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观察 体验 表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观察 体验 表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设计理念】

在作文指导中,很多老师都能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即使有了习作素材,作文内容依然空洞,不够具体。究其原因,其一,学生缺少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和习惯,往往忽视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感受;其二,学生缺乏表达自身见闻感受的方

法和能力,不善于将所见所感具体地

表达出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

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

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在

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因此,作文教学要注意教给学生观察、表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并表达自己的真实体验

【教学目的】

1.教给学生观察“人的活动”的方法,并在实践中感悟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引导学生表达活动中的真实体验,领悟抓住人物动作、心理、语言和表情等将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具体的方法,培养表达能力。

3.通过习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生、熟鸡蛋各一枚

【教学过程】

一、学习观察方法,预热铺垫

1.今天,我们上一节作文课。对于作文,观察尤为重要。不少名人都强调了观察的重要性。(幻灯出示)

a.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宋 帆

b.观察,观察,再观察。

――巴甫洛夫

2.指名读,相机点拨:第一句是说观察要仔细;第二句是说观察需要反复。

3.的确,观察十分重要。不过,

观察也要讲求方法。观察的内容很多,方法也很多。今天,我们来学习观察“人的活动”。对于人的活动,我们要用眼睛看,看什么?要用耳朵听,听什么?还要用头脑想,想什么?

(师相机板书)

看 动作、表情

听 语言

想 心理

4.引导归纳:所以,观察人的活动,一般的方法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头脑想。

【评析:此处导入部分有两个特点:第一,教学内容着眼点小。观察的内容很多,范围很大。而本课作文指导仅聚焦于“人的活动”这一点。正所谓“贪多嚼不烂”“兵不在多,而在精”。选点小,少而精,才好下足工夫深入指导,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弊端。第二,观察方法感知巧妙。课始,首先出示关于观察的名言,学生阅读和积累语言的同时,也相机对学生渗透了观察的品质:观察要仔细、要反复。然后,明确本课重点:学习观察“人的活动”。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感知了观察“人的活动”的一般方法。导入部分安排感知观察方法的环节,旨在为后面的观察活动作预热、铺垫,这样,学生在后面的活动中,就会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有意识地运用观察方法,获取较为丰富的体验,从而提高观察质量。这一导入环节,收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二、观察魔术表演,引导表达

(一)对话交流,激发观察兴趣

1.现在,我们就来练习观察。让我们马上进入今天活动的第一个环节 (幻灯出示:观察魔术表演)。表演者内容是“透视鸡蛋”(板书),表演是黄老师。《西游记》中有一个故事,讲孙悟空和羊力大仙比赛隔板猜物。羊力大仙有双“透视眼”,能隔着柜板看到箱子里的东西。羊力大仙的这种本领最近黄老师也学会了,黄老师能隔着蛋壳看到里面的蛋清。所以,大家带的鸡蛋,我不用打破蛋壳,就能辨出生熟!你们相信吗?

2.(指一名学生)请你到前面来,这两枚鸡蛋都是你的吗?(师把鸡蛋在学生眼前晃一下)你能看到里面的蛋清吗?(生答不能)我就知道你看不见!请回吧!

【评析:“透视鸡蛋”表演旨在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观察、表达的兴趣。表演之前的那段“渲染语言”幽默风趣而又神秘莫测,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更是巧妙诙谐、情趣盎然,令人忍俊不禁。

至此,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场”便创生出来,教师仿佛不是在教学生作文,而是在带着学生“玩”,在“玩”中引导学生学习作文,“玩”出了教学的艺术。】

(二)“透视鸡蛋”,学习表达方法

1.还是看黄老师的表演吧!(师

将鸡蛋置于桌上,伸手撸了撸袖子,然后拿起一只鸡蛋,握在手心,高高举起,故作神秘状。) 请大家务必屏息凝神,睁大眼睛看仔细了!来!一起跟老师大声数四个数:one――(生兴奋地高声数数,声音刚落,师紧握的手突然张开,双眼紧盯鸡蛋,另一只手叉开五指,在眼前划了一下,伸头凑近鸡蛋,左看看,右看看。然后,抬头失望地说:“咦?没看出来?”生哄堂大笑。)

2.谁能把刚才的见闻感受说一说?为了更好地表达,我给同学们点帮助。(幻灯出示)

先回忆一下:

⑴你看到了老师有什么动作、表

情?同学们的动作、表情怎样?

⑵你听到老师说了些什么?同学

们是怎样说的?你有什么想法?

再组织语言:

说一说你的所见所感,看谁表达得生动有趣!

3.(学生思考)静静的课堂是美丽的,安静的表面蕴藏着智慧的激流。谁来展示你的精彩?(生表达,师相机引导学生关注同学们的表情,表达具体。)

4.同学们较为具体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你们看,这是一名同

学写的片段,请大家仔细读读,你觉得写得怎么样?(幻灯出示)

黄老师得意扬扬地说:“还是看老师的精彩表演吧!”说着,他撸了撸袖子,从桌子上随意抓起一只鸡蛋,攥在手心里,然后高高举起。

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高举的手,嘴巴张得大大的,脸上写满了好奇。

只听见黄老师又高声说道:“请大家务必屏息凝视,一起大声数四个

数,one――”

同学们异常兴奋, 齐声高喊:“one、two、three、four……”

声音刚落,突然,黄老师紧握着鸡蛋的手张开了,双眼盯着鸡蛋放射出犀利的目光,另一只手叉开五指在眼前神秘地划了一下……

嗬!还真有点羊力大仙的范儿!他托着鸡蛋靠近眼前,睁大了双眼,左看看,右看看……

我不由嘀咕:黄老师果真有“透视眼”,能看见蛋清?

谁知,他端详了半晌,却满脸疑惑地说:“咦?怎么没看出来? ”

同学们哄堂大笑。哈哈!我也跟着得意地坏笑:我就知道黄老师不会“透视鸡蛋”!看你怎么分辨生、熟鸡蛋!

5.(学生评点,师点拨)小作者

具体描写了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心理等,更值得学习的是,他不仅写了老师,还写了学生的表现(将幻灯片中描写学生的语句变红)。对于老师的描写,表现了从“得意扬扬”到“故

作神秘”再到“没看出来”的过程。对于学生的描写,由“满心好奇”到“兴奋异常”,到“半信半疑”,再到“满脸坏笑”的变化过程,条理清楚,生动具体,写出了层次,写出了神韵,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评析:此处是本课的重点教学环节,有两个特点:一、素材呈现巧妙。“透视鸡蛋”魔术具备着表演的诸多元素:神秘、热闹、滑稽和出人意料! 所以,能吸引“眼球”,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表达的绝佳素材。在学生情绪激昂,体验最为深刻之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表达见闻感受,抓住了表达的绝佳契机。二、引导表达得法。对学生的表达,教师给予颇为有效的指导。学生表达之前,教师提示学生表达方法。在方法的引领、帮助下,学生表达得更为具体、生动。同时,在具体的言语表达实践中,学生也真切地感悟了表达方法。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教师及时针对学生表达中容易忽略的问题,(诸如学生的动作、表情等)相机引导学生更好的表达。我们知道,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是有区别的。作文教学指导要促进学生口头表达向书面表达的转化。在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口头表达指导后,教师出示一段文字,引导学生欣赏评价,目的是让学生感悟书面表达的方法,为后面的书面表达作铺垫。交流中,教师不仅引导学生感悟前面学到的表达方法,更引导学生体会表达的顺序、层次,提高了学生的水平,提升了教学的品质,彰显了教学的品位和境界。】

(三)“一转鸡蛋”,引导表达具体

1.刚才,我只是和大家开了个玩笑,这只鸡蛋到底是生是熟呢?让我来看看吧!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请大家仔细观察老师手上的动作和鸡蛋的变化。(师一手捏住鸡蛋上部,放于桌面,用力一拧,鸡蛋旋转起来,再用手轻轻在鸡蛋上一按,迅速抬起手)我已经看出鸡蛋的生熟了!这枚就是熟鸡蛋!巴甫洛夫说:“观察,观察,再观察。”为了让大家看清楚,我再做一次!(师再次旋转鸡蛋后,磕破蛋壳,剥开,露出蛋白,生啧啧称奇。)

2.谁来把见闻感受说一说?(师相机引导学生使用“捏”“拧”“按”等恰当的词语,以及表达时不仅关注老师的表现,也要多关注同学们的动作、表情、语言。)

【评析:“转鸡蛋”表演旨在为观察、表达提供素材。表演过程中有两大亮点:一、提示观察重点。“请大家仔细观察老师手上的动作和鸡蛋的变化”――这样做,一是促使学生形成仔细观察的品质,二是明确观察重点,避免了观察的盲目性,提高了效率。二、重复关键动作。教师把“转鸡蛋”再做一次,目的是让学生“反复观察”,获取更准确、清晰的体验,培养学生反复观察的品质。上述两点,简简单单、朴朴素素,却极为重要,收效极佳。这看似漫不经心、随意而为,实则匠心独运,不失为画龙点睛之笔。引导表达时,教师还重点指导了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指导关注了实际表达中的真实问题,因而显得实实在在、扎扎实实。】

(四)“二转鸡蛋”,领会辨别方法

1.另一只鸡蛋到底是不是生的呢?让我再用火眼金睛看一看!这回,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枚鸡蛋的转动与刚才的鸡蛋有什么不同?(师按“一转鸡蛋”的方法演示)这枚鸡蛋的确是生鸡蛋!大家看清鸡蛋的转动情况了吗?(师再做一次,然后磕破鸡蛋,将蛋清倒入杯中。)

2.要说我有“透视眼”,那是戏言,现在,你们知道我是怎样分辨鸡蛋生熟的吗?(生答:熟鸡蛋转动快,用手一按再抬起,立即停止转动;

生鸡蛋转动慢,用手一按再抬起,仍然转动。)

3.此时,好像我们又有了些疑问。你有什么疑问?(生答:为什么转动的生鸡蛋用手一按,再抬起仍然在转动呢?)

【评析:“二转鸡蛋”旨在揭示生熟鸡蛋的辨别方法。一个观察――“这枚鸡蛋的转动与刚才的鸡蛋”不同,便让学生领会了生、熟鸡蛋的辨别方法;一个质疑――“此时,好像我们又有了些疑问”,就自然引出了“生

鸡蛋转动之谜”,为下个环节作了过渡。虽只言片语,却简约高效,正所谓“简约而不简单。”】

三、实验探究揭秘,深化体验1.现在进入第二个环节。(幻灯出示:动手实验揭秘) 请大家自由结合,动手探究,看谁能揭开生鸡蛋转动之谜!

2.刚才大家实验得很投入,气氛热烈,谁来展示研究成果?

3.你很聪明,通过动手实验,解开了生鸡蛋转动之谜。也许,有的同学还不太明白。没关系,科学探究永无止境。同学们课后可以通过网络、书本等多种途径进一步研究,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评析:实验探究环节旨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获取更为丰富的习作素材。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初步揭示了生鸡蛋转动之谜,培养了合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激发了热爱科学的兴趣。值得称道的是,此处关于“揭秘”的交流做到了“点到为止”,不求深究,而是把研究的触角引向课外。这样做避免了把作文课上成“科学实验课”的误区,固守了语文科的本性。】

四、自主选择内容,表达体验

1.今天的活动有趣吗?下面,我们用手中的笔把它记录下来,课后

与父母、好友分享,好吗?让我们进入最后一个环节(幻灯出示:自主表达体验)。

2.幻灯出示:请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写一个片段:

A.“透视鸡蛋”失败

B.第一次“转鸡蛋”

C.第二次“转鸡蛋”

D.动手实验揭秘

3.请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最感兴趣的一个环节写,时间10 分钟。

4.谁来展示自己的大作?(生读习作,师相机点评。)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此处教学着重让学生选择“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自由表达”正是实践《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另外,教学中让学生限时作文,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作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