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市政道路路面常见施工质量控制的讨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市政道路路面常见施工质量控制的讨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作者分析了市政道路路面的车辙、裂缝及水损害等质量病害,从各个方面分析了这些质量问题的成因,并探讨了控制对策。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质量病害

1 市政道路路面常见质量问题

市政道路大多具有交通量大、重载荷车辆多的特点,再加上外部温度及降水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影响道路的正常交通。但归根结底,市政道路的质量问题很大部分是由原材料、设计及施工控制不当引起的,这些直接给道路留下了质量隐患。下面简要分析市政道路路面的常见质量问题及控制对策。

当前我国市政道路以沥青路面形式为主,而沥青路面常会由于施工及其他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出现车辙、裂缝和水损坏等质量问题。

1.1 车辙。在高温季节,市政沥青路面常会由于重载车辆及超限超载车辆的作用,而导致路面出现拥包、推移等流动变形,也即车辙。车辙包括结构性车辙、磨损性车辙和流动性车辙这三种不同的发生形式。影响车辙的因素有气温条件、交通环境、材料质量、沥青路面施工及配合比设计等。如材料方面:沥青粘度偏小、软化点低、含蜡量高等原因,都可能导致高温重载下出现车辙现象;矿料棱角性差,粗糙度不够,也会降低集料的嵌挤力,游人容易导致车辙问题。配合比设计方面:矿料级配不合理,沥青用量过大,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空隙率过大,也易引起车辙问题。施工方面:碾压不密实,压实度不够;层间污染严重,未喷洒粘层油,沥青混合料在拌合及运输过程中发生离析等问题,都可能引起车辙。此外,外部温度及交通荷载等客观条件也是引起车辙的重要因素。

1.2 裂缝。裂缝是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最为常见的施工质量病害,通常裂缝可分为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网裂及沉降(沉陷)裂缝等几类。

其中,纵向裂缝可分为“表面裂缝”和“疲劳裂缝”两种,前者的起因较为复杂,可能是因为施工时的层间污染、层间结合不紧密,以及沥青混合料本身的极限拉应变不断降低,再加上车辆直接荷载,都可能引起路面开裂。后者也即我们常说的网裂和龟裂,在半刚性基层结构中尤为突出,这类裂缝多因为基层施工质量不合格而引起表层的裂缝。

横向裂缝主要是由温缩和半刚性基层的干缩反射引起的。温缩裂缝的起因有:沥青标号选择不当或者沥青不合格;气温变化过快,造成沥青面层温度收缩,造成开裂;温度疲劳裂缝,即气温反复升降,造成内部温度应力变化较大,应力松弛性能降低。半刚性基层的反射裂缝,是由于半刚性基层本身具有排水功能不好、易开裂、铺筑过程中易提前开裂、对重载敏感性强等缺陷,从而造成路面出现反射裂缝。

沉降裂缝多发生在旧路加宽或半填半挖处,常因为地基处理不当而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进而引起路面裂缝。

1.3 水损坏。水损害常会加速沥青路面的破坏,水的侵蚀会进一步引起坑槽、松散、剥落、龟裂、下陷等质量病害。沥青路面的水损害是由路面渗水性引发的,但材料、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的原因都可能引发水损害。如集料的品质差、沥青的使用性能不佳等,可能降低沥青与集料的粘附力,使沥青从集料表面脱落,形成许多渗水的缝隙,渗水会进一步造成面层剥落和松散,引起更严重的质量病害;设计方面,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不当,孔隙率太小或太大,都可能造成路面破坏而使得水分渗入,此外,路基路面结构的排水设计不当,也会促使水损害的发生;施工方面,沥青路面离析严重,压实不足等也是引起水损害的重要原因。

2 市政道路路面质量病害的控制对策

2.1 车辙的控制对策

2.1.1 严格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应根据气候特点来合理选择沥青标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改性沥青,尽量采用高质量的重交道路沥青;采用坚硬、粗糙、表面干净的集料,减小针片状含量。

2.1.2 合理设计配合比。合理选择矿料级配,提高集料嵌挤力;准确选择沥青用量,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必要时模拟现场温度试验确定沥青的用量;结合气候条件、交通量等进行车辙试验,以此为基础来确定配合比,提高混合料的动稳定度要求。

2.1.3 加强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好各环节的温度,如拌合温度、运输到场的温度、摊铺温度、碾压温度等,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每个环节的温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通过各个手段减小施工变异性,如减小油石比、矿料级配的变异性;洒好透层油、粘层油,提高沥青面层与基层的整体性,提高整体承载力,预防早期破坏。

2.1.4 加强管理。车辙很多是由于重载交通引起的,所以应综合治理城市超限超载车辆,通过交通管制的方法,减少交通渠化,防止集中碾压现象,并且在夏季高温时封闭重载交通,并对路面洒水降温,防止出现车辙现象。

2.2 裂缝的控制对策

2.2.1 温缩裂缝的防治。合理选择材料,集料应选择吸水率小的轧制碎石,寒冷的城市宜选用针入度大、粘度低、低温延性好的沥青;控制好沥青的用量,以马歇尔最佳用量的±0.5%范围内为最佳。合理设计路面厚度,合理增加面层厚度,有助于预防路面裂缝;合理计算基层强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柔性基层,这样可有效预防温缩裂缝的发生。施工时应确保压实充分,施工结束后的残余空隙率应小于7%;严格控制离析,减小施工的变异性,防止施工污染而降低面层的整体性,认真做好基层养生工作。

2.2.2 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防治。水泥用量应合理,控制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强度和刚度;控制矿料的泥量,减少细粉含量;施工期间按照一定的距离预切缝,切后用沥青砂回填,有利于预防半刚性基层的开裂;在沥青层与基层之间设置隔离基层,避免基层裂缝反射到面层。

2.2.3 疲劳裂缝的防治。沥青面层摊铺前,及时清除下承层泥灰等杂物,并喷洒一层透层油,确保层间结合;条件允许时可采用沥青碎石柔性基层,减轻网状裂缝程度;沥青各层要满足最小施工厚度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排除结构层内的积水。

2.3 水损坏的控制对策

2.3.1 设计方面。应用密实型沥青混凝土结构,控制沥青面层的孔隙率;沥青混凝土拌和期间添加适量抗剥落剂,或添加适量消石灰、水泥等无机结合料,都有助于提高矿料同沥青的粘附性,减少剥落现象,防止水损害的发生;路面结构中设置防水层或排水层,使水能够尽快排出。

2.3.2 施工方面。提高压实标准,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拌和、摊铺及碾压质量,提高路面的层间粘结能力。还可在沥青面层表面涂上防水材料,有效避免雨水的渗入,从而防止沥青面层产生水破坏。

3 结束语

总之,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车辙、裂缝、水损害这三大路面质量问题的危害,了解它们的成因,并有针对性的加强原材料、配合比以及各个施工环节的控制,提高市政道路路面的施工质量,降低各种质量问题发生的几率。

参考文献:

[1]施文达.论市政道路路面质量工程的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2,(33).

[2]周彦忠.对市政道路路面施工有关问题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13,(09).

[3]张永利.市政道路路面施工质量通病与监理控制[J].技术与市场,2011,(02).

[4]富宝春,张翼.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信息,2011,(07).

[5]刘贻安.浅析道路工程中早期损坏现象的预防与控制技术措施[J].中华民居,2012,(12).

[6]何宪宏,张佳鹏.关于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