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大企业在2016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5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投资增长低迷,对中外大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影响,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首次出现微弱下降,经济效益保持增长,企业盈利能力分化加剧。
2016年,中国企业500强规模扩张速度继续放缓,但增速高于世界和美国企业500强,同时展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深化结构调整、转换发展动力、推进转型升级的发展态势,反映出中国大企业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做强做优方面迈出扎实步伐。
1.规模扩张明显放缓,增长质量有待提高
(1)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营业收入依然较快增长。2016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为59.46万亿元,同口径相比下降了0.98%;与2015中国企业500强相比,下降了0.07%,首次出现营收规模负增长现象,偏离了正常增长轨道。2016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相当于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67.67万亿元)的87.87%,与2015年相比,降低了6%,该项比值已经连续两年下降。
2016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依然较快增长,营业收入总额为27.1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7.35%,增速提升0.18%。2016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为26.52万亿元,较2015年下降1.54%,增速下降4.79%。服务业企业500强营业收入增幅已经连续多年高于制造业企业500强,并且在营业收入总额上首次超过制造业企业500强。
中国企业500强和服务业企业500强入围门槛继续上升,制造业企业500强人围门槛下降。2016中国企业500强的入围门槛为243.46亿元,较2015年提高7.36亿元。2016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为65.37亿元,较2015年降低2.69亿元;2016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为29.02亿元,较2015年提高0.97亿元。
(2)资产资本规模增长较快,负债率稳中有降但仍处于高位。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企业500强的资产资本增幅总体呈现下滑态势,但仍维持着两位数的较快增长。2016中国企业500强资产总额为223.27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13.01%。高负债经营特征的银行和保险企业资产合计为138.57万亿元,占62.07%,非金融企业资产总额约占1/3强。2016中国企业500强归属母公司的净资产为28.54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16.12%。2016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资产总额为29.14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13.53%;2016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资产总额为189.44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14.89%。
2016中国企业500强223.27万亿元资产中,全部所有者权益为35.34万亿元,负债总额为187.93万亿元,总体资产负债率为84.17%。与2015年相比,小幅降低了0.16%,比2014年降低了0.57%。近3年来,中国企业500强的资产负债率都维持在84%以上的较高水平,但略微有所下降。其中非金融企业资产总额84.70万亿元,负债58.86万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9.5%,总体上十分接近70%的资产负债警戒水平。电力、煤炭、有色、建筑业等13个行业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都在70%以上,其中电力生产业的资产负债率为79.5%,商务服务业更是高达85%,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3)净资产利润率连续4年走低,企业亏损面持续扩大。中国企业500强净利润增速持续下降,制造业企业500强净利润负增长,服务业企业500强净利润增速回升。2016中国企业500强的净利润总额为2.74万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3.47%,较2015年500强增长了6.32%,增速回落0.93%,连续两年下降。不过与2016世界500强、美国500强净利润双双下降11%以上相比,取得这样的成绩已非常不易。2016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实现净利润5691.03亿元,较2015年下降0.81%,增幅回落3.07%。2016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实现净利润22034亿元,增长12.62%,增幅提高将近3%。
亏损面连续3年扩大,亏损额大幅增加。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有72家企业出现亏损,比2015年增加15家,亏损面为14.4%。72家企业合计亏损1487.13亿元,较2015年增亏683亿元。从长期趋势看,中国企业500强亏损面近3年来呈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反映出当前大企业遭遇了经营困境。2016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有66家企业亏损,比2015年多20家,亏损额1184.1亿元,比2015年增亏143%。2016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有37家企业亏损,合计亏损250.33亿元,增亏44.7%。这同时也反映出企业盈利的分化呈现加大趋势。
(4)纳税总额增长但占比稳中有降,人均营业收入有所下降。2016中国企业500强纳税总额为4.04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1.51%,占2015年全国税收收入的32.35%,占比连续第5年下降。
2016中国企业500强雇员总数为3175.87万人,比2015年增长2.11%;人均营业收入为186.13万元,比2015年减少了4.63万元。
(5)中西部地区企业数量增加,东北地区数量持续减少。2016中国企业500强总部分布在除以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东部地区有365家企业,增加了1家;中部地区有58家,增加了2家;西部地区有63家,增加了2家;东北地区有14家企业,减少了5家。从经济带分布来看,环渤海地区上榜企业191家,长三角区域上榜企业115家,分别比2015年减少了5家和2家。从省级区域看,北京上榜企业数量最多,有101家,增加了3家;其次是山东,有49家,减少了2家;然后是广东,有48家,增加了7家;浙江、江苏各有44家,并列第4位。
2016中国500强营业收入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分别为4.61%和9.6%。在中国企业盈利构成中,长期以来都存在实体企业盈利水平偏低、金融等虚拟部门盈利水平畸高的问题。这一现象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够,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银行侵蚀实体经济利润的问题。
2.减员增效压力较大。2016中国500强人均净利润只有1.4万美元,而同期美国500强人均净利润高达3.02万美元,世界500强人均净利润也有2.24万美元。要改善中国企业的盈利水平,必须在供给侧加快改革步伐,提高供给侧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全要素生产率;但从当前企业过高的人员压力看,中国内地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减员增效压力较为突出。
3.国际化经营水平仍然较低。2016中国100大跨国公司中达到2016世界100大跨国公司平均跨国指数的只有3家,达到2015发展中经济体100大跨国公司平均跨国指数的也只有10家,跨国指数在30%以上的只有19家。无论是海外资产还是海外收入,中国企业国际化比例均明显偏低,中国跨国公司100大的跨国指数各项指标的比例都亟需提高,海外经营业绩也亟待改善。
大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对中国大企业来说,虽然发展的政策机遇、科技机遇很多,但眼前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它们过去长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营模式正在面临着再造和大幅度调整,未来该如何“转方式、调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1.未来中国经济中长期可能面临复杂增长态势。中国经济未来会怎么走,是企业家们最为关切的问题。综合判断,中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这种长期趋势判断对于国内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消除“观望等待”心理、倒逼转型升级起到促进作用。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动能已经走向s型曲线的天花板,中国经济面临转型的转折点,如果此时再依靠“强刺激”来维持经济高速成长,只会导致投资效益递减,并造成更多僵尸企业出现、产能过剩、技术退步等现象,而在旧动能增长乏力的时候,新的动能异军突起,就能够支撑起新的发展。
对中国大企业来说,必须认清一个现实,那就是国民经济像过去那样高达10%的增长速度以及所谓“v型”、“U型”反转,以后不大可能出现了,或者说高增长速度阶段已经结束。大企业必须改变自己长期以来只适应于经济高增长速度条件的经营模式,思考形成适应新条件和新环境的经营战略和经营模式。
2.体制环境仍处于深度优化调整阶段。无论是国有大企业还是民营大企业的发展,都深受体制改革进展的影响。中国正在实施大规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解决经济运行中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问题。
对于中国大企业来说,有几个方面的体制改革仍然在不断探索推动和优化调整。第一,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是500强企业的主体,其行为和绩效都直接受到国资国企体制影响。第二,中国企业500强中有四成民营企业,大企业与政府间该如何建立“亲与清”的政商关系,以及如何在法律框架下运行,值得探索。未来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改革必将深刻影响民营大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在经济增速连续阶梯式下行背景下,中国经济出现了工业行业产能过剩、金融杠杆率过高、房地产业高库存、企业各项成本居高不下等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三去一降一补”,是解决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的治本之策。第一,500强企业中相当一部分重化工企业存在严峻的“去产能”问题。第二,房地产业大企业面临“去库存”问题。第三,非金融企业面临高杠杆、高负债和“去杠杆”问题。第四,大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企业面临严峻的“降成本”问题,包括企业内部冗员多、大量退休职工没有社会化、原来“企业办社会”遗留下“三供一业”和厂办大集体等问题,这些问题都耗费企业大量资源。第五,大企业也要做“加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产业新优势。
4.并购后内部整合及资源配置能力亟需提高。并购重组是大企业成长的主要途径,如果无法实现深度融合,那么合并可能会产生“1+1
5.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创新在五大发展理念中排第一位,将创新放在优先重要位置,最主要的是要强化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然而,中国企业500强这个大企业群体的创新能力并不很高,其研发投入力度甚至与国家整体水平相比都有很大差距。
中国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仍没有实质性改变。缺乏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为一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体系,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中国企业急需在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但由于高端技术创新人才、技能型人才的缺乏,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突破并不明显。中国大企业在创新方面的主要问题是绝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形成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研发管理体制和成熟模式。如果不能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国际竞争条件下的技术创新模式和科研管理体制,那么中国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必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6.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近年来,中国煤炭钢铁领域整体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拉低了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中的盈利表现。整体上看,中国500强依然是一个以建筑地产、钢铁煤炭、有色金属产业占据十分突出地位的大企业集群。
7.制造服务化趋势对服务业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制造产业呈现出“服务为主导”的发展趋势。而在ICT(信息、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等第四代工业革命技术的推动下,制造业还将呈现出智能化和服务化并重的局面,这将会对服务企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产生重大影响。
在这些转变和未来趋势中,服务业企业如何融入其中,帮助制造业企业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产业链重构中寻求成长的机会和空间,值得关注。当制造业企业更加聚焦主业,服务业企业能否承接住从制造业剥离出来而又对制造业迈向高端化极为重要的服务需求而言,至关重要。在智能制造和制造服务化即将全面开花的时候,服务业企业如何通过管理供应链和构建网络链,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是其面临的巨大挑战。
进一步做强做优中国大企业
“十三五”期间,中国大企业要勇于面对挑战,抓住时代机遇,加强自身变革,加快实现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创新发展型的转变。
第一,要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引领行业和时展。第二,打好打赢“去产能、去杠杆、调结构”的关键战役。第三,加强内部资源整合,集中资源,突破重点。第四,围绕客户需求和消费升级,提高产品或服务供给质量。第五,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提升服务业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