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特征及预防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特征及预防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探讨总结有效的预防对策,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整理、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该种疾病多发于春季、冬季,且男性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头痛、发热、腮腺肿痛等是该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结论:明确流行性腮腺炎的易感人群,及早进行腮腺炎疫苗预防接种,严格采取隔离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力度,可有效控制疫情,减少流行性腮腺炎发生率。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临床特征;预防对策

流行性腮腺炎是临床儿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性呼吸道传染疾病,4-15岁年龄段的儿童及青少年是该病的高发人群[1]。该种疾病主要是由于腮腺炎病毒感侵犯腮腺,并且会累及肝肾、腺组织、神经系统等几乎机体所有的器官,极易导致卵巢炎、胰腺炎、脑膜炎等各种并发症。在一些儿童集中度较高的场所,如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等处很容易暴发流行性腮腺炎,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危害[2]。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时做好相应的隔离措施,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是有效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流行趋势,降低流行腮腺炎发病率,确保儿童易感人群健康的关键。因此加大对流行性腮腺炎疾病预防接种知识以及相关内容的宣传、教育工作,研究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显得尤为重要。为进一步提高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效果,本文对我院收治的7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7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0例,女性20例。患儿年龄介于3-15岁,其中较为常见的是3-12岁年龄段儿童64例,占到91.4%。超过13岁者6例,占到8.6%。

1.2调查方法

根据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职业情况、发病时间、发病年龄等各种流行病学资料。同时应详细记录所有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表现、并发症、疾病预后等情况。临床诊治医师应将患者的传染病报告卡上报,并且在《病案管理系统》中准确录入患者的性别、姓名、年龄、疾病诊断等资料。

1.3季节分布特征

流行性腮腺炎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每年都会有新增的病例,但是多见于每年的春季(3-5月份)、冬季(12月份-1月份)。本次研究中,3-5月份发病患者45例,占到64.3%。12月份-1月份发病患者19例,占到27.1%。其他月份发病患儿6例,占到8.6%。

1.4地区分布特征

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主要发病于周边县区以及市区,在城市、乡镇均有发病,而且呈现散发状态,一般都是散居状态。同时这些患者存在密切接触发病史、家族性接触发病史,并没有出现群体性、聚集性暴发流行现象。

1.5传染源分析

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染源主要分为腮腺炎病毒感染携带的隐性感染患者(尚未发病)以及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腮腺炎病毒常常会寄居在患者的唾液中,唾液离开人体后,会经过唾沫、空气等方式传播,若机体免疫力低下的人不慎吸进入带有腮腺炎病毒的空气,就很有可能会感染流行性腮腺炎。一般在患者发病之前的6d,一直到腮腺肿大后9d,都可以在患者的唾液中将腮腺炎病毒分离出来,而在腮腺肿大前一天,以及腮腺肿大后三天,病毒在这段时间内传染性最强。早期,腮腺炎病毒主要通过患者咳嗽飞沫、喷嚏等途径经呼吸道传播,而餐具、食物受到带有病毒的唾沫污染,可以通过口腔进行传播。

1.6临床特征

一般腮腺肿大前的潜伏期最长达12d,最短为2d,病程介于5-15d左右。在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前14-21d内,会存在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一般患者在发病初期,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耳部疼痛、头痛、发热、食欲不振、四肢乏力、咽喉痛、呕吐等前驱症状。在疾病发生后1-2d时间,以耳垂为中心,腮腺会明显肿胀,同时会逐渐蔓延至周围,边缘模糊不清。患儿的皮肤表面会存在灼热疼痛感,轻轻触碰会有疼痛,且在腮腺管口处会观察到红肿。有的患者会伴有舌下腺肿胀、颌下腺肿胀等症状,并且会伴有中等程度的发热情况。一般在1-3d后,腮腺肿胀会达到高峰,连续坚持4-5d后,这种肿胀现象又会慢慢消退。其次,通常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血液中、尿液中会含有较高浓度的淀粉酶,血白细胞数量会有所降低或者趋于正常,但是淋巴细胞数量可能会有所增加。

2.预防措施

2.1早期接种疫苗

流行性腮腺炎实际上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想要预防该种疾病发生,控制疫情,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疫苗。应要求所有儿童应该根据国家及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在特定的统一时间内完成关于腮腺炎的预防接种,一般<15岁儿童都可以进行疫苗接种。应该提前规划好流行性腮腺炎免疫计划,尽可能增加免疫接种的覆盖率,提高疫苗接种的质量,尽量不要存在空白免疫人群,进而构建一个强有力的腮腺炎免疫屏障。特别是对于农村地区,应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农村的留守儿童较多,对于腮腺炎的相关知识了解较少,自我防护意识及能力低下,因此,必须使农村儿童都接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工作,全面、认真落实疫苗接种工作。其次,应指导家长如果怀疑儿童感染流行性腮腺炎,有上呼吸道症状或者有发热症状,应立即送儿童到附近医院就诊。

2.2建立科学、完善的疫情上报制度

虽然没有水痘、麻疹的传染性强,但是腮腺炎的传染性也不弱,一旦感染,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一旦发现出现腮腺炎应立即上报,方便立即进行隔离,采用相应的应急措施,尽可能将疫情的影响力控制到最低限度,避免疫情暴发流行。应特别注意加大对乡镇医生的相关教育,组织、培训乡村医生关于传染病疫情的防治治疗知识以及疫情报告管理,加强乡村医生的疫情报告意识,使乡村医生能够在发现疫情后,及时报告,及早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尽早采用相应的治疗、处理措施。其次,应强化流行性腮腺炎管理,如果和患者密切接触频繁,也应该进行严密监控,从而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以及蔓延。

2.3 加大腮腺炎的健康宣教力度

想要从根源上预防流行性腮腺炎,首先必须使大众明确腮腺炎的危害性,了解腮腺炎疾病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医疗保健意识以及自我保护能力。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广大民众的健康教育工作,广泛普及关于流行性腮腺炎的基本防治知识,告诫患者有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从而有效控制疾病传播风险。在流行性腮腺炎流行发病季节,每天应该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应采用消毒剂将室内消毒,将所有的腮腺炎病毒传播途径完全切断。在腮腺炎流行期间,应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外出应戴好口罩。其次,个人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多喝水,勤通风,勤洗手,多晒下衣被,适时进行户外运动,锻炼身体,增强自己的体质,提高机体免疫抵抗力。

3.讨 论

流行性腮腺炎全年都有发病的可能,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根据国外相关文献报道[3],在疫苗普通使用之前,流行性腮腺炎基本上每隔7-8年左右会暴发一次大流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预防免疫措施的不断增强,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根据本次研究分析,流行性腮腺炎主要好发于春季、冬季,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或者口腔进行传播,由此可见,腮腺炎的影响范围较广。同时,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腮腺炎症、腮腺肿胀,但是腮腺炎病毒会自行复制二次侵血流中,累及系统多个器官,诱发各种相关并发症[4]。

目前,临床尚未研究出一种有效的特殊治疗药物,预防是最为有效的措施。笔者认为,在腮腺炎流行季节,应勒令暂停社会上所有的补习班,在学校、幼儿园等儿童高度集中的地方应建立临时晨检制度[5]。同时每天应定时使室内通风,并且做好室内消毒工作,将腮腺炎的一切传播途径切断。其次,应在国家儿童计划免疫程序中纳入腮腺炎疫苗接种,进一步加强小学生疫苗接种工作,提高流行性腮腺炎的覆盖范围,确保使易感人群能够不受到感染,有效控制疫情蔓延[6]。应急接种,保护易感人群不被感染,防止疾病蔓

综上所述,明确流行性腮腺炎的易感人群,及早进行腮腺炎疫苗预防接种,严格采取隔离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力度,可有效控制疫情,减少流行性腮腺炎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立红,刘金玲,付广双. 流行性腮腺炎100 例分析[J] .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 ( 25) : 6206 - 6208.

[2]赵文莉,刘华平,姚红. 226 例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分析[J] .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 ( 2) : 195 - 196.

[3]简秋生,王节华. 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调查及对策[J] .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2,19 ( 2) : 200 - 202.

[4]张敏, 彭怡纯. 260 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流行特征及临床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2, 27( 2) : 173.

[5] 王成科. 1009 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 .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2012, 33( 7) : 1258-1258.

[6]谷金君, 徐广益. 流行性腮腺炎住院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J] .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2012, 33( 7) : 1254, 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