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土家族地区戏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土家族地区戏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土家族地区传统戏曲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通过对其唱腔音乐和伴奏曲牌,角色设置、服装、道具、化妆、剧目及发展过程作一番全面细致的梳理,就会发现这些地方戏曲之间有着十分明显的亲缘关系。

关键词:土家族;地方戏曲;音乐;演出;剧目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清代乾隆年间,曾经作为“官腔”所谓“雅部”的昆曲开始了衰落过程,而作为“花部”的地方戏曲正日益欣欣向荣,走向繁荣与成熟。这一时期,一路是各种复合声腔剧种生生繁衍变化形成大型剧腔和剧种,在土家族生活的地方诞生了南剧和辰河戏。在沅水、澧水中下游土家族聚居区的边缘地带,还有产生于湖北荆州一带的荆河戏在流传。这一路的大剧种显得正规、严整,音乐声腔丰富,与中原大剧种关系密切,且行当齐全,表演讲究做功,多演大部头的连台整本戏。一路是在民间歌舞说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路剧种形式上都比较简陋,出场角色少,音乐唱腔简单明快,表演风格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厚,剧目大多是比较简单的民间生活内容,我们称之为地方小戏。土家族地区的民间小戏――堂戏、灯戏(包括丝弦灯戏、花灯戏、酉戏)、柳子戏(也叫阳戏),也当是这一时期形成与成熟的,加上形成稍早的傩戏,流行于清江两岸、酉水上下、乌江流域的广大区域,成为土家、苗、汉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我们对土家族地区传统戏曲的唱腔音乐和伴奏曲牌、角色设置、服装、道具、化妆、剧目及发展过程作一番全面细致的梳理,就会发现这些地方戏曲之间有着十分显著的亲缘关系。

一、戏曲音乐上的亲缘关系

土家族地区的民间小戏的音乐由唱腔和伴奏音乐(即场面曲牌)两部分构成。首先,看一看唱腔音乐的情况。

灯戏源出四川。《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中关于“梁山调”词条:“梁山调源出四川梁山(今重庆市梁平),约于嘉庆年间传人鄂西北,后演变发展成为湖北地方剧种,主奏乐器为大筒子。”关于“建东花鼓戏”词条:“为流行于湖北秭归的民间灯戏班,主唱‘梁山调’。”其实,梁山调是四川灯戏腔调。四川灯戏自西东渐,不仅影响到了鄂西地区,而且,流传到整个湘鄂渝黔边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语言、习俗结合,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地方小戏――灯戏,湘西则叫酉戏。

柳子戏(阳戏)又叫“杨花柳”。清咸丰《长乐县志》载:“正月十五夜,张灯演花鼓戏,日闹元宵。……演戏多唱‘杨花柳’戏,其音节出于四川梁山县,又日梁山调。”清代土家族诗人田泰斗《竹枝词》云:“逐户灯光灿玉G,新年气象俗敦庞。一夜元宵花鼓闹,杨花柳曲四川腔。”梁山调流入鄂西南,与本地民间音乐、民俗及语言融合,最先构成了柳子戏声腔,并逐步演变定型为具有鄂西南地方特色的柳子戏,流行于咸丰、来凤、鹤峰、五峰等地。流入湘西的梁山调则以同样的过程演变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阳戏。

堂戏流行于长江以北的巴东及邻近地区,以神农溪流域为盛。它的唱腔由大筒子腔、小筒子腔、唢呐腔、高腔和杂腔小调构成。大筒子腔又名梁山调,出于今重庆市梁平,产生于明末清初,甚至更早。流入巴东及周边地区后成为堂戏的主腔,因主奏乐器为大筒子胡琴而得名。

可见,灯戏、堂戏、柳子戏等地方小戏的主要声腔都与梁山调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呢?原来,源于四川梁山县(今属重庆)而得名的梁山调,是梁平土生土长的民间戏曲剧种。早在明正德年间(1506―1522),它就从民间“玩灯”和“秧歌戏”中脱颖而出,在清初的地方戏曲大发展的历史大潮中,不仅流传到了土家族地区,而且广泛地流传至贵州、湖南、湖北、陕西、广西等十一个省区的数百个县市,是诸多花鼓戏、采茶戏、花灯戏中的主要声腔,因其伴奏乐器为大筒胡琴,在某些花鼓戏、花灯戏中称“大筒腔”或是“胖筒腔”。无论是以地名命名的“梁山调”,还是以伴奏乐器称呼的“大筒腔”,尽管历经演变,具有不同的地方色彩,但同出一源,它们都是声腔相同而名谓相异即“同腔异名”的声腔系,影响了我国南方花鼓戏、采茶戏、花灯戏等几十个剧种。正是以上因素,堂戏在湖北秭归叫“建东花鼓戏”,在巴东早期堂戏也叫花鼓戏。湘西的辰州灯戏,如今又叫阳戏,有的地方又称做酉戏。而鄂西南的鹤峰等地则称为柳子戏。可以说,这一地区的民间小戏是有着不可割舍的血缘关系的,它们具有相同的戏曲“基因”。

再了解一下它们的伴奏音乐情况。

灯戏的伴奏音乐分文场、武场。文场(弦乐)固定一人操大筒子胡琴,兼吹唢呐。武场(打击乐)固定一人司鼓(棋子鼓),还有土锣、勾锣、土钹等打击乐器。文场曲牌大多取材于农村鼓乐曲中的丝弦曲牌和唢呐曲牌,常用曲牌二十多支,名目不一。丝弦曲牌用大筒子胡琴演奏,唢呐曲牌用唢呐吹奏。武场锣鼓牌子,多借用民间花锣鼓曲牌,也有套用川剧、南剧锣鼓的,按演奏性质可分为唱腔锣鼓、表演锣鼓和闹台锣鼓。

柳子戏的伴奏音乐也分为文场、武场。文场乐器有大筒子胡琴、唢呐,武场乐器有土锣(大锣)、勾锣(小锣)、头钹、二钹,棋子鼓、磕子(竹梆)等。乐队一般为二人,一人司大筒子胡琴,兼任唢呐、土锣、勾锣、二钹,一人司棋子鼓、磕子和头钹。柳子戏的文场曲牌也由丝弦曲牌和唢呐曲牌构成,分别由大筒胡琴和唢呐演奏。武场打击乐曲牌有小登场、大登场、小撩子等,较为简单。柳子戏常用的唢呐曲和打击乐曲也基本上是就地取材的民间器乐曲。

堂戏的伴奏,同样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乐器为胡琴和唢呐,胡琴有大筒子胡琴和小筒子胡琴两种。武场乐器为盆鼓、边鼓、竹梆、大锣、小锣、马锣、大钹、小钹等。乐队一般为三人,文场一人,包大筒子胡琴、小筒子胡琴和唢呐的演奏。武场二人,一人为“上手”,即乐队指挥,兼盆鼓、竹梆和小锣;一人为“下手”,负责打大锣、大钹、小钹、马锣。文场曲牌同样由丝弦曲牌和唢呐曲牌构成。武场锣鼓也分为唱腔锣鼓、表演锣鼓和闹台锣鼓。堂戏的伴奏音乐也有很多直接来源于本地的民间音乐。

从上述比较中可以看出,灯戏、堂戏、柳子戏在伴奏音乐及器乐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与一致。它们都分文、武场。乐队高度精干,二至三人,乐器构成十分接近,大多连名称都完全相同,文场的丝弦曲牌和唢呐曲牌,以及武场锣鼓(曲牌)的演唱锣鼓、表演锣鼓和闹台锣鼓的名称、性质与作用完全一致。如此相同与相近绝对不是偶然的。四川灯戏东渐,其音乐体制(唱腔音乐与伴奏音乐)被广大的土家族地区所认同,并与当地语言、风习与民间音乐等文化背景结合,形成当地民间小戏。广大的土家族地区又有着相同的、一致的文化背景。因此,在这样条件下孕育出来的戏曲,表现出强烈的血缘亲属关系。甚至可以说,它们仅仅只是名称不同而已。有的是因表演场地或步伐程式而命名,有的是因为唱腔特征而命名,有的则是沿袭流出地的古老名称,还有的是以流入地的水系命名。

通过比较,我们还是不难发现土家族地区的民间小戏并 非完全相同,还存在明显的不同之处。堂戏的伴奏乐器出现了小筒子胡琴,唱腔音乐中出现了小筒子腔,堂戏中的小筒子腔受徽调、汉调等皮黄腔系的影响,故称“南北路”。小筒子腔也称为“太和调”,太和调之名,源于汉调荆河路的太和班。这表明了堂戏与大型剧腔皮黄腔系之间的亲缘关系,也说明了土家族地区地方小戏发展进程中的不平衡。堂戏试图把大型剧腔吸纳到民间小戏中,用于演“袍带戏”。但由于皮黄腔,既有北路,又有南路,演唱难度大,流传受到限制,会唱的艺人也很少。到后来,都不能与大筒子腔共用于同一剧目中。因此,堂戏的这一努力显得较为生硬,把大剧种与小戏结合的试验应该说是不太成功的范例。但是,土家地区的大剧种对于汉族地区的大型剧腔的吸纳都显得恰如其分,而且它们也显示出了亲缘关系。

南剧、辰河戏中包含着许多同宗共祖的因素。它们在形成过程中都受到了汉、楚诸剧的深刻影响。辰河戏以高腔为主,兼有昆腔、低腔和弹腔,民间又把它叫做弹戏或汉戏。显然是受到了荆河戏向西流传的影响。荆河戏的表演风格程式、音乐体制及剧目剧词与汉、楚诸剧大致相近。

在南剧流行的鄂西南地区,特别是咸丰、来凤、鹤峰、宣恩、恩施等地,其声腔包括南路、北路、上路及部分昆曲、高腔曲调,以南北路为主。南路为二黄,北路为西皮,上路为秦腔、梆子与弹戏。南北路声腔源于楚调(即汉调)。从其中可以看出南剧与荆河戏、汉戏的渊源关系。堂戏中的小筒子腔也应该是受此熏染。

从剧目上看,南剧与辰河戏擅演大本头戏和历史传奇故事,并与邻近的较大的地方剧种相同。其中,也应包括汉、楚等剧的影响。

站在戏曲史的角度说,它们都是吸纳了皮黄腔系的成分及其它剧种,与本土的语言、风俗及民间音乐相结合形成的。所以,表现出了更多的相似性。

二、演出上的相似关系

湘鄂渝黔边区土家族聚居区的民间戏曲在演出过程中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从角色设置看,戏灯的角色主要是小生、小旦和小丑,没有净与末。戏中一般以一生一旦或一丑一旦居多,剧中二至三人,最多不过五人,所以称为“三小”戏。堂戏的角色有生、旦、净、丑等行,但仍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其他行当被视为“杂行”。柳子戏的角色分生、旦、丑三行,后来受大剧种影响,也有了净角,在剧中还以小生、小旦和小丑的戏为中心,人物关系及情节简单。傩戏的角色设置大致相同。以“三小”为主的地方小戏适合表演反映民间日常生活的“一家之戏”,而堂戏、柳子戏形成中受到大剧种影响,在某些演出中增加了角色行当,能够演出一些“一国之戏”,堂戏艺人称为“正戏”或“袍带戏”。

从服装道具上看。灯戏只有一件官衣、一顶纱帽、三副口条(红、白、黑)、一把木剑。堂戏有土家族服饰,以及古装戏的皇冠、凤冠、纱帽、肩披、髯日、假发等,道具是团扇、折扇。柳子戏、傩戏的服装道具也很简单,只是傩戏演出时使用面具。这一地域的民间小戏都无布景与舞台装置,常常能在平坝、堂屋、晒场演出。

从化妆上看,灯戏通常只画眉毛,偶尔也用胭脂涂染嘴唇与腮。堂戏化妆为整脸、水白脸和元宝脸,无定型脸谱,以红、白、黑区分忠直、愚鲁、奸邪,处于初级阶段。柳子戏演员化妆也很简单。

从表演上看。灯戏、堂戏、柳子戏等地方小戏都是载歌载舞形式,唱、念都用本地方言,做功朴实、大方。诸如:三步半登台口、“矮子步”、穿“纱耙子”、走“箱子环”、“抽三步”及“喜鹊闹梅”式的手指、自报家门等。

演出上的简单、简洁、简约,是土家族地区民间小戏的共同点,这与整个中国戏曲的发展特点是相符的。这一地域的小戏在很多演出上的细微处也显示出某种关联。

最初的堂戏演出时,把大方桌摆在堂屋中作戏台。无独有偶,秀山花灯居然也是在桌面上表演。因此,在步伐上总是碎步、踩横脚,在桌面上转角换位。而且演出时,秀山花灯要礼敬金花小姐、银花二娘;堂戏则拜祭金花小姐、银花仙娘。生辰寿诞唱“寿戏”,良辰婚嫁唱“喜戏”,修房盖屋唱“贺戏”,消灾驱疫、祈求丰年唱“愿戏”,这是堂戏习俗;年节灯事唱“贺年灯”,庆贺寿诞必演“寿灯”,男婚女嫁唱“喜灯”,酬神还愿、集市赶场演“公灯”,这是灯戏习惯。据同治《酉阳州志》记载,阳戏的习俗也与此相似。这些现象更充分地证实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三、剧目上的交错关系

土家族地区的地方戏曲没有一个完整的藏目,全凭民间艺人口耳相传,珍藏于心中。据不完全统计,鄂西南灯戏现有传统剧目八十个。堂戏剧目三百多个,随着老艺人们的去世,很多已失传,现在统计到的仅五十多个,且大多数剧目内容不清楚。柳子戏(即阳戏)传统剧目一百多出,也有一部分失传,剧名与内容不得而知。从现存的经搜集整理保存下来的剧目看,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纵横交错现象。如《土台赠银》、《南山耕田》、《丁贵讲书》、《雪山放羊》等是三种地方小戏上演的传统剧目,《苟头催粮》、《山伯访友》、《补皮鞋》、《王麻子打样》、《蠢子拜年》、《槐荫会》、《辕门斩子》、《姚癞子招亲》、《安一政嫁妻》、《安安送米》、《王木匠打嫁妆》、《紫金杯》、《拷打小桃》等剧目在土家族地区的两种地方小戏中经常上演。这应是在它们形成过程中,各种地方小戏互相学习、借鉴,并且移植周边的四川灯戏、川剧、楚剧、汉剧等剧目的结果。

在湘鄂西边区长期的戏曲活动中,灯戏、柳子戏与傩戏常同台演出,称为“三合班”,艺人们自豪地说:“一套人马三样戏,什么场面都能去。”这就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土家族地区各剧种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可以概括地说,在地方戏曲大发展时期,土家族地区小戏更多地接受了四川灯戏的影响,大剧种较多地受到了皮黄腔系的影响。个别地方小戏也试图吸收皮黄腔系。且能够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因而,元论是大剧种,还是地方小戏,都表现出了很多的亲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