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生创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创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由于当下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激增,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愈加突出。因此国家大力倡导大学生积极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改善我国就业形势。但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也面对着缺乏创业能力、缺乏创业资源、缺乏专业化指导、难以组成多元化创业团队、当下社会环境创业难度较大、扶持政策落实情况不佳等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大学生创业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3 ― 0141 ― 02

据国家统计的数字表明,201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已达到699万人,突破历史新高。而2014年,这一数字已然攀升至727万人,大学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就业形势非常不乐观。早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就已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2013年4月30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落实和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帮助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由此可以看出,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大学生创业将成为就业渠道之一。让在校大学生了解创业,进行创业实践可以有效提高其毕业后创业的成功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在创业中存在问题进行调查,总结出大学生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借鉴经验。

一、大学生创业问题分析

(一)缺乏创业能力

当下大学生对创业知识的学习、掌握存在的不足,导致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因相关知识的缺失而无法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不能有效的进行业务推广等必要的创业步骤,最终功败垂成。因此,有必要在校园中普及创业常识,让大学生能够有效了解创业过程中的问题;并同步开展创业方法的培训,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愿;通过在校园中与多方面合作而进行的创业项目的实施,培养出大学生的创业实际操作能力和素养。以此来有效的缩短大学生创业者在实际社会中进行学习体验的时间,缩小毕业大学生与实际创业者能力上的差距。使毕业大学生能够以更快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创业的过程中去,从而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概率。

(二)缺乏创业资源

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为提升个人的实践能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国家、省、校组织的各级创业比赛和创业、创新、实践训练计划中去。通过参与此类项目,能够使大学生对创业、实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并得到一定的锻炼,这其中也不乏一些好的创业项目,可以使一部分能力出众的学生提前获得创业的机遇。但就目前的实际状况来说,各级部门对这些项目的支持还不够充分,使得一些比较好的项目因为缺乏资源而不能实施,既使优秀的创业项目流失,同时也对大学生创业的参与热情造成了打击。虽然相关的创业基金在不少地方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真正获得创业基金的项目凤毛菱角,相对于大学生旺盛的创业需求犹如杯水车薪,尤其是其中许多涉及了贫困学生参与的项目更是如此。该类项目的开展所需的创业资源难以从参与者自身提供出,再无法获得其他方面的支持,无论项目、参与者多么优秀,都只能被迫放弃。因此,需要推出一种模式对相关项目进行评价、筛选,选择优秀的、有发展的项目向合作企业进行推介,帮助创业学生获取创业基金,支持创业项目的实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源保障,减少大学生因为资源不足而失败的概率。

(三)缺乏专业化指导

由于现下的社会环境的问题,包括大学生创业者在内的几乎所有的大学生在其成长的过程当中,活动空间都局限于家庭和学校两点一线之间,缺乏接触其他种类环境的经历。而他们的社交圈也大多局限于亲朋、老师、同学等,对除此以外的其他人接触的很少。因此即使大学生创业者有了创业的意愿,但由于接触环境的单一和社交圈的狭隘,导致了在创业项目、创业方向的选择上得不到有效化、专业化的指导,即使大学生创业者能够明确创业道路,但也因为在业务推广、日常运营等个个方面出现的大大小小的问题得不到正确的解决,而使创业之路难以走得长远、顺利。因此,需要拥有一支具备专业素养的指导团队,定期对大学生创业团队进行培训;同时,指导团队还能够协助创业团队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使项目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减少大学生创业者因缺乏指导而导致创业失败的概率。

(四)难以组成多元化创业团队

创业需要多方面的能力,大部分的单一大学生创业者个人所具备的创业综合素质难以满足整个创业过程的需要,不足以解决所有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同时,由于专业知识不对口,难以使自身能力得以有效发挥等问题,也会造成大学生创业者的能力浪费的问题。因此,需要提供一个较为广阔的平台,能够为社交范围有限的大学生创业者提供结识创业伙伴,构建多元化创业团队的机会,取长补短,提高创业团队的整体实力,既可以满足在具体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各个专业方面的需求,也使不同大学生创业者所具备的能力得以最大化的发挥,使更多的大学生创业者能够在创业过程中扮演自己所合适的角色。

(五)当下社会环境创业难度较大

虽然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为数众多的创业扶持政策,但创业门槛高、环节多、时间长等现实问题仍然是大学生创业者在实现具体创业过程中难以逾越的一道道鸿沟。在大学生创业形式中的最为主体的是小企业、个体户、微型企业等形式,由于其微利薄本,抗风险能力低,承受有关部门收费罚款的能力弱,主要靠劳动赚钱,对税费比较敏感的特点,使得大学生创业者在市场大环境的竞争下更容易被淘汰出局,并且由于大学生创业者还缺乏对具体市场的了解,盲目性较大,经营理念和手段与具体市场需求也有一定差距,使得不易被社会所接受。最后,现实中有些政策还很难操作,还有些则在执行的具体过程中变了样。尤其是在经营领域、融资渠道和税收优惠等关键问题上,大学生创业者并没有真正享受到国家对于他们优惠政策的扶持。在很多基层的行政单位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只知道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有着相关的优惠政策,然而并不知道如何来运作这些规定,没有具体实施的方案可以参考,没有相关的实例可以借鉴,影响了优惠政策的实施的效果,导致最后取得的结果与国家、大学生创业者自身以及社会公众的期望大相径庭。因此,需要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渠道使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相应信息,来对当前创业难度较大的社会环境中出现的种种具象化的实际问题进行有效规避,相对降低这种广泛存在的难度,并能够将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过程出现的问题能够有效的进行有效反馈。

二、大学生创业问题对策研究

(一)普及创业知识,培养创业素养

为在校大学生营造出一个实践式的创业学习体验环境。帮助大多数没有系统创业理念和创业思想的大学生在此基础上,塑造出完整、正确的创业理论、思想,同时提高鉴别社会能力、业务洽谈能力等一系列的创业能力素养,实现理论与实践兼具的全面提升,以此来有效的缩短大学生创业者在实际社会中进行学习体验的时间,缩小毕业大学生与实际创业者能力上的差距。使毕业大学生能够以更快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创业的过程中去,为大学生创业者自身的素质基础提供保障。

(二)沟通企业和学生,提供创业资源

搭建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桥梁,既可以将大学生中设计优秀的投资项目引荐给相关的企业,又可以将企业现有的项目带入校园,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其中。在筛选和引导下,通过此形式的合作,由相关的企业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物质及其他一系列的资源保障,确保大学生能够取得较为坚实的创业基础。并且,不仅大学生创业者得到了实惠,企业也同样可从此形式的合作中获益:企业可以培养相当一部分的对口人才,甚至可以将优秀的学生毕业后直接招募到自己的单位。实现企业与大学生的双赢,确保了企业在参与合作时的积极性。以此,为大学创业者的资源基础提供保障。

(三)组建专家顾问团队提供理论指导

邀请大量社会各界中具备广泛相关专业素养的专家组成指导团队,为大学生创业者提出创业方向上的意见和建议,对创业方向出现问题的大学生创业者进行及时的修正,同时也对所有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发向上进行专业化的引导,并在具体项目上帮助选择和进行理论指导,使大学生创业者能够选取最合适自身的创业的项目,并以最合适自身的方式进行这些创业项目,避免大学生创业者盲目的随意选取项目进行创业,降低不必要的损耗。在创业过程遇到困难时予以援助和指导,将损失降到能够控制的最低点,避免困难程度扩大化,使大学生创业者能够及时脱离困难阶段。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全程的疑难咨询,有效的降低因理论知识掌握不足而产生的失误,为大学生创业者提高可靠地理论基础保障。

(四)协助大学生之间组成创业团队

经过相关的步骤,将范围内参与大学生的专长和不足进行记录与分析,按照取长补短的理念将所有参与的大学生创业者组成一个个的具有全面创业能力的创业团队,来使团队拥有在创业过程中应对出现的各种各类问题的能力。并在创业过程中,对创业团队内部出现的问题进行调和及调整,实现创业团队凝聚力最大化,确保为大学生创业者团队内部的和谐、团结、统一提供保障。

(五)向社会群体反馈大学生创业所出现的各种问题

建立有效的渠道,实现信息的向上传递。大学生创业者在当下的环境中进行创业,直接面对着创业难度大和政策落实情况不好的双重难关,缺乏一个有效的方式能够将他们的呼声传达给社会大众和有关政府部门。而建立有效的渠道,有利于对这些问题进行收集,并将其反应给有关的社会群体和政府部门,使问题能够得以解决,避免大学生创业者折戟于同一问题,根本上改善大学生创业的环境。

〔参 考 文 献〕

〔1〕李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模型与评估――评《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34):64.

〔2〕黄敬宝.中国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综述(2008-2010)〔J〕.改革与战略,2014,(11):18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