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再教《皇帝的新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再教《皇帝的新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九中学)

摘 要:安徒生《皇帝新装》是一篇幼儿时期听过、小学阶段读过、中学课本又出现的童话。先后曾执教过四次。有过普通讲解分析,有过课本剧表演,有过学生讲解分析,也带领学生进行过探究,但所有的努力似乎都为几道课后习题服务。现在,又一次面对《皇帝的新装》,能不能教出新意,如果再奢望有点创意,成了我常伏在窗口痴想的一个问题。文章的内容学生比较熟悉,主旨也不难把握。但是如何挖掘学生的潜能?考虑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切实获得新感受。

关键词:分析;反思问题;设想结局

一、学习一个句式

童话一开头就写道:“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花掉。”写他为了穿新衣而奢侈挥霍,并用了连续的否定句“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通过这个特殊句式“既不……也不……也不……除非……进行对比,写出皇帝爱新装到了如此痴狂的地步,可见他对什么都不关心,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奢靡。单就这个句式,已经为我们展示了这位皇帝的形象。我们在写作教学的时候完全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既简洁明了,又有文采、有气势。

二、分析一组人物

《皇帝的新装》主要人物有三个:第一个是皇帝,第二个是诚实的老大臣,第三个是诚实的官员。次要人物有随行官员、骑士、内臣等。这些人身上都有自私、虚伪、愚蠢的特点。他们在看骗子织布、做新装的过程中把这些特点集中地表现了出来。虽说是相似的场面,但读起来却并不觉得雷同,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看布料时,老大臣和年经官员的表现就各有特点。写老大臣,通过两处神态描写了他看的喜剧表现。第一次描写“眼睛睁得特别大”“越睁越大”,非常认真,这是真的在看,既写出了没看到的惊异,也写出了年老衰朽的样子。第二次描写,他“一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显然是在假看,是装样子骗人。写那位官员,只说他“看了又看”。一详一略,精准地表现了两个人年龄和性格方面的差异。

仔细观察会发现,明明什么都没看见,皇帝和大臣表现得非常惊疑:皇帝用的是疑问句,非常惊讶;而老大臣用的是祈使句,极其哀叹。

皇帝、老大臣和官员都不承认自己愚蠢、不称职,皇帝觉得自己至高无上,老大臣自恃年龄大,故而都用反问句,那位官员毕竟年轻,忍不住有点儿怀疑自我,所以用了疑问句。皇帝、大臣和老百姓们都称赞不存在的布料和新装是多么美,但每个人的语言却也不相同。这些描写使人物的个性分外鲜明。

在今后的写作训练中,教学生学习安徒生从人物的年龄、身份、地位的角度,抓住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准确地描写人物的神态、语言,细腻地表现了人物的不同。

三、认识一种现象

为什么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会出现大家都愿意被骗并且都在骗人的现象?

《皇帝的新装》嘲讽了皇帝和大臣,同时,对普通百姓有这样的描述:“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接着进行对比,说了皇帝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在这里,作者也写了普通百姓的虚伪,实际上要告诉我们:贪图虚荣是人类共有的性格弱点,皇帝大臣有,普通百姓也有。整个国家的人非常默契地一起行骗,是虚荣心让老百姓成了骗局的参与者!

读读文本可以发现,对二者的讽刺程度存在差异:对皇帝大臣们是极其尖刻的,对老百姓是带有善意的,因为在小孩道出真情后,老百姓的态度一步一步转变过来。

四、反思一个问题

在童话的结尾,喧闹的大街上为什么出现一个小孩的形象?

孩子在充斥着谎言的世界里发出了天真的声音,很快引起了强烈反晌:“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在说。

五、设想一种结局

在《皇帝的新装》中,安徒生想象非常丰富,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让人惊叹又令人遐思的故事。读过课文后,我们可以让学生想象,游行大典结束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说真话是需要勇气的,有时候还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如果你当时在场,会怎么做?以此激发学生思考,告诉学生读过的优秀作品再读应当有更深的认识。

周方银先生在《阅读〈西游记〉令我惊奇不已》中提出:“名著之所以能够使人上瘾、令人爱不释手,能够让人在不同的年龄段都喜欢,并反复去读,就是因为它让人常读常新,读起来总有新的收获。”我们不仅要努力达到常读常新的境界,还应该达到常教常新,与时俱进地用新的眼光去解读童话,用心去设计去教,才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现实人生,在教与学中与学生一起

成长。

参考文献:

[1]周方银.解码《西游记》[M].科学出版社,2008-10.

[2]刘恩樵.选点・连线・展面[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