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硬鞋帮、薄鞋底、久站族”易惹“跟痛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硬鞋帮、薄鞋底、久站族”易惹“跟痛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马上又到了裙角飞扬,美鞋当道的季节,性感优雅的高跟控,俏皮可爱的平底族,女性都纷纷解放美足。但是爱美心切,也要考虑鞋子选择适时适度。武警总医院骨科中心主任兼关节四肢外科主任邢更彦提醒各位,穿着不合适的鞋子,不健康的行走和站立习惯,都有可能诱发“跟痛症”。

“跟痛症”是以足跟部疼痛而命名的疾病,是指根骨结节周围由慢性劳损引起的疼痛及行走困难为主的病症,跟腱后滑囊炎、跟骨下脂肪垫炎、跖筋膜炎、跟骨骨刺等疾病都属于跟痛症。

新鞋上脚惹烦恼

李女士是位“高跟鞋控”,刚刚添置的新鞋总是迫不及待穿上就走,但是新鞋磨脚的情况时有发生,足跟处经常会被磨出大包、甚至掉皮出血,足跟后的创伤反反复复,长时间与鞋帮后的摩擦让李女士双脚足跟后方,各出现了一块发红的疼痛肿块,在早晨起床时疼痛加剧,脚掌几乎不能挨地,只能踮起脚尖勉强行走。

邢更彦主任介绍,李女士很有可能患上了“跟腱后滑囊炎”。跟腱附着在跟骨结节的后上部,在跟腱和根骨后上结节之间有滑囊存在,滑囊正常时可以在跟腱和根骨结节间起到作用,如果足后跟出现局部外伤或劳损,如穿鞋帮较硬的鞋摩擦或长时间走路,可导致跟骨结节处滑囊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而出现疼痛,当发炎的滑囊增大时,在跟腱上就出现一个疼痛的红色肿块。根据病人所穿鞋型,有时肿胀扩展到跟腱两侧,慢性病例的滑囊形成永久性纤维化。

专家建议:尽量穿软帮的鞋子,运动鞋或休闲鞋都可以,以减轻对跟腱止点的挤压,还可以用带有硅胶护垫的跟腱袜保护。矫正鞋或足垫可以纠正足的力线不良。另外进行足跟理疗和轻柔的跟腱牵拉训练,都对患处康复有益。

太过轻薄非适宜

脱掉了高跟鞋的束缚,有些人认为“平底鞋”就是放松双脚的首选,但是邢更彦主任提醒各位,这样的想法也不正确,鞋子不能太高太硬,但是过于轻薄的鞋底也不利于双脚健康,有可能会导致跟骨下脂肪垫发炎。

在我们脚部跟骨下方,有一个充满脂肪组织的多纤维隔结构组成的脂肪垫,它具有吸收能力、缓冲震荡等作用,然而过于轻薄的平底鞋无法对脚掌形成保护作用,在行走时很容易被高低不平的路面或突起的小石子硌伤,或者由于长时间站立行走的压迫刺激,使跟骨下方承重的脂肪垫,发生急性损伤或者慢性劳损,导致脂肪垫发生无菌性炎症,出现充血、水肿,甚至增生等病变,从而出现跟下疼痛。

专家建议:在户外活动时避免穿着过于轻薄的鞋子,应选择鞋底较厚且柔软的鞋子,或在鞋内加上厚鞋垫,尽量避免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行走,如鹅卵石路面,减少对足底的刺激和损伤。

久站一族“足”受累

销售人员、教师、礼仪接待等都是需要长期站立的职业,双脚缺乏休息,日积月累造成脚底劳损,加上承受着体重又长期受压,很容易诱发跖筋膜炎。

“跖筋膜”又称足底筋膜,足底筋膜分为深浅两层,浅层称为跖腱膜,深层为骨间跖侧筋膜。跖筋膜是维持足纵弓的纤维结构,位于足底下方呈三角形片状,起自跟骨结节止于跖骨。如果长期站立工作,或因扁平足,足下的跖腱膜长期处于紧张牵拉状态,筋膜的起点即跟骨结节前下方,因反复的牵拉及应力的刺激而发生充血、水肿、渗出、形成无菌性炎症而出现疼痛。天长日久很易导致骨质增生,形成骨刺等骨类疾病。

专家建议:减少足部冲击性活动,如跳跃、跑步,长期站立工作者应穿着舒适合脚的鞋子,避免鞋底过硬,久站或行走一段时间后,应有短暂的休息时间,轮换双脚进行脚板上下摆动,一来可以让足底筋膜得到放松,二来可以增加下肢血液循环,避免静脉曲张。此外,体重也是一个很大因素,全身重量都要由足部承受,适当控制体重也能相对减少足部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