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初中学生的挫折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初中学生的挫折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老隆中学)

摘 要:调查发现,目前初中生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且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与叛逆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经受不住困难与挫折,在面对挫折时,不知如何面对,往往选择逃避或表现为紧张、焦虑、悲观的情绪状态。针对这种状况,在初中教育中必须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初中生的挫折教育,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手段正确引导学生勇敢面对困难与挫折,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让学生保持健康愉悦的心理状态,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业,使初中生在青春发育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新时期;初中生;挫折教育

心理学指出,挫折即人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想要达到的目标受阻,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目前,初中生面临着中考的升学压力,且大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并未受过太多挫折,导致他们在面临困难时,不知如何选择与应对。所以,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应切实重视学生的挫折教育,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不断分析、总结,从而认识到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应对挫折、修正错误,进而得到发展和完善。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

在初中教育中,应首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J识和定位,不会因为自我评价不当而在面对困难时带来心理失衡。同时,也要正确认识和评价他人,学会与他人团结协作,学会与他人融洽相处。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挫折教育渗透到教学当中,正确引导学生面对困难与挫折,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人人都不可避免地会犯错,会面对困难与挫折,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面对挫折,要学会倾诉并分析问题的前因后果,找出合理的应对策略,教育中要告诉学生挫折并不可怕,一定要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面对。

例如,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学习成绩与排名一定是学生最关心的。有的学生一直名列前茅,有的学生后来者居上,有的学生却停滞不前,无论怎么努力,学习成绩都平平,无法凸显,排名上下浮动不大,学习进入瓶颈期。面对这种情况,学生会陷入苦恼中,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开展班会,与学生探讨,为学生排忧解难。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面对自己的成绩与排名,告诉学生成绩与排名只是阶段性检验,并不能成为永久的评价标准。学生只要肯用功,找对适合自己的方法,一定会有所突破。开展班会时,可由学生主持,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然后就如何提高学习成绩、如何缓解自身压力、如何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等问题进行班内探讨,最后班主任做出总结,鼓励学生,让学生用正确的态度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二、培养学生坚定的自信心

信心是成事的良好基础。自信心就像人生的灯塔,指引前进的方向,面对问题,首先要学会树立自信心。在初中教育中,教师应采用多鼓励少批评,多教育少指责的方式教导学生,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强调团结协作意识与参与意识,淡化结果,重在参与。例如,某位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中遇到困难,面对大篇的阅读、完形填空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应该从基础抓起,检查学生的单词量,给该学生准备几篇稍简单的阅读进行练习,在增大单词量的同时,慢慢加大阅读的难度,让学生从简单入手,寻找自信,一点一点积累,这样的学习才有动力,学生见证了自己的进步,增强了自信心,自然而然也会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古往今来,凡是成就大事业的人,必定有着超乎常人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良好的意志品质是需要慢慢培养的,大道理不能只停留在喊口号上,教师要通过小事情渗透大道理,把道理融入教学中,结合身边发生的小事情,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意志品质发挥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就是要让学生懂得珍惜时间,珍惜目前所拥有的一切,抓紧时间奋斗,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是教师的重要任务,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克服困难,战胜挫

败感。

例如,体育课上,体育教师可通过体育运动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力,如在长跑项目中,锻炼学生的耐力,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力,让学生懂得,只有付出才有收获,让学生真真切切体会到意志力的强大作用。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不仅要求学校培养成绩优异的学生,更要培养独立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和抗挫败感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学校有责任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更要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姚俊.挫折教育:一个新的德育课题[J].教育科学,2005(2).

[2]马利琴.挫折教育[M].朝华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