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日常生活审美化对康德审美判断四契机的冲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日常生活审美化对康德审美判断四契机的冲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康德美学中著名的审美判断四契机对中西方审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作为当下审美文化特色景观之一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直接将“审美态度”引进现实生活,将大众的衣、食、住、行等一切都笼罩在“审美”的光圈下,无不显示出当代审美的泛化力量。日常生活审美化呈现出实用性、独特性、功利性、符号化等特征。由此,逐渐对康德美学的“审美判断契机”构成冲击

关键词:康德;审美判断四契机;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文化

康德的“审美判断四契机”与时下流行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分立于不同的时代舞台,貌似格格不入却息息粘连。“日常生活审美化”己日渐成为不可遏制的强势话语,在东西方的审美研究领域中成为备受瞩目的“新贵”,“日常生活审美化”对康德的传统美学思想构成了巨大挑战。

一、康德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

(一)审美判断第一契机:审美无利害

“审美无利害”或“审美无功利”是康德美学确立的第一审美契机,它是指主体以一种放弃功利知觉方式对对象的表象之观赏。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主体放弃同对象的利害关系,也就是对所关照对象的实存失去兴趣。当康德将这一点纳入“审美鉴赏”的首要契机时,他说:“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而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做评判的能力。一个这样的愉悦的对象就叫作美。”在此基础上,康德进一步区分了快适、善和美,强调审美的无功利性。

(二)审美判断第二契机:审美无概念的主观普遍性

康德在第二契机中提出美的无概念普遍性,认为:“凡是那没有概念而普遍令人喜欢的东西就是美的。”康德认为,审美判断既然是无功利的。审美所要求的普遍有效性是将个人独特的单一判断量化为众人普遍的审美判断,但这种普遍的审美判断不是客观的,而是审美主体指望他人赞同,或要求他人赞同,是一种假定的普遍赞同。

(三)审美判断第三契机:审美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是康德美的分析中的第三个契机。著名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曾这样认为:美的对象应该即是无目的的,又是有合目的性。即把“美是无目的”定义为:所谓美和任何主客与客观目的都没有直接关联,其“美是无目的”的即不涉及其他逻辑性概念,也不以外在的有用性或道德的完善性为目的。美与主体的实用性目的也无关,主体不应因对象的属性、质料而认为对象是美的。“合目的”是指形式的合目的性,即对象的表象形式符合审美主体的心意状态,主体的想象力与知性处于自由和谐的运动中,因此它是主观的合目的性。所以,康德以形式的合目的性作为规定根据,来判断鉴赏判断是否是纯粹的;如果在一定概念的制约下一个对象被认为美,那这个鉴赏判断是具有依附性的。审美判断的第三个契机由此说明:“美是一对象的合目的性的形式,如果这个形式是没有一个目的的表象而在对象身上被知觉到的话。”

(四)审美判断第四契机:审美共通感

审美判断的第四个契机是“模态”契机。康德认为,“美是那没有概念而被认作一个必然愉悦的对象的东西”。判断的“模态”指的是判断是否带有可能性、存在性或必然性。康德认为,对象的表象(即形象显现)都有产生愉悦的可能性,而美的东西产生愉悦却是必然的。这种必然性不是一个理论的客观必然性,而是一个主观的必然性,不是建立在概念和经验的基础上,而是以先天的“共通感”为前提和条件的。共通感是“一种情感的普遍传达性”,是一种心理认为“一切人必然对一个判断赞同”的范式。康德认为,若“共通感不存在”,那么就不可能有人对美的共同认识。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下的审美特征

(一)功利性

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活动已成为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生产者来说,他们给产品中融入审美因素的内在动机是要刺激消费者的欲望,吸引消费者去购买产品从而获取利润,实现资本增值。从消费者来说,他们在这种依附于经济的审美活动中,期望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所以,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其功利性是显而易见的。

(二)独特性

对于日常生活的主体大众来说,,当下他们的日常生活领域似乎被赋予了更多的艺术色彩及艺术民主化的审美普世感。而在这种审美普世感中审美主体又在不断地追逐审美对象的独特性,追求审美对象的与众不同,以此来彰显审美主体的个性与前卫。审美主体往往沉溺于个人审美感官的享受,而无暇顾及或忽视了他人对审美对象的审美体验。例如:时下日常生活中风靡的DIY(Do It Yourself,自己动手做)风潮,DIY主体大多迷恋于自制审美对象的独一无二,认为这种“独一无”就赋予了审美对象较高的审美价值,从而忽视了他人对这一审美对象的审美价值判断。

(三)实用性

在当下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语境中,我们看到许多艺术元素通过文化工业的“机械复制”出现在大众日常生活用品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消费艺术及其复制品,任何形态的艺术都能被大众实用性地“拿来”。 在大众的衣、食、住、行之中,“美”无所不在――大到商场、公园、影院、博物馆,小到公交车站、厕所都无不显示出审美化的力量,就连人的身体也难逃审美设计的捕捉,从美容、美发、美甲再到美体都是如此。由此,我们应当看到日常生活中的美轮美奂的审美活动更关乎到审美主体自身的现实生活。审美主体不仅会考虑物品的审美价值还会考虑它在日常生活中实用性。所以,此时的审美行为不再是超越一切活动之上的,动机单纯的精神行为,它已然是日常生活的构成因素,依附于经济上的购买与生活上的实用。

(四)符号化

导致“日常生活审美化”最根本也是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消费社会或者说后工业时代的来临。在消费社会中,消费逐渐超越了对功能的消费而进入了对符号的消费。因而现代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也越来越呈现出一种符号化的倾向。符号的基本功能恰恰就在于把感性的具体内容抽象为某种普遍的形式,使之代表一定的意义。所以与其说人们是在日常生活中消费商品,不如说人们是在消费符号;与其说人们在消费符号,不如说人们在消费符号所承载的审美文化意义。比如,人们在消费女装时看向夏奈尔、范思哲;选购化妆品时会看向迪奥、兰蔻;购买汽车时就会看奥迪、奔驰。消费这些品牌就代表你消费了商品符号,更代表着时尚,代表着前卫,代表着当下的审美趋向。或者说你拥有了这些品牌符号就象征着你的某种身份、地位,抑或者说你消费中产生的虚荣性审美心理得到了满足。总之,我们不可否认日常生活审美符号化趋向的存在。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审美特征对康德审美判断四契机的冲击

(一)日常生活审美的功利性、实用性对康德审美判断一、三契机的冲击

在康德所处的“文化神圣化”时代,这种以“非功利”为首要契机的审美判断力体系是合法的。因为,康德所在的是“雅俗分赏”的等级社会,艺术只能是少数人的所有物。而在当代全 球化的特定语境中出现的新型审美文化现象即“日常生活审美化”,已然走进了每座城市,走向了每个人。今天的审美化境况与康德所处的时代截然相反,传统被引为艺术的东西已被引进日常现实生活,日常生活中处处壅塞着功能性、实用性较强的艺术品。它使美和艺术变成了炙手可热的消费文化,充溢着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刺激和浓重的商业气息。所以,审美行为已然是消费活动的构成因素,依附于经济上的购买与支付行为。当下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文化所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和浓厚的目的性已是不言而喻了,可以说对康德审美判断的一、三契机构成较大冲击。

(二)日常生活审美的独特性、符号化对康德审美判断二、四契机的冲击

康德审美普遍必然性的先天判断原则――审美共通感在当代审美文化的视域下已不具有合法性,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并不认同这样的原则,人们追求瞬时性、感官化的满足,拒绝普遍性和永恒性,崇尚非理性和碎片化,通过消费达到身份地位的虚假满足,标榜前卫与个性。例如:时下极为盛兴的“微博”已成为炙手可热的时尚符号。若没有开设微博,你会被认为落伍。但一部分人写微博,只是及时迅速地描述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流水账,微溥主并不在意他人对自己微博的审美判断或审美感受。那么这样的微博对大众的审美意义何在?可以说,当下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主体不再期望或要求他人对其审美判断普遍必然性的赞同。康德意义上的审美及所要求的普遍性在现实审美活动中是很难存在的。由此,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独特性、符号性对康德审美判断二、四契机构成冲击。

总上所述,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确对康德的传统美学思想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一方面,我们应当进一步研究康德及其以后的美学思想,以应对这一挑战,使得日常生活审美化更具阐释价值,符合美学研究的范畴,并使美学“超越艺术问题,涵盖日常生活、感知态度、传媒文化,以及审美和反审美体验的矛盾。”也使美学“成为理解现实的一个更广泛也更普遍的媒介。”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在审美因素不断向我们的生活领域的转移、渗透、扩张的背后,审美不再是诗意的表达,而是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物质满足的快乐,审美已经从理想精神的高峰回到了人世生活的享受之中。韦尔施强调说,我们不能忽略这个事实,这就是迄今为止我们只有从艺术当中抽取了最肤浅的成分,然后用一种粗滥的形式把它表征出来。美失落它更深邃的感动人的内涵,充其量游移在肤浅的表层,崇高则堕落成了滑稽。所以,我们更要扼制审美在日常生活中的低俗性,防止审美在消费社会的技术仿像与批量复制过程中,沦为僵死而又绚烂的时尚符号而失去它原本的生命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