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侨商,一个响亮的名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侨商,一个响亮的名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侨商和与之密切相连的海外华商,正成为越来越具活力的群体。这个群体的特质,决定了他们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发出耀眼的光亮。他们大都艰苦奋斗,创业有成,他们“逐利”更“言义”,中华文化中的传统美德,是那样深入于他们的心灵。侨商们普遍具有较好的商业信誉和社会形象,且熟悉中外、视野开阔,构成一个个跨国界、连四海的商网。侨商不同于一般外商,他们“根”在中国,心怀热土,情系桑梓,热心公益,扶危济困,创下无数佳话。侨商们在住在地和故乡的孜孜追求,赢得了人们更多的尊敬。

在南方侨乡,人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没有广大侨商的参与,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在改革开放3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敢为人先的广大侨商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他们带来或引来国内建设急需的资金与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理念,推动了观念更新,创造了大批就业岗位。多年来在地方招商引资活动等场合,唱戏的主角通常是侨商和他们带回来的客人。

“稀罕物”丰富了人们生活

环顾我们身边,彩电、冰箱、小轿车、饭店……这些曾经的“稀罕物”,就与海外侨胞有着密切的关系。

记得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朋友之间聚会,见面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坐几路车来的?”另一方则答:“11路。”两人会心一笑。坐11路车,其实就是走路来的。

打开国门之初,国内物质特别贫乏。城市公共交通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而自行车也不是每个普通家庭都能拥有的。那时候,自行车、小汽车绝对是“稀罕物”。

改革开放,是广大华侨华人带头响应、勇于争先。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回乡来了,为了解决交通上带来的不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捐赠汽车。

在河南,从港胞唐宪国向家乡荥阳县侨联捐赠3部面包车开始,仅1984年到1986年间,省会郑州就有22位华侨华人捐赠了汽车共56部。

除了汽车,很多华侨华人还捐赠尼龙布、化肥、化纤布、医疗设备、摩托车、冷藏柜、农业机械等物品。

这些物品有的是直接从海外带回来的。迢迢千里,旅途多奔波,他们不仅带回来了家乡人需要的家什物件,还带回来了那最淳朴的情谊。南洋的一位侨胞在阔别祖国30多年后,经香港回到羊城,不远万里,带来了糖果、衣物、自行车等。

记者还清楚地记得,那时在中国的首都北京,有两种特殊的“票据”,一种是外汇券,一种是侨汇券。长安街上的友谊商店是卖外汇商品的,使用的是外汇券;西便门的侨汇商店是卖侨汇商品的,使用侨汇券能从那里买到免税商品。那时,若是能从这两个地方买到进口的东西,小到香烟、打火机,大到冰箱、彩电,那还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情呢。

改革开放,直接给人们生活带来影响的,是像电视机、洗衣机、缝纫机、收录机这些“稀罕物”,在国内生产尚在起步阶段时,它们就随着海外同胞的归来而较早地进入了一些家庭。可以说,海外侨胞带来的这些新物资,直接改善了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改革开放初期的开拓者

年初温总理曾经评价过海外侨胞,说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开拓者、参与者和贡献者。其中“开拓者”是指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门户刚刚打开,没有人敢进来的时候,是境外的侨港胞率先进来,率先在中国打开了对外交流的桥梁。在整个30年的进程中,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积极参与了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人们记忆犹新,国门打开之初,海外的人员来往频繁。1978年夏,国家旅游总局向时任国务院侨办主任廖承志求援,说北京饭店已经满员,有一批外宾没有地方招待。那时北京能够用来招待外宾的饭店没有几家。

廖承志把自己的远亲、海外侨胞陈宣远引荐了过来。经协商,双方各投资1000万美元,确定此合资饭店经营10年后,陈宣远所占有的49%的股份以1美元转给中方所有。

1982年3月29日,第一家侨资参与合作的北京建国饭店顺利竣工。此后,各种侨资外资饭店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迅速在中国各地开花结果,到访中国的客人们再不用为食宿发愁了。

这是改革开放后,侨胞回国投资的先锋。因为这一步的成功,各个行业也开始借侨资之力,迅速发展起来,海外侨商爱国爱乡的传统也由此有了新的传承。融侨集团董事长林文镜先生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上世纪60年代,林文镜先生生意刚发达,就立即寄钱回家乡。改革开放后,又寄钱为家乡买拖拉机、修路、拉电线、送电视。回乡投资后,捐建了两个公园、8公里长的堤坝,治理两条被污染的河流、办了14所学校和幼儿园,还建了医院。他为了推动家乡经济发展而制定的三个‘五年计划’更是传为美谈。

1987年带领工商考察团回国时,林文镜先生为家乡福清的贫穷而心痛:全省64个县福清排名第58位,当年福清县的农业总产值仅4亿多元人民币。林文镜先生于是有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通过在福清投资,5年内在福清建起一片工业园区,实现产值5亿美元。这个当初被视为天方夜谭的设想,在林文镜先生不懈的坚持下得以顺利实现。此后,在林文镜先生的感召之下,更多的侨商回乡投资,“顺势而上,第二个‘五年计划’―――实现产值50亿美元也得以实现”。

不遗余力地推进江阴半岛的开发,是林文镜先生第三个“五年计划”的重要内容。他的构想是“把江阴半岛建设成一个国际性的运转中心,成为推动福清、福州以及全省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把江阴半岛建设成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林文镜先生认为,江阴半岛与台湾隔水相望,深水港湾资源优势突出,全港区可建深水泊位30个,年吞吐能力可达8000万吨,这样优良的深水港在亚洲乃至世界都少见。“江阴港将来完全可以成为世界级运转中心。而江阴半岛腹地开阔,可以发展临海工业、物流中心。”

“江阴半岛的发展需要海外华侨的投资,而江阴半岛同时也给海外新侨提供了一条资金的最佳出路。”林文镜先生表示,近20年赴海外发展并成长起来的福清新侨们手中累积了将近300亿美元的存款,他将致力于说服新侨们将资金投入建设江阴半岛的项目中来,共创乡亲事业发展和家乡经济新繁荣的“多赢”商机。近几年,林先生又把目光瞄向了江苏热土,在南京等地实施了新的项目。

改革开放30年来,华侨华人投资领域从最初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展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从原先的侨乡扩展到沿海,从沿海到沿江、沿边和内陆,从东部到中西部,从而带动了中国的全面对外开放,“中国制造”也走向世界,这方面侨商及侨属企业功不可没。

现如今,回国投资早已成为海外同胞们的创业潮流。其中,广东省是侨胞投资最早、侨资企业最多、侨资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目前,全省有侨资企业(含港澳)近3.9万家,约占全省外资企业总数的63%。在上海,目前2.8万多家外商投资企业中,由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投资或参与投资的企业占总数的近一半,达1.3万多家,资产合计1000多亿美元,年销售收入超过600亿美元,从业人员约120万。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这样,中国西部大开发地区也是如此。在云南,侨资企业占外资企业总数的65%,形成了固定资产达360亿,年营业收入160亿,年上缴利税16亿的庞大的企业群体。

据不完全统计,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投资创办的企业约占中国外资企业总数的70%,投入的资金约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0%。

担当社会责任的奉献者

如今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既是中国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在侨乡广东,30年来海外侨胞捐赠公益事业400多亿,就今年一年而言,从抗雪救灾到抗震救灾,海外侨胞都无偿捐助,包括后期对灾区的重建,还有很多比较大的方案要实施。奥运火炬海外传递期间,整个海外侨界全力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尊严,他们勇于担当了社会的责任。

关于地震灾区的事情表现得更为突出,今年7月,国务院侨办组织的“海外侨商企业四川行”考察团考察四川灾区,里面一批知名侨商到四川考察完以后都非常感慨,而且在社会责任方面都做出了一些举措。正大集团的谢国民,原来准备在四川农村做100多万头生猪的产业链,在考察灾区以后看到人民生计成为问题,立即追加投资到200万头。世茂集团的许荣茂,以一个多亿的投入来捐建100所乡村医院,为灾区人民解决就医难题。南洋金光集团的黄志源在考察期间很诚恳地希望当地政府给他一个镇,整个镇的重建由他来出资,涉及资金几个亿。

改革开放30年来,海外侨胞这些行为和担当,可谓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著名港商、香港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在改革开放初期进入中国投资,到2006年,他成立的世茂集团分部已遍布中国内地二十多个主要城市,经营着大型住宅物业、商业物业及五星级酒店综合开发等业务。许荣茂先生在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时,始终没有忘记回报社会。多年来,世茂集团创建了“世茂慈善基金”、“世茂教育基金”、“世茂安抚基金”、“世茂红丝带基金”等公益基金,总规模达数亿元人民币,仅2007年,世茂集团向各类慈善及公益事业捐助总金额就超过一亿元人民币。今年四川“5.12”地震发生后,许荣茂积极捐款捐物,总额已经超过1亿元人民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如果你到广东侨乡,每每看到最漂亮的建筑,那一定是学校,是侨捐学校。

老侨胞们都有这样的信念:“苦自己,也不能苦孩子。”“要给孩子们最好的教育。”所以,华侨的捐助,教育是最突出的。如今,广大侨胞在各地广泛捐建“侨心、侨爱学校”。仅在广东一地,就有近1.8万所中小学校系侨胞捐建,汕头大学、五邑大学、嘉应大学三所高等学府也是依靠侨胞的力量建立的。

最初的捐物,完全是馈赠式的。馈赠对象也集中在自己的旧友与亲朋身上。慢慢地,随着海外同胞的陆续归来,为桑梓捐款捐物就成为众多华侨华人多年的习惯。

1981年,祖籍河南荥阳的巴西华侨宋明义回来时,就向村大队捐款4万元,为村里建了一幢小学教学楼,同时还给县计委购买了一台计算机。不久,又斥资2万美元在村里建了一幢中学教学楼。后来,他还拿出6000元给村子打了一口井,解决了乡亲们的吃水问题;拿5000美元存入银行,把利息设为奖学金,以此奖励那些好学上进的孩子。再后来,他为了家乡兴办旅游事业,又捐款2万元修建基本的旅游设施;为了帮家乡人脱贫致富,他干脆出资20万元和村里人一起办起了养鸡场。

改革开放30年来,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向中国内地公益事业捐赠总额已达700亿元人民币。这700亿捐赠款项中,40%用于支持教育事业,30%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医疗卫生、救灾救济及其他方面各占10%。北京奥运场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建设,资金来自102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万海外侨胞、港澳台胞9.3亿元人民币的捐款,成为侨胞们用爱心凝成的“水晶宫”,是全球华人为奥运作贡献的标志性建筑。

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捐赠千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侨胞有600多人。香港同胞李嘉诚是在内地捐赠最多的个人,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累计捐赠了28亿元。邵逸夫在全国各地共计3000多个项目捐赠额达25亿元,80%用在支持教育。

令人感动的是,有许多侨胞、港澳同胞在资金困难时,仍然慷慨捐助。香港同胞田家炳先生生活十分节俭,晚年不惜卖掉别墅,自己租房住,把省下来的钱大部分捐给了祖国的公益事业,共计10多亿元人民币。他捐办的教育、医疗、交通等社会公益设施,遍布全国。

过去创造了奇迹,未来更不可限量。目前全国上下正在推动科学发展,在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都是侨智侨力最易于发挥作用的领域。所以,侨商的桥梁优势将会更加突出,除继续引进优质资金技术之外,配合国内企业“走出去”战略,也大有可为。侨商熟悉国际惯例、规则和市场动态,了解住在国的法律、办事方式及国情,可谓两头通达,优势独特。这是侨商发展的新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海外侨胞在未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中还将会发挥更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