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电针结合腰俞穴注射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73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电针结合腰俞穴注射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73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观察电针结合腰俞穴注射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73例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 治疗采用电针疗法和腰俞穴注射治疗相结合。观察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73例患者中, 治愈65例, 占89.04%;好转6例, 占8.22%;未愈2例, 占2.74%, 总有效率97.26%。结论 电针结合腰俞穴注射治疗能明显缓解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及程度, 提高生活质量, 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坐骨神经痛;电针疗法;针刺;腰俞穴注射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73例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 男31例, 女42例;年龄25~72岁, 病程最短2 d, 最长4周, 其中发病在1周内的19例, 1~2周的34例, >2周的20例。该组患者均为门诊患者, 经腰椎CT及腰MRI检查除外腰椎原发性肿瘤、转移瘤、椎管内血肿、脓肿及结核等病变。其中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 腰椎管狭窄症16例, 椎关节炎4例, 腰骶部脊膜炎1例。

1. 2 治疗方法

1. 2. 1 电针取穴 大肠俞(双侧)、腰夹脊。患侧秩边、环跳、委中、阳陵泉、悬钟、丘墟。患者取舒适, 取3寸消毒针, 用75%酒精棉球将穴位常规消毒, 进针得气后留针。取L3~4、L4~5夹脊穴及环跳、阳陵泉, 接入电针治疗仪(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的华佗牌SDZ-Ⅱ型电子针疗仪)。治疗时输出波型:疏密波。治疗时间:20 min。1次/d, 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 d, 共2个疗程。

1. 2. 2 腰俞穴注射方法[1] 俯卧位, 小腹部垫枕、暴露臀骶部。摸清尾椎端, 向上约3~4 cm处有个三角形凹陷, 两侧有骨性隆起, 为骶骨角, 两骶角之间凹陷即为腰俞穴。摸清骶裂孔位置, 用甲紫做好标记, 常规消毒, 注一皮丘, 戴消毒手套, 右手持腰穿针, 左手拇指固定骶裂孔的腰俞穴, 由皮丘上垂直进针, 当手感穿透骶尾韧带时有一落空感即示已进入骶管腔隙, 针干向尾椎方向倾斜与皮肤呈30°左右的角。穿刺针继续推进2~4 cm:拔除针芯, 用一空针管抽吸无脑脊液, 再注入空气3~5 ml, 无反弹阻力, 即告穿刺成功, 开始缓慢注射药物。注射1次/周, 3次为1个疗程。

1. 2. 3 药物处方[2] 2%利多卡因3 ml、丹参注射液6 ml、地塞米松30 mg、维生素B12 500 μg、用0.9%氯化钠稀释至30 ml。当药液注入15 ml时, 患者有剧烈胀痛感并向患肢放射, 此为对神经根区域刺激所致, 这种感觉越明显, 疗效越佳。

1. 3 疗效判定标准 按《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参考腰椎间盘突出症(即腰腿痛)的疗效评定标准[3]。治愈:腰腿痛消失, 活动不受限, 直腿抬高70°以上, 能恢复原工作 。好转:腰腿痛减轻, 腰腿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2 结果

73例患者中, 治愈65例, 占89.04%;好转6例, 占8.22%;未愈2例, 占2.74%, 总有效率97.26%。

3 病案举例

患者, 男, 34岁, 2012年4月28日就诊。该患者于1个月前无原因出现右侧腰及下肢疼痛, 沿下肢后外侧膀胱经胆经放射至足小趾疼痛, 右下肢屈伸不利, 行走不便, 抬腿剧痛, 气候变化加重。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象沉缓。既往于10年前曾有过左大腿疼痛史, 本次转发于右侧, 于当地县医院服中西药物和针灸, 均告无效。体格检查:右侧腰段骶棘肌和臀中肌痉挛并压痛(+++), 胫神经弹拨实验(+), 垫枕实验(+), 支腿抬高实验(+), 膝跳反射(++)。右下肢的皮温及深浅感觉均正常, 足背动脉搏动正常。辅助检查:行腰椎CT检查:示L4~5/L5~S1腰椎间盘突出, 相应椎管狭窄。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根性)。给予腰椎L3~4/L4~5夹脊穴和环跳、阳陵泉电针治疗, 留针20 min, 1次/d, 10次1 个疗程。给予2%利多卡因3 ml 、丹参注射液6 ml、地塞米松30 mg、维生素B12 500 μg。用0.9%氯化钠稀释至30 ml。经腰俞穴缓慢注射入骶管内。治疗1周, 患者痊愈。

4 讨论

坐骨神经痛是指由多种原因所致的沿坐骨神经通路(腰、臀、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通常分根性坐骨神经痛和干性坐骨神经痛两种。临床上以根性坐骨神经痛多见。引起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病变位于椎管内, 主要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内原发肿瘤、转移瘤、腰椎管狭窄症、腰骶部脊膜炎、椎关节炎、椎管内血肿、脓肿等。对于根性坐骨神经痛和干性坐骨神经痛根据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很容易鉴别, 临证时一定要明确具体病因, 以免耽误病情和影响治疗效果。

坐骨神经痛是现代医学的一个症状, 在中医属“痹症”、“腰腿痛”范畴[4]。在《灵枢・经脉》中记载足太阳膀胱经的病候时有“腰似折, 髀不可以曲, N如结, 踹如裂。”形象地描述了本病的临床表现。本病以腰或臀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的放射性、电击样、烧灼样疼痛, 主要属足太阳、足少阳、经脉和经筋病症, 如《素问・痹论》篇说:“痹在于筋, 则屈伸不利”。此病的发生中医认为由于寒湿之邪客于经络, 经气阻滞不通, 致使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治疗时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说的“通其经脉, 调其气血”, “经病者, 治其经”的原则, 所以取病变局部大肠俞、夹脊穴和足太阳、足少阳经的秩边、环跳、委中、阳陵泉、悬钟、丘墟等腧穴为主。而电针法, 又是在针刺入腧穴得气后, 在针具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 利用针和电两种刺激相结合, 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其有客观控制刺激量、节省人力和较长时间持续运针的优点。本组患者电针时均采用疏密波, 动力作用较大, 治疗时兴奋效应占优势[5], 能增强病变局部组织代谢, 促进气血循环, 改善组织营养, 消除炎性水肿, 从而达到镇静止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光亮, 袁汉. 刀中刀疗法―骨伤疼痛的新疗法.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46.

[2] 王海泉.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防治. 北京:金盾出版社, 2000:18.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28.

[4] 李仲廉, 石学敏.慢性疼痛治疗学基础.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24.

[5] 杨介宾. 杨介宾临床经验辑要. 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 2000: 12.

[收稿日期:201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