指”这种积极手势信号。在中国,右手或左手握拳,伸出大拇指,通常指高度的赞赏、夸奖、钦佩、感激,表示“了不起、干得好、优秀、谢谢”等意义。同样伸出大拇指并向上翘在英、美、俄等国意为赞美词“approval”“It's very good.”或“It's quite OK.”[9],这足以表达老外对中国人的赏识和感激之情。可见OK言语行为配合向上伸大拇指形成其本土化手势,表示赞美、赏识夹杂感谢、感激之情。

英语缩略词OK渗透到世界各种语言,由于文化差异它会衍生出适者生存的“本土化”现象。OK如此有用,它并非填补了哪种语言词汇的“空白”,关键在于OK在音、形、义上的优势,它结构精练、含义丰富、雅俗共赏,提供了其他词没有的“精确与模糊”共存的语义表达。借用到中国语境中的“OK”词在人们口、笔头交际中俯首可拾,有时不便用有声语言交流时,一个“OK”手势语也足以达到交际目的。中国语境中不同语言夹杂的“OK”存在多种词义以及各种用法,这是中西语言文化触碰、变异和发展融合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12-313.

[2]杨珊珊.常挂在嘴边的“OK”175岁了[N].金陵晚报,

2014-3-22(B08).

[3]杜世洪.美国语言之旅[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43-51.

[4]何自然.汉语中的“ok”[J].咬文嚼字,2000(11):19.

[5]柳兰英,张尹珠. 中国人说“好”时不要轻信[N].环球时报,2007-11-02.

[6]徐宏亮.OK的社会语言学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2004

(2):35.

[7]刘连金.“老外”打摩的,称道中国人OK永安人更OK[N].大众网,2012-06-11.

[8]杨建峰.夏邑红薯粉条引英国客商考察连赞OK[N].大河网,2013-06-20.

[9]胡穗鄂.文化与交际[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