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同素异序同义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现代汉语中的同素异序同义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同素异序同义词是同义词中的特殊形式,通过对其词性、结构类型、词义以及作用的分析,可以对同义词的规范化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同素异序同义词;词性;结构类型;词义;作用;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H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3-0069-02

同素异序词是汉语构词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类词多是双音节的合成词,它们的词素相同,但是词素的位置却互为倒置,形成“AB―BA”的形式,例如发奋――奋发,来往――往来,辛酸――酸辛,别离――离别,名声――声名,忌妒――妒忌。我们称这类词为同素异序词,又叫同素逆序词 。通常情况下,一对同素异序词之间往往会存在词义有异的现象,但也有一类同素异序词比较特殊:虽然它们的词素位置发生了变化,词素之间的结构关系有所改变,但它们的词性并没有变化,词义仍然保持相同或者相近,我们把这类词叫做同素异序同义词。(本文中的同义词为广义同义词,包含近义词)

一、同素异序同义词的词性

葛本仪先生在《现代汉语词汇学》中将同义词的界定标 准表述为:“同义词的本质特点主要就表现在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概念对应性的完全相同上……语法意义相同,是划分词义类聚的前提条件,在同义词上也非常明显,因为只有属于同一种词类的词,表现在意义上才能够属于同一种类型的概念范畴,也只有在同一种类型的概念范畴的基础上,才能够使它们在意义上产生联系和关系,并进而确定其是否是同义词。”因此,作为同素异序同义词的一对词,其词性必定是相同的。根据所归属的不同种词类,我们将可将同素异序同义词划分为四类:

(一)名词――名词型

如:源泉――泉源感情――情感 果蔬――蔬果 (二)动词――动词型

如:代替――替代忌妒――妒忌 积累――累积 (三)形容词――形容词型

如:和谐――谐和细微――微细 整齐――齐整 (四)副词――副词型

如:相互――互相

二、同素异序同义词的内部结构类型

关于同素异序同义词的内部结构类型问题,学者们提到最多的就是“并列结构――并列结构”,也有学者在论文中指出只有两个内部都是并列结构的同素异序词,其词义之间才有可能相同或者相近。其实同素异序同义词的内部结构类型并非只是单一的并列结构――并列结构,除了这种最为普遍的类型,还存在着其他的结构类型。

(一)并列结构――并列结构

这类词只存在词素次序的变化,词素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改变。如“忌妒”,它的两个词素“忌”和“妒”之间是平等并列关系,当二者位置倒置变为“妒忌”时,“妒”和“忌”之间仍然属于平等的联合关系。同样情况的还有很多:

积累――累积别离――离别寻找――找寻

相互――互相魂灵――灵魂伤感――感伤

(二)主谓结构――偏正结构

这类词不是很多,虽然它们词素间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词义的色彩上也出现一些细微,但我们仍然可以把它们视为同义词。

心细――细心夜半――半夜心黑――黑心

(三)主谓结构――动宾结构

心寒――寒心郁积――积郁断肠――肠断

(四)偏正结构――动补结构

辨明――明辨抓紧――紧抓倍加――加倍

另外,还有一些文章指出,偏正结构――偏正结构的同素异序同义词也是存在的,但个人认为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一旦两个词的次序发生了变化,它们之间的修饰关系也会随之改变,它们的意义一定会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很难意义相同或者相近。如“油菜”和“菜油”,当以“油”来限制修饰“菜”时,是以“菜”为主体,“油”用来说明“菜”的种类,它区别于“生菜”等其他的蔬菜;但是当以“菜”来限制修饰“油”时,其主体是“油”,“菜”用来区分“油”的品种,它不同于“花生油”和“豆油”等,二者不能视为同义词。

三、同素异序同义词的词义

(一)色彩意义

(1)语体色彩

虽然同素异序同义词的基本词汇意义和概念对应性是一致的,但也存在着语体色彩的差异。如:

例一:一个人死了以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鲁迅《祥林嫂》)

例二:人死了是不是还有灵魂存在,是不是还认识生前的人?(巴金《寒夜》)

例子中出现的“魂灵”和 “灵魂”都指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只不过 “魂灵”具有明显的口语色彩,而“灵魂”则多用于书面语。例一中的话出自祥林嫂之口,她处在“人吃人”的封建社会的最底层,没有文化,又深受封建思想的残害,“魂灵”一词更符合她的身份,也更能体现出封建社会对人民的荼毒之深。

(2)感彩

“斗争”和“争斗”都有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努力干或者矛盾的一方力求战胜另一方的意思,但是从感彩上讲,“斗争”中性词,而“争斗”含有争夺利益的意思,功利性更强,有明显的贬义色彩。

(3)时代色彩

同素异序同义词在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上基本上都是一致的,但是由于互为同义词的两个词产生和运用的时代不同,每个词都有着浓郁的时代痕迹,体现在色彩意义上就是时代色彩不同。例如:

介绍――绍介和谐――谐和健康――康健命运――运命安慰――慰安

上述例子中的前者多属于现代汉语的普通话词汇,是现在仍在使用且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而后者多出现在五四时代,属于白话文,带有明显的文言文色彩,它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在现代汉语中逐渐销声匿迹了。

(4)地方色彩

虽然我国将普通话作为全国各民族的共同语,但普通话的推行并不表明方言的消逝。而方言中有很多词是与普通话的词序相反的,这也可以看做同素异序同义词。例如,普通话中表示“重要”意义的“要紧”,在粤方言中叫“紧要”,同样的还有整齐――齐整,喜欢――欢喜,公鸡――鸡公,客人――人客等等。即使是方言之间,对很多事物的叫法也不一样,例如被北方人称为“菜花”的蔬菜,到了南方往往被叫做“花菜”。

(二)词汇意义

(1)词汇意义的轻重

这里分析的主要是意义相近的同素异序词,它主要指的是意义相近的异序词在基本意义上是一致的,但在表意上有轻重强弱之分。例如:挣扎――扎挣,二者都是动词,表示努力支撑,但是“挣扎”既可指具体动作,表示用力支撑,又可以指抽象的行为,表示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尽最大的努力。而“扎挣”,指勉强支撑。

(2)词义范围

词义范围不同指的是,互为同义词的一对异序词,一个词义项多,一个词义项少,义项多的词包含了义项少的词的词义。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 “灵魂”,除了和“魂灵”一样指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还可以指①心灵、思想②人格;良心③比喻起指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所以说,“灵魂”的义项比“魂灵”的多,“魂灵”的词义包含在“灵魂”的词义之中。

相同情况的还有:裁剪――剪裁埋葬――葬埋比较――较比

(3)使用对象和场合

例一:为了辨明真理,他愿意彼此拿出明显的证据来互相讨论(《祖冲之》)

例二:老干部和新干部的关系,都是党内的相互关系。(《整顿党的作风》)

“相互”和“互相”是一对同素异序同义词,它们都是副词,都表示彼此对峙的关系。可以跟“间”、“之间”结合,组成“相互间”、“相互之间”和“互相间”、“互相之间”等固定搭配。但是,“互相”只有副词的意义,一般只做状语,“互相(之)间”不如“相互(之)间”常见。

(四)同素异序同义词在语言应用上的作用及其规范化问题

对于同素异序同义词甚至是同素异序词的存在,很多学者认为是一种冗余,容易将汉语复杂化繁冗化,应该加以规范和删减。在现代汉语中的确存在一部分同素异序同义词,它们多是方言中与普通话异形的词和等义同义词,如整齐――齐整,港台――台港等等,这类词的词义和作用都是一样的,所以它们的并存并不能丰富语言,反而使语言更加繁冗复杂。对于这类词我们应当加以规范,引导其发展。它们的发展趋势就像葛本仪先生在关于完全同义词的论述中指出的:“一种情况是,在一组同意此种,逐渐地会将其中的一个保留了下来,另一个被淘汰下去……另一种发展情况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走上了意义分化的道路,结果使它们都分别获得了为自己所有的意义特点,它们都以自身具备的这些特点而被保留了下来……如‘灵魂’和‘魂灵’……”。

但是也有一些同义的异序词,它们的存在也在语言应用中起着积极地作用。

(1)使句子整齐押韵,富有抑扬顿挫的韵律感。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东方未,颠倒裳衣。

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诗经・东方未明》)

(2)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细腻,富有表现力。

虽然是同义词,但这些异序词之间也存在语义轻重、范围大小、适用对象和色彩意义的差异,可谓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例如我们在语体色彩中举到的“灵魂”和“魂灵”的例子,因为“魂灵”具有口语色彩,所以更适合祥林嫂这一饱受封建思想摧残的社会底层老百姓的身份。

(3)避免行文重复,使文章生动活泼。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更是丰富无比,如果在同一篇文章中频繁重复某一个词,就会使行文显得呆板没有生气。同素异序同义词的存在就可以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使文章生动活泼。

总之,同素异序同义词是现代汉语中一类特殊的词,对于它们的发展需要妥善对待,既不能走极端,将一些有其独特用法的词作为繁冗的部分淘汰掉,也不能听之任之。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同素异序同义词的规范问题,对在语言应用中起到积极作用的异序同义词要看到它们存在的合理性,予以保留;而对于那些等义同义词和异形词,则要进行删减和规范,使现代汉语词汇健康有序地发展。

(说明:本文所有词的注释皆出自《现代汉语词典》和《简明同义词典》(张志毅,1981),例句多出自佟慧君先生的《常用同素反序词辨析》)

参考文献:

[1]谭汝为.同素逆序词四论[A].词汇学新研究编辑组.词汇学新研究.[M].北京:北京语文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佟慧君.常用同素反序词辨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