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美声演唱中情感因素的运用途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美声演唱中情感因素的运用途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源于意大利的美声,成为世界音乐中不可或缺的音乐表演形式。本文通过分析美声演唱情感因素的构成,总结出美声演唱中情感因素的表_途径。

【关键词】美声演唱;情感因素;表达途径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076-01

一、美声演唱中情感因素的构成

(一)情感体验要具备想象力。美声演唱重在表达旋律和节奏,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表达超越音乐本身的情感。通过节奏、旋律以及歌词,形成情感的意境。那么对于意境的构成就要求演唱者对作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演唱者的想象力越丰富,演唱的意境也就越丰富。那么,对于情感体验的想象力,就是美声演唱中情感因素的组成部分,演唱者需要了解作品内涵,从而产生的想象。

(二)情感表达的真实性原则。对于美声演唱而言,演唱中的情感表达固然重要,但表达歌曲的同时也要注重情感的真实性。从歌曲的题材以及时代背景等多方面考虑,缜密分析,从而将真实的情感赋予其中。只有真实的情感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而违背歌曲本身意境和情感的表达方式,必然难以让人接受。所以在美声演唱中,一定要还原真实的情感因素,这样演唱的歌曲听起来更为真实自然。真实情感的表达不仅要对作品有充分理解,也要具备对作品的表达能力,从声音和表演中找到作品的真实性。

二、美声演唱中情感因素的表达途径

(一)声情并茂表达情感。声情并茂地表达情感,才能让观众感受到作品的魅力。因此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不仅要有丰富的表情,也要有肢体语言的表达。

在演唱时,演唱者通过眼神和面部表情来传达歌曲的情感,从而为作品注入生命力。而这种神韵是否能够正确表达情感,就要求演唱者具备较深的生活体验,以便将情感通过惟妙惟肖的表情运用其中。这是作为专业演唱者的必备修养,以及综合素质。

而肢体语言是演唱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表现形式,是表达情感因素的必备方式。所谓“演唱”,就是将表演放在了唱功的前面。那么在美声演唱中,掌握必备的形体基本功,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表演赋予作品生动形象的情感表达,从而让观众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受下,欣赏作品。

在我国经典曲目的表达上,艺术表演是民族风俗与传统艺术的结合。例如,《中国大舞台》《五星红旗》等,在表演中也可以运用肢体语言。而对于一些国外的美声表演,应当注重异国的文化,通过其他形式的表演,将歌曲情感注入形体表演中。如意大利名曲《我的太阳》,运用慷慨激昂的肢体语言,对歌曲中的情感加以演绎。

(二)字正腔圆的演唱方式。美声演唱区别于通俗唱法和民族唱法的重要一点,就是发音准确,其中,演唱者的唱功决定了是否能够将饱满的情感表达于作品之上。那么字正腔圆就要求演唱者将作品的韵味和风格,通过唱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其中不仅需要共鸣腔体,也需要原生态的唱法将情感赋予其中。这样的表现形式可以明确歌曲中的情感内涵。

在美声演唱的润腔技巧上,当以作品的特征进行分析,从而赋予情感表达和表现形式,那么就会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将作品中丰富的情感演唱出来,需要演唱者具备纯熟的演唱技巧,以及较强的声音控制能力。这样才能够利用声音赋予作品音质上的冲击力,让听众在抑扬顿挫的旋律中感受作品的情感因素。

(三)从内在感觉进行情感因素的表达。如果想要将作品中的情感因素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就要深度体验作品的内涵,从而在细节中明确作品的情感表达方向,以及作品中描绘的艺术情景。无论是“声情并茂表达情感”,还是“字正腔圆的演唱方式”,我们都需要明确作品中的情感,然后才能通过相应的演唱技巧赋予作品正确的表达形式。在整首作品中,不仅要对作品背景进行分析,也要将情感赋予每一个音符中,从而在作品的演唱中传达情感的细微变化,才能够塑造鲜活的艺术形象,让这首作品在整体表达中具有生命力。这样的作品才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在对于不同的作品理解和认知中,每一位演唱者不可能完全相同,正如我们所说的“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基于演唱者的理解,赋予演唱作品情感的表达要相同。那么在长期的同一作品演唱中,演唱者也会发现,在不同时期对作品的理解有所出入。这是因为在反复表达中,对作品产生了新的认识。基于这一规律,我们在演唱中当以不断体验作品的情感内在因素,方能让作品在心中生根发芽,从而萌生出对作品的深度理解与灵魂沟通。只有在这种深度的沟通中,演唱者才能形成自身与众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唱法特点。从而为作品赋予不同的艺术色彩。

参考文献:

[1]路赢.浅谈气息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对美声演唱技巧的影响[J].黄河之声,2016,(10):105-106.

[2]白居业.美声演唱中的情感因素分析[J].音乐时空,2016,(07):89-91.

作者简介:

栗 伟,忻州师范学院,助教,艺术硕士。研究方向:音乐表演、声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