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对现代设计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伏羲画卦开始,直到今天地球村格局的形成,中国文化洒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并且兼容并蓄蓬勃生长。在信息化的今天,中国文化对人类社会各行各业乃至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文化领域,中国文化浓重的影响着日韩东南亚等国,甚至在欧美大陆我们也很容易找到中国文化的影子。如果说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一段充满创造的过程,那么可以肯定地说创造就是设计的具体体现,而设计的过程从根本来说上也离不开文化的底蕴。那么,作为人类主流文化之一的中国文化在当今社会究竟对现代设计有着怎样的影响呢?笔者在本文中做了一个浅拙的探讨。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国精神;道法自然;设计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神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学、美术以及音乐等艺术创作审美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且对现代设计领域造成的影响力也同样不容忽视。比如在西方艺术设计教育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包豪斯,就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包豪斯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对中国的老庄学说,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而且还把庄子的哲学,应用到教学和设计实践中。以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的科学技术与之结合,在其教育实践中,还引进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和道教的气功修炼。瑞士画家约翰•伊顿是一位对包豪斯的设计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他经常引用《老子》“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类的话教导他的学生,并且要求学生在做专业训练之前,必须先要磨练自己的身体和意志,辅助手段是沉思冥想、呼吸控制、躯体拉伸。伊顿要求学生学习画中国山水画,让学生画山、画水、画树,要求学生用老庄的哲学思想观察与诠释世界。上人体绘画课时,伊顿也大胆引进老庄的哲学思想,他不要求解剖学意义上的准确无误,而要求学生独出心裁地发掘与诠释模特摆出来的各种姿势。伊顿还经常引用老子“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观点,帮助学生掌握建筑空间理论。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设计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对我们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深远,对世界范围内各个领域都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我国现代设计的发展更是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的滋养。我们的设计师要创造具有“中国精神”的设计作品就势必要加深对传统文化的渗透,要将“中国的精神”融合在自己的思想境界中。此刻身在大谈“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设计的今天,国外艺术家都如痴如醉的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发觉灵感,作为国人我们又怎能不将我们祖先留下宝贵遗产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呢。
那么能体现“中国精神”的设计作品对我们现代设计作品来说的意义是至关重大的,用一实例来说明,“天安门观礼台”它是由我著名建筑大师张开济先生在50年代初期设计而成,它与的天安门城楼浑然一体,组合巧妙。建筑面积总共只有1658平方米的看台,使用面积却能达到2470平方米,至少可以容纳近4000人,看台平缓的坡度,刻意地弱化了它巨大的体积,为拥有500多年历史的天安门城楼,营造了更加恢弘的气势。早在设计初期张开济先生就强调“城楼是广场的重点,再有一个建筑与之争宠就是喧宾夺主,因此观礼台设计得越不显眼越好,越不突出就越成功”。为了与原有的城楼达到完美的统一,张先生深入地研究了天安门城楼的历史以及它所能体现出文化内涵,他要让观礼台从与城楼一样的文化母体中生长出来,而不是简单的从地面上冒出来。天安门城楼建于明永乐15年(1417年),是这是明清皇城 ‘紫禁城’的正门,原名‘承天门’。它是明清皇帝举行登基大典和册立皇后的地方,也是1949年10月1日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的地方。观礼台就是在这样的用心经营中孕育出来的。笔者想此刻要是你站在天安门前也一定不会感觉到这个建筑是后来加上的,间隔时间数百年的两个建筑能巧妙的融为一体,让人丝毫感受不到时间差的存在,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正是因为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融合已经到了相当透彻的程度,也因此才能给我们带来如此的感受。记得在一篇资料上笔者还曾看到过这样一个例子,也能说明这个问题,世界建筑大师在贝聿铭在巴黎卢浮宫前也尝试了一次这样带有巨大时间差的设计,那个被称为“现代金字塔”的新建筑,虽然也被人们称道,但是,我们却很难产生象天安门与观礼台这样的感受。卢浮宫最初是一座王室城堡,由菲力浦•奥古斯特建于1204年;查理五世于1364年至1380年间对其进行改造,从而使这个宫殿具有了浓厚的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1984年贝聿铭接手卢浮宫的扩建工程,经过4年的等待在卢浮宫前一座玻璃金字塔展现在世人面前,金字塔的底边长35.4米,底边与建筑物平行,亦即与方位平行,与埃及金字塔的布局相同,它的体形简单突出,而全玻璃的墙体更是清明透亮,整个建筑显得极负现代感。单独来看贝氏的这件作品着实是无可挑剔的,可是你一旦细细的品位,你就会发觉它与卢浮宫置于同一空间似乎显得有些牵强,似乎风格很难融合在一起,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它是后来加上去的。这个建筑之所以会带给人这样的感受我觉得正是因为设计者对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认识上的反差,因为设计师对异国文化没有深入的认识。
“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这是由国际著名设计大师乔治•亚罗提出观点。而我们中国文化是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多元文化。在现代设计中要从中国文化中发觉内涵,就必须对中国文化的多元组合有着明确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才能使现代设计作品中更好与我们传统文化融合和展现。
参考文献:
[1]孙彬.国际广告[J].国际广告杂志社,2005年4期
[2]南怀瑾.论语别裁[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南怀瑾.禅宗与道家[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赵农.设计概论[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胡照华.中国工艺美术简史[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