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具体到阅读教学中,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下文从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 阅读 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需要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引导他们积累素材,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并促进语感的生成。同时,教师还应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让他们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对作品进行赏析,体会作者的情感,陶冶自己的情操,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情感世界更加丰富。

一、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教学的目的性不强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通常并不会过多考虑这次阅读有什么样的要求,通过这次阅读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而且也很少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具体的指导。学生只能漫无目的地阅读,导致学生阅读水平不高,收效甚微。

2.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常只是机械性地向学生介绍作者的信息、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者逐字逐句地进行分析,最后划出需要学生掌握的词语。教师把课上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分析文章的词句和结构上,一堂课下来,学生真正学到的东西少之又少。长此以往,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会逐渐失去对阅读兴趣[1]。

3.阅读活动流于形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语文教师会适当组织一些阅读活动。但是由于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并不到位,导致大部分活动仅流于形式,虽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并且课堂气氛活跃,但是起到的实质作用并不明显。

二、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水平的方法

1.帮助学生甄选优秀读物

小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那些新的知识和技能,他们都很乐于学习,也有着浓厚的兴趣。而阅读能够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使他们感受到不同的人生,体验到不一样的精彩。阅读就像是让学生的心灵经历了一次旅行,旅途的美好会使学生乐而忘返。因此,阅读同样对他们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他们喜欢那些有着精美插图的书,看着美丽的图画,听着教师的讲解,他们会很快沉入其中,无法自拔[2]。受年龄影响,小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很难直达作品的本质,因此教师要注意加强引导。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一些社会情感会逐渐形成,他们会学着去对读物进行评价,或者去点评一下自己的生活。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我们在帮助学生甄选读物时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让学生的心理能够经历从文字过渡到思想、从形式过渡到内容、从部分过渡到整体的过程。有了合适的读物,就可以展开阅读了。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阅读材料大部分内容都比较浅显,经过诵读就可了解作品中事件所发生的时间、主人公的基本特征,以及主人公的各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等。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之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通过阅读感受到人生的壮阔、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快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切不可急于求成,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的经历和生活环境不同,导致了个性的差异,我们应该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

(1)以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性格活泼,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我们可以组织一些与阅读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的语文素养在活动中得到提高。常用的活动形式有:演讲、讲故事、朗诵诗歌等[3]。

(2)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的阅读榜样可以是名人,也可以是班上的同学。教师可以在每天上课开始前五分钟为学生介绍一位名人热爱读书的小故事,或是班上的某位同学在阅读中所取得的成就。这样做,可有效激励学生,使阅读逐渐成为学生的内心需求。

(3)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小学生的好胜心都很强,也希望付出辛苦后很快能够有所回报。为此,教师可以定期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满足学生的好胜心。有了成就感,学生就会更加努力地通过阅读来提高自己,并以此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赞同。

3.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方法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教师就要适时地教给他们一些阅读方法,让他们由“爱读”到“会读”。我们常用的阅读方法有四种:一是选读法。这种方法基于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的需要,让学生有选择地阅读书报或篇章的有关部分,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二是精读法。精读法就是对一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地阅读。三是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而是快速浏览。四是摘录批注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标注记号、作注释、写评语。

4.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

小学生还处于儿童时期,其感情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仔细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朗读的声调、发言的措辞等,并适时抓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他们去感受、去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如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教师可通过图片、音乐的形式将学生带入《月光曲》的意境,进而指引学生从“小路散步――走进茅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贝多芬创作的灵感和激情,让学生用心灵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认知,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为了培养学生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的意识,达到读好书的目的,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应再延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教科书”的封闭式教学,必须要营造一个开放式的学习氛围,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洪澜.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析[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7).

[2]常东芳.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 学周刊,2014,(20).

[3]蔡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J]. 华夏教师,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