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普通高校太极拳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浅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普通高校太极拳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浅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就目前太极拳运动在我国高校的发展现况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较为认真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并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aichi in Colleges

YANG Shaoxiong

(Hubei College of Chinese Medicine, Jingzhou, Hubei 434020)

AbstractThis article uses the mathods literature, interviews, statistics and logical reasoning and so on, analyze and research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aichi in our colleges. Still, the author points out his countermeasure and advice to existed problems.

Key wordsColleges, Taichi,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国部分普通高校太极拳运动课堂教学开展情况、太极拳业余团体活动开展情况等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研究法:检索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学士和硕士论文数据库等网站,查阅了大量期刊、论文与专著。(2)访谈法:就目前太极拳运动在我国高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我校资深武术专业教师、高水平武术队教练、校武术协会负责人进行了访谈。(3)数理统计法:对所查阅的数据进行归类、统计与分析。(4)逻辑推理法:从逻辑学的层面对太极拳在我国高校的发展与走向进行了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对太极拳运动的认识与理解明显不足

太极拳运动有别于武术同门中的其它项目,特别是大学生所学的“24式简化太极拳”,特点是动作缓慢均匀,身法中正,周身放松便于气息上下连通,讲究以意导气,强调意动神随等。但通过对许多学生进行个别访谈时发现:由于许多大学生认为其动作缓慢不适合自己的个性,缺乏技击性及常见公园里老年人练习,普遍认为太极拳乃老年人的专利,自己年轻气盛,更喜欢那种有挑战性的项目,如散打、跆拳道项目等。所以学习起来有些抵触情绪。

2.2 高校太极拳社团匮乏,活动开展较少

通过走访了湖北部分高校和全国部分高校发现:许多高校一般都有武术协会,这是让人为之感到高兴的事。不过许多武术协会一般都把竞技武术套路训练、散打运动或跆拳道运动作为其训练及活动开展的重点,而对于太极拳除应付比赛外一般鲜为学生练习。显然,太极拳在高校群体活动中开展的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好,相反却出现了明显的传播受阻或短带的现象,如不加以重视,势必会使得太极拳运动慢慢退出我国普通高校这一广阔的舞台。

2.3 太极拳课堂教学系统效益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在整个教学系统中始终离不开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关键词,他们是构成整个教学系统的主体。但通过对大量相关论文及资料进行归总后发现:目前普通高校从事太极拳教学的教师大多非武术专业的教师,其对太极拳技术的掌握度和对太极拳文化的理解度极为有限,致使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整个太极拳教学系统的效益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问题具体表现在:(1)太极拳专业教师匮乏,大多数教师太极拳动作不规范,理论水平欠缺;(2)没有切合太极拳运动的特点组织教学,其教学方法太过传统而无实效,造成学生对太极拳的价值认识不足,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目标不明确;(3)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没能将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外自觉练习有效的连接起来。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极不利于太极拳运动的普及与推广,同时也使得太极拳课堂教学的效益无法得到很好的发挥。

3 建议与对策

3.1 强化教育职能,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入手

高校体育教育乃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及手段之一。太极拳已被作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理应该作为增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活跃大学生校园体育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手段。但太极拳运动在我国一些高校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表现在学生对太极拳运动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其选课被动,课后练习一般只为考试,缺乏学习的兴趣与动力。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强化体育作为教育的职能,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一方面从健康的角度向学生阐明太极拳的作用与功效,另一方面从技击的层面向学生传授太极拳的技击与防身功能,并从“演武重德”的角度加以引导。此外,从学科的层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规范,提高学生对太极拳这一运动的重视度,其目的无外乎通过太极拳教学来达到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增进学生健康,提高学生健康意思,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为这一民族传统运动项目在我国高校的传播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做太极拳运动的传播人

武术教学除具有体育教学的共性的同时,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其教学属于闭环结构,绝不允许有教学无导的教学模式存在。因而作为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的高低对于教学过程的成功与否有着巨大的意义。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现在许多从事男子必修课教学的教师一般非武术专业教师,其武术理论与技术知识较为薄弱,有的自己都不知道太极拳是什么东西,只能依葫芦画瓢,而且不同的老师其动作各不一致,而对于动作的技击性和健身要求更是不得而知。所以教师教着无趣,学生学着也无味。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从事男子必修课太极拳教学的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进行评估后再让其上岗教学。让他们做太极拳运动的传播者而非掘墓人。

3.3 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使学生课内学习与课外自觉练习有机结合起来

评价是检验教学好坏的基石。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笔者认为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而非只是仅仅对学生学习的终结性评价,要将各阶段的评价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与学生学习末成绩相挂钩。在这一点上笔者建议实行累积过程性评价,即一方面让学生每学完一段后就在下一次课中将其前面所学技术累积起来进行评价,通过这样促使学生课后进行自觉练习;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学会评价,即每次考查之前告诉学生将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如将评价内容分成四个方面,各方面各占不同的权重。如笔者从如下四个方面对学生的太极拳学习展开评价,即:第一、熟练度占20分;动作规格占40分;演练水平占30分;路线方向占据10分。显然,规格与演练水平是评价的重点,而熟练度则是鼓励学生下去自觉练习,而路线方向则是告诉学生整个动作应如何分布等。让学生知道自己该怎么去练,怎么去评价别人。这种方式既可以将学生的课内学习与课外自觉练习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自我练习中不断感悟太极拳运动的真谛,提高其对太极拳运动的理解,更有益于其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

4 结语

太极拳运动乃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瑰宝,千百年来,教育了一辈又一辈的华夏儿女。其不受场地、时间、年龄、气候等条件的限制,具有极强的技击、健身、防身、医疗保健等功能,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必修课程。但由于师资力量的匮乏和大学生对太极拳功能与作用的认识不足,外加各类新型体育活动项目的层出不穷,许多大学生舍太极拳而选择跆拳道、定向运动等新型项目。太极拳运动在我国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已开始面临空前危机,作为高校从事体育教育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着民族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播与发展而努力奋斗。我们相信,通过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细致的工作,以及学校全体师生的大力配合,我们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在我国高校范围内一定会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蔡瑞生.大学教授谈太极拳[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3]王飞.普通高校武术公共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07.

[4]鲍振艳.弘扬武术文化 培育民族精神[J].山东师范大学,2006.

[5]谭兆风,等.价值追求与体育教学[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4).

[6]骆晓玲.武术教学示范初探[J].湖北体育科技,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