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近代衰落原因之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近代衰落原因之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中国近代衰落原因必须从其政治体制、经济模式、传统文化教育、科学研究体系和对外关系等方面来加以分析才能得其解。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外在作用,束缚了中国近代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局限性、重农抑商的政策倾向和技术封锁,阻碍了中国近代的发展。上述原因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衰落。

关键词: 中国 封建社会 近代衰落 原因

中国的五千年文明史,严格意义上讲应是古代封建文明史。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期间,中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封建文明。然而当历史进入封建社会末期,特别是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到1945年的抗日战争结束共计105年间,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历程中,中国屡战屡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宣告了中国古代封建文明的终结。中国封建社会末期这段悲惨的近代经历,其原因值得深究。要分析中国近代衰落的原因,就必须对构成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等一系列要素进行分析。

一、政治上的集权统治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但是奴隶社会的发展却远不如古埃及、古罗马帝国那般兴盛。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从此,古老的中国进入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期间,政治上的高度集权制度得到不断加强。自秦代始,中国就确立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创立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汉代初期,通过平定“七国之乱”,颁布“推恩令”等措施,削弱地方势力,使其无力对抗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唐朝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元朝时,施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大都及其临近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其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明朝时设立“内阁”,以及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清朝时期,康乾盛世的三位帝王更是紧收权力之网,把封建皇权统治推向集权统治的巅峰。

中国封建社会落后的上层建筑,在其统治末期已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与自上而下地体现皇帝意志的中央集权制度相反,欧洲中世纪时期的封建社会发展缓慢且缺乏强大生命力。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与发展,西方比较早地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封建主义统治很快让位于资本主义统治,资产阶级集权统治与封建集权统治相比,保证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资产阶级把科技直接作为工业发展、商业竞争与争夺殖民地的一种手段,必然使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而强大的中国封建集权统治却束缚了生产力在中国的发展。由此可见,中国历代政治上的集权统治是造成中国近代衰落的根本原因。

二、经济上的“重农抑商”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但经济的发展最终是由经济模式决定的,中国自然经济的农业属性必然会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产生围城效应,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中国历代封建政权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强制推行农本主义,采取民间禁矿、禁海政策,并对工商业课以重税。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对早期的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到了封建社会中末期,特别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其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也日益显露,在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完全确立后,这种情况更加明显。明朝中后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但由于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强大阻碍作用,始终没有发展到破坏封建社会经济模式、创立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地步。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深刻地认识到农业是衣食之本、财富之源。因此,人们自发地形成了重农抑商的潜意识,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历代统治者都视农业为本而视工商业为末,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从汉昭帝的“天下以农桑为本”到明成祖以后的“海禁”等政策,都明显地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维护了男耕女织式的家庭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模式,限制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和手工业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奠定了农业经济在整个封建社会经济中的绝对优势地位,以致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在中国根本无法形成,而在封建社会上层建筑呵护下的自然经济模式却得以长期延续。所以,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与中国不同,西方国家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重视发展工商业,工商业经济就比较发达。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在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过程中,各国都采取了积极扶持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中国历代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是造成中国近代衰落的直接原因。

三、文化教育的“精于治世而疏于制‘天’”制约了科技人才的成长

中国历代封建帝王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只研究“治人”而不重视“治自然界”。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看,无论是儒家、道家、佛家还是墨家、法家等学派,都属于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人文社会科学,儒家是典型的政治道德伦理说教,道家关注的是怎样长生不老,佛家研究的是灵魂如何进入极乐世界,它们都不包含制“天”的内容,其他学派也是如此。

从中国传统教育的内容分析,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精于治世的儒经被各级官私学校作为学习的主要教科书。及至明代,更明确规定“非科第者毋得与官”。而且考试又以“八股文”为标准款式,题目和内容都依据“四书五经”。这种死板呆滞的文体和僵化的思想与科学精神是完全相悖的。

从价值观方面讲,“做官”是古代中国人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因此,在封建社会,“当官”成为人生最主要的追求目标。学习儒家经典成为进入仕途的阶梯,所以读书人都“两耳不闻科技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人们不关注自然科学,更不去研究自然规律,这就使中国近代科技人才的成长失去了“动力之源”。可是,在中世纪的西方,人们虽然主要学习宗教神学,但也学习一些被列为宗教教义的自然科学,如亚里士多德的天文学、力学,盖伦的解剖学,等等,这对于近代科学的产生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许多结论的否定,以及维萨里、哈维对盖伦有关人体结构理论的否定,都是在这种条件下进行的。而在中国由于科举制度的束缚,知识界唯以功名为尚,对于自然科学则不屑一顾,社会上处处鄙视科学技术,“艺形而下”的观点十分流行,也就谈不上发展科学了。显而易见,中国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念对近代科技人才成长的制约作用非同一般。也可以说中国封建社会单一的文化教育内容是造成中国近代衰落的重要原因。

四、科学技术的垄断封锁禁锢了科技的发展

在中国封建社会科学研究体系中,一方面中国封建社会禁止民间研究科学,另一方面又对重要的科学项目实行垄断。如天文历法,历代都被国家天文台所垄断,禁止民间习历。明人沈德符写道:“国初学天文有厉禁,习历者遣戍,造历者诛死。”因此科学技术研究在中国经常是处于被禁锢、被歧视的地位。中国儒学一直认为科学技术是“奇技淫巧”。老子学派就认为:“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激起”,应当“常使人无知无欲”,因而鼓吹“无为而治”。

清代对科学技术的禁锢达到极致。当有官吏主张招商时,雍正说:“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当有官吏主张开矿时,雍正表示坚决反对:“今若举开采之事,聚集多人,其中良顽不一,难以稽查约束。”当西方竭力寻找新大陆,拓展殖民地时,清统治者正在为海岸不宁而焦躁不安。清朝的两百年,是中国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方面落后于西方的两百年。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民间手工业总是处于市场狭小的受抑状态。手工业者要想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就必须以奇取胜。他们小心谨慎地保守着祖传的技术秘密,父传子、子传孙,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而且是以口授的方式,很少有文字记载,以防泄密。这种对技术秘密的极端封锁,阻碍了科学技术的交流和提高,同时也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

在西方,尽管当时的科学研究还是被局限在教义所规定的范围之内,即便有时科学的发现因为突破了教会而遭到限制或扼杀,但总是不可避免地在社会上传播开来,如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等理论就是这样。这说明科学研究在西方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发展空间。这是因为,同为封建社会的西方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西方没有中国那样独特的儒学教育,没有科举制度和八股考试,没有对科学技术的极端垄断与封锁,更没有中国人那样鄙视科学技术的社会风尚。

五、对外关系的闭关锁国限制了社会的发展

明朝之前,中国对外来的事物一直抱着欢迎和学习的态度。明朝的科学家对中国古代所有的科技成就进行了历史性的总结并达到了空前的高峰,同时也对西方科学进行了系统的引进,西方传教士带来了大量的书籍,其中不少被翻译成中文,明代的传统数学、天文学由于西方科学的引进而得以复兴。到1644年,中国在数学、天文学和物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中国自清朝立国以来就一直厉行闭关政策。1655年6月,清政府严令禁止官民擅自出海贸易,违者按通敌罪论处。1662年清廷又连下三道迁界令,将东南沿海的村庄居民全部内迁50里,房屋、土地全部焚毁或废弃,不准沿海居民出海。清政府规定:凡将牛马、军需、铁货、铜钱、绸缎和丝棉带出境贸易者,杖一百;若将人口或兵器偷运出境者则处以绞刑。乾隆即位后,在海禁方面基本上沿袭了先祖的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是中国近代走向衰落的另一重要原因。社会的进步需要开放的环境。中国在明代中期以前对外有较多的交流与往来,当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就正是中外交流的产物。但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由于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入侵,也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天朝上国自居的狂妄自大心理作祟,中国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样,当欧洲各国不断摆脱褊狭乡土观念走向广阔世界的时候,中国却不幸地与历史发展开了一个大的玩笑――走向了与世隔绝。在这种简单而粗暴的政策之下,几乎所有的人主都排斥一切外来事物,对自己“物产丰饶,无所不有”沾沾窃喜。这种政策不仅遏杀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而且严重限制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总之,在影响中国近代衰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和对外关系诸多因素中,政治上的集权统治是根本原因,经济上的“重农抑商”是直接原因,文化教育内容的单一性、科技人才的缺失、科学技术的垄断与封锁及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都是其衰落的重要原因。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中国近代的衰落势在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