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转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转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传统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扮演着“权威”、主宰者等角色,对学生进行单向“灌输式”的教学。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调动学生积极性、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模式,欲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有效的功能,教师需要转换角色,转型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者、创设者、组织者、指引者、调控者及评价者。

关键词:教师;小组合作学习;角色转换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团体合作优势的过程,其闪亮点是将学生作为教与学的主角,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共同参与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实现。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不仅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素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怀,而且要具备组织、领导、管理、监督和协调等较高的整合性的教学能力。要使小组合作发挥有效的功能,教师需要转换角色,转型于师生互教互学互助,应“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教学行为是为了学生得到锻炼、个性得到发展”,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学习共同体,使学生在温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知识,体验成功的。

因此,文章拟从教师应转型为合作任务的设计者、合作情境的创设者、合作活动的组织者与指引者、合作过程的调控者及合作表现的评价者等方面探析教师的角色转换及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一、合作任务的设计者

教师在打造“小组自主互助”的个性化课堂前,要透彻分析学情,根据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点和教学环境条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理念,制订课程实施方案,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增加有价值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把握适当的时机,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保证全体学生的充分参与;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形成合理的“学生自学,教师指导,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合作学习氛围;设置学习目标,选择教具,设计活力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操作步骤各环节,精心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或练习,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一个开发智能和修养品性的过程。教师要做一位高明的导演。教师是任务的设置者,让主角充分展示才能,磨砺意志,增长本事,修炼品性,却很少主动援手相助,万不得已,才让主角绝处逢生,这正是导演的智慧和职责所在。

二、合作情境的创设者

在设定的情景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视频、案例等方式导入,采取游戏、角色模拟、团体竞赛、小组辩论等方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合作情境。教师通过启发诱导、设问置疑,适时地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创设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究。教师必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这样才能针对学生的分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讨论,指导学生对所确定的主题进行讨论,充分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其次是师生之间的讨论。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当好“主持人”,倾听各小组的意见,适当地进行点拨。教师确立明确的合作目标,可以使班集体有着明确的努力方向,容易形成有效的亲合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合作任务。教师应为学生个性培育和特色发展保驾护航,培养学生融入群体的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勤奋敬业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

三、合作活动的组织者

组织互动共赢的学习模式、层层推进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分层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逐层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建立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提高学习实效。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动手、动脑,以独学解决基础性问题。以对学为常态,以“生教生”“扶弱帮困”等形式两人对议、对问、对测,通过质疑、释疑进行思维碰撞,解决疑惑,总结、发现新问题,产生学习的增值效应。以群学为升华,进行组员分工,交流探讨、相互启迪、取长补短。构建结构科学的合作小组。教师可按兴趣倾向分组,挖掘专业潜质,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热情和合作愿望;也可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分工分组,按教学项目的工作任务进行分组,进行“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项目型组织教学。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根据合作学习任务,依据学生的性别、性格、特长、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同学关系、智力水平、兴趣、心理素质等,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优化组合原则,形成一个德者居中,能者前行,智者在侧,劳者垫后的个性互补团队。可以由2―6人组成一个小组,成员组合应是动态的,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互换或流动。教师可以尝试设置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一定的组织能力的组长、记录员、汇报员、资料员等角色,小组以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为核心,形成“人人当组长、人人有事做”的组织架构,以求达到最佳的合作效果。

四、合作活动的引导者

为了保证学习的有效性,老师必须是主导者、巡视者和协调者等角色,密切师生关系,提高师生、生生交往密度,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要为学生构建活动框架,提供必要的辅导支持和示范。教师可以对教材结构进行重组,使确立的讨论主题具有可知性、思辨性与现实性。合作活动以问题为过渡,以说理为核心,以运用为目标,师生互动贯穿始终,操作程序为:情景设定 问题提出师生说理 指导运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前提下的积极参与讨论、启发、引导、鼓励、反馈。如发现未曾预料的问题可及时调整解决,倾听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质疑,适时进行点拨和指导,做到引而不发、导而不露,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使学生自主学习、深度思考,增强学习效率。

五、合作过程的调控者

在合作学习进展中,各小组分头活动,课堂教学进度的把握、整体氛围的调控、意外事件处理等等,都需要教师给予密切关注。应设有行政班长、学科班长和心灵伙伴等职务。行政班长负责轮流上岗的值日,担系班级纪律、到勤、卫生等常规任务;学科班长负责各小组的分数合计、奖惩和表现情况记录等工作;“心灵伙伴”负责解决小组成员间产生的疑虑、冲突等心理问题,及时发现问题。通过教师说理、学生说理、师生说理的互动过程,最终共同解决有关疑难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将知识传授、道德引领和文化渗透融为一体,将合作学习拓展为合作育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调控技巧,把握学习时间,掌握进程方向,必要时进行时间和任务的调整,有序把握课堂节奏,张弛自如,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最佳的实施环境。教师要进行有效沟通,激发每位学生的优点,克服每一位同学各自为阵,才能利用集体智慧,同时也能促进团队精神的养成。

六、合作表现的评价者

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科学的多元的评价体系,并确定相应的评价程序,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组织、引导学生通过成果展示、交流心得等方法对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方法策略、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从多视角客观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能够让各个合作小组的成员在阐述自己小组的观点的同时,倾听其他小组的观点,取长补短。教师应从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生生之间与师生之间的互动、讨论内容开展的情况、课堂内容的实际理解度、学生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及学生的成功感等方面分别给予学生不同的奖励。如设置小组优秀奖、个人“杰出贡献奖”、“鼓励奖”等,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实践使之固定下来。激励评价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反馈系统,应以鼓励为主,根据学生学习体会及反馈的信息进行及时的教学评价,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进局面,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现代职业教育认为,学习是满足学习者心理需求的过程。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之外,还应当考虑到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方面。教师应客观、公正、全面地指出问题所在,为学生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最后,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使评价更为客观有效,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在小组合作中,能力强的忠心,能力差的舒心,大家荣辱与共,对学生产生积极的综合效应,使学生的校园生活愉悦感增强。

七、小组合作团队精神的培养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中,应该持之以恒地重视掌握知识、创新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良性循环的合作习惯,否则很容易功亏一篑。因此,教师在平时要坚持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和培养:是否能准确表达,相互交流思想;课堂上能否积极发言;学习过程中能否独立思考;辩论中能否倾听其他成员的发言;讨论中的争论态度是否友善,能否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质疑修正的习惯等,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员参与,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互帮互学,在学生经历学习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若能主动地提出问题,自由地展开讨论和交流,敢于尝试,学会倾听,以及进行自我反思,那么不仅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还能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

八、合作结束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反思、教学内容的反思、课堂组织的反思等。“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学实践证明,对一些具有一定情境性、实践性、交流性的教学内容采取有效合作学习方式开展教学,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归纳提升尤其重要,在结束讨论时,生成的知识往往是零散的,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系统,再让学生练习牢固提升。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能够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下转179页)(上接176页)素质和综合水平。关心团队成员,塑造一种家庭的氛围,建立平等、自由、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提供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以真挚的情感关爱每位学生,充分释放师生智慧,才能真正让学生个性和创造力能得到如鱼得水般的发展,越学越有兴趣。

九、实现优秀特色的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团队精神的培养,蕴涵着许多耐人寻味的管理哲理与人生智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通过在学习、探索、设计、反思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实现成功转型。优秀特色的小组合作的基础是每位成员有高度的自主性和自觉性,核心是团结协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教师从驾驭教材、定位学习目标、导学教案编制、合作任务的设计、合作时机的把握、点拨解惑到产生共鸣,均让每位学生角色地位平等,有安全感、荣誉感和归宿感,这样小组合作才能集众智慧,充分发挥潜能,共同圆满实现既定的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转型为合作任务的设计者、合作情境的创设者、合作活动的组织者与指引者、合作过程的调控者及合作表现的评价者等角色,均属于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角色转换的内涵。教师只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成功地实现角色转换,并始终重视小组合作团队精神的培养、合作结束的教学反思,以及努力实现优秀特色的小组合作,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功效最大程度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 傅永曙.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论[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 雷志柱.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行为策略[J].教育观察,2015,(2):9-11.

[3] 孙会.基于差异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设计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4,(10):125-126.

[4] 王姗姗.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新评价方式探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5,(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