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器乐演奏者的二度创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当一部器乐音乐作品交到演奏者、演奏家手中后,这部作品才仅仅是完成第一步,第二步的创作是演奏者的,也就是我们说的二度创作。什么演奏者的二度创作呢?一部音乐作品由作者完成之后,只不过是停留在纸面上的“静物”而已,要想让其成为有声、有字、有情、有形的“活”的演奏艺术,就需要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原始形态”进行艺术加工,也就是所谓的"二度创作",全文将围绕着器乐演奏者将二度创作的方法与表现和二度创作的理智因素与感情因素以及二度创作中的个性与共性进行论述。
关键词:音乐;二度创作;演奏者;理智因素;感情因素;独到
中图分类号:J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8-0098-02
一、二度创作的方法与表现
音乐,作为一种表演性极强的艺术,是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展现其内容与本质。它不同于绘画艺术,可以作为一件独立的艺术作品供人欣赏,而音乐供人欣赏的音乐成品是需要两个环节构建的:一是作曲家的创作(既一度创作);二是演奏者的表演创作(既二度创作)。作曲者写出一部音乐作品,叫第一创作。那么二度创作要靠演奏者自己来完成。同一首曲子,不同的人来演奏,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的作品从曲式上看,很简单,结构也不复杂,但经过一个好的演奏者细致恰倒好处的处理,所表现的东西会非常感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二度创作。二度创作,首先需要演奏者在谱子上一定要演奏准确,打着拍子将所有的符点,前后十六分音符,及切分音奏准,然后连续演奏熟悉。一般拿到一个新作品,需演奏到一定数量后,脑子才会有一个准确的结构。这时再找曲式节构特点。所以,二度创作就是指演奏者把作曲家的作品在演奏前再一次进行处理,也就是怎样表现作曲家的思想感情的创作。
表现作曲家思想感情的创作即是对音乐形象的刻画。音乐形象的塑造是演奏者通过音色和技术手段等方法来完成的。作品的音乐形象揭示的是生活题材的内在,而并不仅仅是现实生活的外表。演奏的二度创作,要求演奏者揭示音乐作品思想感情的深刻内涵,而不是一般意义上表现作品的外在感情。因为音乐作品表现感情的深刻性和逻辑性,只能是在音乐形象的内涵或外部延伸之中。一些演奏者因为把握不住作品的音乐形象,而把作品感情处理的外在、零碎,或没有启承转合。因此演奏者不能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停留在作品的表面上、谱面上、旋律的情绪上,要从作品所提供的音乐形象那里,能动地引伸、开拓,唤起自己对生活的联想,塑造出一个完整、生动的音乐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演奏的二度创作就要求演奏者的大脑成为一个加工厂,它要对作品的音乐形象、主题思想、生活素材、形式结构、风格特点等进行加工。一切音乐形象的塑造,都来自现实生活。演奏者应该把自己的心贴在生活上,用心灵去感应生活。演奏者离开对作品所提供的生活的深刻理解,就谈不上对作品思想感情的深刻理解,也就谈不上二度创作了。
对于演奏者来说,不仅仅要求表演者拥有高超的演奏技术、技巧,同时还必须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功底,对音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它是一种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创造性的劳动,是音乐艺术实践的核心,是创作的实践、欣赏的桥梁。但凡成功的演奏家,其扣人心弦的琴声常常唤起人们心灵深处的共鸣,无论是欢乐、痛苦、愤怒、哭泣……一个个引人入胜的艺术形象令人终身难忘。因此,演奏者应拓宽自己的音乐视野,接触一些文学、美学以及其他的一些艺术形式,来丰富自己的文学、艺术内涵和音乐修养,提高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
二、二度创作的理性因素与感性因素
首先,来说说器乐演奏中二度创作的理智因素。从人类创造了乐谱的那天起,很多音乐作品都是以不同种类的乐谱形式存在的。无论是文字谱、简谱还是五线谱,都是音乐表演获得真实性的基本依据。随着记谱法的日益完善,许多作曲家倾向于尽可能详尽地把自己的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调式、调性、旋律、节奏、和声、速度、力度、表情变化及各种音乐要素所构成的一些变化和每个事项之间的关键所在及关键问题之间的互联关系、创作意图等加以标示、直接用符号记录下来。因此,用理性的头脑把乐谱作为基本依据加以认真分析是进行二度创作的基础。对作曲家写下的乐谱进行认真研究与理性分析,把注意力集中投入到构成乐谱的各种因素之内,正确领会与体验乐曲的情绪内涵,细致地体会乐曲的发展逻辑是演奏一个新作品之前的必要环节。然而,我们也不能把乐谱作为进行二度创作的唯一依据。音乐是一种充满哲理而传达的又是非语义的信息,音乐的这种哲理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给演奏家对音乐的理解与演绎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乐谱固然重要,但也不应把对音乐表演的真实性的追求仅仅局限于照谱演奏。对于中国乐曲,依靠照谱演奏,就更不可能达到应有的艺术效果。众所周知,由于作曲家们所处的历史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他们的风格会有着极大的差异,为此,在学习演奏新作品时,除了研究乐谱以外,还须对作曲家所处的时代及作品的风格进行透彻的分析。对作者的美学观点和创作思想、音乐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和风格范畴等进行研究,才能使演奏者将凝固的音符变成流动的音乐,并能准确到位地反映出时代的气息和表达作曲家的思想。
其次,谈的是器乐演奏二度创作的感情因素。音乐的本质是表现人类的思想感情。音乐,作为心灵的语言,它是人类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高层次活动的标志。能表达人类喜、怒、哀、乐、敬、爱、思等各种不同的情绪,反映时代气息,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纯器乐的音乐作品需要器乐演奏者完全通过音乐语汇向人们展示作品的内涵,演奏者将运用手中的乐器把以乐谱形式存在的、没有任何语言向导和文字说明的音符蕴含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民俗风情的人们的各不相同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黑格尔在《美学》中反复强调音乐的内容是情感的表现,认为只有情感才是音乐所要据为己有的领域。由此可见,音乐与人的感情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需要演奏者用理智的头脑去思考、分析,才能将艺术作品完美地展示给观众。音乐离开了情感表现,那就脱离了音乐与人的感情生活联系的纽带,抛弃了音乐所据为己有的特殊功能。演奏者把以乐谱形式存在的音符演绎为充满情感的音乐,这种演义就是一种充满情感体验的二度创作过程,需要演奏者细致地体会乐曲情感的发展逻辑和音响的色彩变化,同时还需要演奏者具备创造性的思维及科学的创造方法。并把自己的情感全部投入到音乐演奏中,使二度创作具有科学性的创造意识,能真实、生动地再现作品的情感内涵。但是,演奏者在演奏中注入大量情感因素时,不能把情感作狭隘的理解,把它仅仅看成是某种经验性的演奏认识或抽象的理论说教,我们必须看到音乐中表现的情感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它不是演奏者随兴而发,转瞬即逝的平庸之情。成功的演奏家在演奏中,善于调动自己大量的感情积蓄,唤起真实的感情回忆,并且在更多的情况下还要求演奏者有意识地体验自己从未经历的,或是体验得很不充分而确为作品表现所需要的情感。这样,在音乐表演中,就不仅是演奏者平素情感的投入,而是艺术家远远超出个人生活局限的更为广阔的深邃的情感的体验和再现。演奏者在演奏中要力争每个音符和每个音乐动机都是发自演奏者内心的真实情感,而这种情感是否具备感召力的甄别分界线在于演奏者演奏的音乐能否将自己打动,只有首先能打动自己情感的音乐才可能生动地展示作品,只有打动了自己情感的演奏,才可能打动人们的心灵。
最后,我要讲的是理智因素与情感因素的有机结合。在音乐表演这个二度创造过程中,理智因素与感情因素同样都是十分重要的,演奏者必须把理智因素带来的深思熟虑的自我控制与感情因素产生的火热的创造热情结合起来,在对音乐原作忠实再现的同时,一定要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高度的创造热情,要体现出表演者的创造性,注入自己的情感、思想、智能和才能,把每一次音乐表演都作为一次创造,赋予音符以生命。总之,乐器演奏只有做到理智与情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可以不断加强和提高演奏者的创造能力,充分揭示音乐作品中的内涵,演奏者必须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反映自然、社会、思维、感情的科学性的创造,才能使自己的演奏水平不断的提高。
三、二度创作中的个性与共性
为什么不同的演奏家对同一部作品会演绎出不同的效果,我认为,这来源于他们丰富的、具有独到的、有个性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作的动力,艺术想象力是再创作中不可缺少的心理功能,它始终和形象思维、情绪情感等心理过程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和互相作用。作品激发想象,想象诱发感情,感情推动作品。
在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中,演奏者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作品进行富有个性化的艺术处理,体现自己独到的诠释方式的同时,要把握住一个共性,也是一个基本的原则和前提,要忠实于作品的原始形态,要在准确把握“原始形态”的基础上,进行有根有据的发挥,这样既能保持二度创作的独特新颖,又能充分挖掘作品的丰富内涵;在演奏者的二度创作中,演奏者会遇到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作曲家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既是作曲家本人人生观、艺术观的反映,也体现、形成了不同的时代风格。演奏者在进行二度创作时,要尊重作品的历史特征、音乐创作的特点,从历史的角度来把握作品的风格,再现作品的历史风貌。
二度创作必须把第一度创造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即在进行二度创造时,必须对第一度创造的成果(以乐谱的存在形式的音乐作品)进行认真地研读和准确地解释,并以此作为二度创造的依据。音乐二度创作的最终结果应该体现为对第一度创造及其成果音乐作品的正确传达和再现。这应是对作为第二度创造的音乐表演的基础要求。那种随意篡改原作,违背作者意愿的音乐表演从根本上说是不可取的。只有优秀的作品才能展示演奏者的才华与技艺,只有在演奏者的积极配合与出色的演绎才能使作品的内涵、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好的音乐作品得以在演奏家们不断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智慧、才华、创造性注入其间,因而具有永不凋谢的生机。经典的音乐作品之所以特别鲜活,也得益于它流传在不断的再创造、再丰富的基础之上、过程之中。
综上三个部分的论述,我总结了几句话:遵守作曲家原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运用自己娴熟的专业演奏的技术和技巧,充分调动自己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情感和表现力,对作品进行最大限度的创造性传达和再现。扎实的表演技术和技巧是二度创作的根本保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二度创作的必要条件,文化底蕴、生活阅历、情感和想象是二度创作的组成部分。另外,二度创作在遵循作曲家原作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独到的见解、理解和处理能赋予作品有更好的表现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柏西・布克.音乐家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2]张易禾.音乐表演艺术原理与应用[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