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藏闽台民间“同祀诸神像”赏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于2006年5月27日竣工开馆,这是一座以反映大陆与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闽台缘博物馆的二楼主题展厅以“五缘”来展示闽台两岸的渊源关系,即地缘近(陆桥相连)、血缘亲(血缘相亲)、法缘久(隶属与共)、商缘广(开发同功)、文缘同(文脉相承)。其中文缘又包含着神缘与俗缘,即诸神同祀、风俗相通。在这些展示内容中,诸神同祀作为两岸共有的神明崇拜更能引起台湾同胞的共鸣。
一、两岸诸神同祀由来
在本馆第六部分的展示中,陈列有临水夫人、郭圣王、妈祖、保生大帝等民间神祗雕像,并在说明中指出:“民间信仰有别于,它没有系统的宗教理论,没有严格的教规和严密的宗教组织,兼收并蓄,信仰芜杂。信仰者的主要目的是消灾解厄、祈求平安和财利。”
台湾与泉州一水之隔,移民之风也是由来已久。早在闽越时期,善于航海、善于造舟的闽越族人为躲避战乱避走于海上,成为较早的移民。蛇崇拜是当时闽越人的一项重要的自然崇拜,蛇图腾崇拜也跟随闽越人的入台成为当时台湾原住民的信仰。高山族先民“虫蛇之文”的文身习惯经久传承,一直延续至今。
隋唐时期,未有发现泉人迁台的记载。宋、元时期,曾派军驻守澎湖,监护台湾。但迁居台澎,仅从零星的旧谱牒中发现,而其影响极微。到明代的中后期,台湾成为海上走私据点、商渔贸易港口、海盗的巢穴和西欧人眼中的净土,故逐渐引起明政府的关注,此时大陆的贫民也已部分徙居台湾。特别是崇祯初年,福建大旱,百姓生活疾苦,郑芝龙招集漳、泉饥民,发给牛、银,令其到台湾开发荒地。还有郑成功父子征台、治台带去军队、眷属,并招募沿海人民。清廷后,对迁台的人实行三禁三弛。放宽政策时,有大量的移民涌入,严禁时,有不少人偷渡。所以,在清廷统治时,台湾人口大增。
大陆人民,特别是漳、泉人民涌入台湾开发时,要冲过风浪险恶的台湾海峡。那时的生产力较为落后,经常发生人船俱毁的惨剧。为了祈求渡海平安、身体健康、诸事顺利和住地的驱邪避灾,他们只有寄托于神明的保佑。所以在渡台时,大多带去家乡奉祀的保护神祗或香火,在经济好转时,建庙供奉,从而形成了台湾庞大的民间信仰群。迁台民众,从不忘记由祖乡带去的神明,他们一有机会就会返乡进香,形成了闽台民间信仰的互动。这也是台湾人民眷恋祖地的一种表现,也是台湾人民与祖国大陆不能割断根源之所在和不断交流的结果。所以,可以说移民是促成闽台两地人民具有共同民间信仰的契机。在今台湾的汉族同胞中,有80%的人的根是在闽地,秉承热爱故土的情感,特别是在民间信仰中,情感的表现更为浓烈。共同的民间信仰为联络两岸民众感情、推动合作交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选取本馆馆藏信仰最广泛和有代表性的神像妈祖、保生大帝、广泽尊王作简要的介绍,以供赏鉴。
二、同祀诸神
1.妈祖
妈祖原名林默娘,生于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960年),宋太宗赵炅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日升化,至今已逾千年。妈祖作为一个出生在莆田湄洲的普通民间渔家女,因其勤劳智慧、扶弱济贫、善良勇敢、造福人类、保护人们海上作业安全等义举,受到人们的崇拜与尊敬。妈祖的出生及升天都带有神秘色彩,在人间的二十八个年头,她致力于维护百姓安居乐业,关心百姓疾苦,力所能及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羽化升天之后,民间亦广泛传颂其神迹灵异,时常显化:其一为海上救护,使行舟之人,包括上至出使国外的使节,下至平民百姓,免于风涛之患;其二为助剿海寇,使航海之人免于海寇之患。因她保佑了航行或海上作业的安全,拥有捍御水旱疫疠之灾和送子荐福的法力,被誉为“神女”。一千多年来,因妈祖的神恩浩荡,不论在官方或民间,对其尊敬的神号封衔很多,从最初的“姑娘”“神女”“泉州海神”等,到后期的“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台湾还以地区分祀不同,引以不同称号,如莆田籍分祀者称为“湄洲妈”,泉州籍分祀者称为“温陵妈”,同安分祀者称为“银同妈”。现在台湾有妈祖庙800余座,可见崇祀之盛。两岸对妈祖的最新称号为“海峡和平女神”,其信仰逐渐开展,并形成瑰丽多姿的造像艺术。
清彩绘木雕妈祖坐像(见图1),通高33厘米,宽18厘米,厚12.8厘米,底座长17.6厘米,宽17.1厘米,高19.2厘米。妈祖头戴冠冕,面部丰腴,眼微闭,作俯视状,肩饰披肩,内着龙袍,腰束官带,右手持如意,坐于太师椅上,双脚垂于四足垫上,下有扁圆形座,涂红、蓝、黑、金、黄等彩绘于帽檐、脸部、衣袍等处。体态清秀,衣褶自然飘逸,纹饰刻画行云流水。
清金漆木雕“敕封天上圣母”神位牌(见图2),高27厘米,宽17.3厘米,牌呈长方形。牌心正面去地浮雕“敕封天上圣母”六字,周边围以三漆金龙,一龙首作如意云头纹旋于牌顶,二龙于左右两侧拥牌而立。牌位于座上,下配浮雕漆金花卉纹束腰须弥座。此牌位一般在春秋祭祀时庙内供奉使用。
清彩绘木雕妈祖坐像(见图3),通高30厘米,宽19厘米。人物宽18.7厘米,厚11.6厘米。妈祖头盘发,柳叶眉,眼外角上翘,双眼微睁,双耳似弯月,内穿立领袍,腰束玉带,外加开襟大衣,双手平举持圭端坐于座上。身上涂有黄、红彩。衣褶线条较为流畅,面容娴静。
2.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又称吴真人,在台湾俗称大道公。本名吴李,生于白礁,卒于青礁,是一个北宋年间的医德医品极佳的民间医生。吴真人生前医德如佛、医术如仙,以济人救物为念,而义不取分文。民间传说,吴真人生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慈惠济世,活人无数,深受时人尊敬,称神医。吴真人辞世后,人们自发地建宫立庙,塑像祭祀,渐渐发展为一种信仰崇拜,吴真人也渐由神医变成医神。现吴真人的崇拜遍及闽南、两广、台湾及海外华人聚居的地方,所建庙宇近千座,仅台湾就多达数百座。
清金漆线雕保生大帝坐像(见图4),通高27厘米,宽16厘米,人物厚6.5厘米,底座高18厘米。保生大帝头戴金色T外帽,脸黑里透红,粘黑须,身穿金色外衣,端坐于木雕椅上。椅上披一长布条,上写有金色楷书款“斌炉光绪壬辰保生大帝洪弟子敬”。涂红、金、黑等彩绘于脸部、衣袍、椅座上,椅下有方形须弥座。
清木雕彩绘保生大帝坐像(见图5),通高26.5厘米,宽19厘米,厚11.5厘米。保生大帝头戴员外帽,脸涂黑彩,大耳、丹凤眼、悬胆鼻、杏仁口,脸上有挂须的五个孔,须缺。身穿阔袖宽袍,袍上涂红、黑彩绘,彩绘大部分脱落,双手掌心向上交叠放于腹前,端坐于座上,脚微露,双脚踏于方形脚踏上。
3.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圣号为“威镇忠应孚惠威武英烈保安广泽尊王”,简称郭王公、圣王公、保安尊王等。据传广泽尊王,姓郭,名忠福,后唐同光初年(923年)出生于泉州安溪金谷,后来机缘得到风水宝地并迁居泉州南安诗山公园内龙山宫。时年十六岁在诗山凤山寺古址,盘膝于绝顶古藤上坐化得道成神。所以,广泽尊王塑像也十分奇特,衣着非佛非道,圆脸阔口,右脚盘起,左脚下垂。据史志记载,广泽尊王成仙登神后,神通广大,有求必应,行仁赐福,兴神助战,功勋卓著。自宋至清,获历朝皇帝六次敕封祭典。
清泥塑贴金广泽尊王坐像(见图6),通高38.8厘米,座宽17厘米,座长19厘米。广泽尊王头戴金冠,红脸,眼平视,隆鼻,闭口,大耳。身穿龙袍,玉带束于胸腹间,领前开,双手握拳置于膝盖。右足前屈,左足曲垂,踏狮子之上,坐于虎皮太师椅上,面容祥和。椅涂红漆,座三层,雕刻牡丹纹及卷云纹,涂蓝彩。
清泥塑贴金广泽尊王侍从立像(见图7),通高26.5厘米,座长9.8厘米,座宽9.8厘米。侍从头戴金冠,红脸,张眼,隆鼻,闭口,贴耳,身穿甲胄,玉带束腰。左手上举,右手撩起甲胄,丁字式站立于座之上,全身贴金箔泥塑。
清泥塑贴金广泽尊王侍从立像(见图8),通高26.5厘米,座长9.8厘米,座宽9.8厘米。侍从头戴金冠,红脸,张眼,隆鼻,闭口,贴耳,身穿甲胄,玉带束腰。右手上举,左手叉腰,丁字式站于木座上,全身贴金箔。衣褶线条流畅,面部祥和。
三、两岸民间信仰的发酵
综上所述,民间信仰之所以能够产生、存在及传播,是因为它能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实现一定的社会功能,它日益盛行并且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闽台两地的庙宇多得数不胜数,泉州通淮关岳庙、泉州天后宫等庙每天的香客j绎不绝。人们通过祭拜,祈求神明保佑家庭平安和睦、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升学顺利、求子得子、婚姻美满等诸多心愿的实现。这些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生产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可以说这种信仰崇拜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的依托。因为有了念想,便会有拼搏的动力,是一种激发人们积极向上、奋发上进的源动力。人们通过这种民间信仰的传播认识民族自身的历史性和优秀传统,从而达到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而博物馆作为文物的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其本身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使得这种归属感和认同感得到了更好的稳固。我馆诸神同祀部分的陈列展览,围绕宗教与信仰来展现闽台两地人民的特有共性,通过在闽征集涉台的文物展示与闽台两地相关的图片信息相结合,以对比和融合的展示形式将两地的民间信仰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加深了闽台两地民众的亲切感,对促进两岸的交流和融合起到了一定的社会作用。
虽然民俗信仰早期是源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于无法战胜自然灾害及克服内心恐惧的一种精神依托,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这种民间信仰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信仰文化,成为民族融合的一种催化剂。它不能与封建迷信等同而论,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特有的民本特性。虽然台湾与大陆隔离50年之久,但当两岸之间的气氛有所缓和之时,台胞就如潮水般涌入乡关,这是强烈的爱国热情的体现,是任何力量所不能阻挡的。这也是民间信仰社会功能的又一大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