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学主张:教师成长的航标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学主张:教师成长的航标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一名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是一种自我突破和超越,是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整体提升和质的飞跃。从这样的角度来讲,教学主张,是指引教师长的航标灯,是教师专业影响力的核心。

【关键词】教学主张;对话体验;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3-0064-02

【作者简介】秦琳娜,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江苏苏州,215000)。

“一个教师即使著作等身,荣誉无比,如果缺乏自己的教学主张,从专业上讲,他依然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笔者真切地感受到,课堂是艺术的园地,这里应该是姹紫嫣红,甚至千花万花怒放。作为第一线的教师就应当像蜜蜂采蜜一般,在教学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于自己有用的花粉,酿造自己课堂的蜜,提出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主张,使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整体提升和质的飞跃。

教学主张,一个新名词

因为喜欢孩子,所以笔者也在乎孩子们对自己的看法。笔者初出茅庐时,教的是一年级的孩子,教了有大半年吧,有一次上完课,班里的小姑娘兴奋地说:“老师,没想到今天语文课时间过得这么快,之前我一直觉得上语文课时间好慢啊!”当时笔者的脸唰地一下红了。孩子的潜台词不就是说,“老师,之前大半年,你一直在浪费我们的时间,语文课真是太没劲了。”混沌惶恐之时,学校安排笔者去南通学习,于是“情境教学”这个新名词进入了笔者的脑海。

那个年代,对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李吉林的名字家喻户晓,“情境教学”如雷贯耳。在对教育家顶礼膜拜的同时,更好奇什么是“教学主张”,情境教学主张的是什么?在满心期待中见到了李吉林老师,原本在耀眼光环笼罩下的教育家变得真实起来,李老师就是一位满面笑容、谈笑风生的语文老师,一位长大了的儿童。她曾带着孩子们走出校园,走进田野,亲身体验“飞入菜花无处寻”的乐趣,目睹“似剪刀”的二月春风将垂柳裁出新绿……那次培训,第一次听到了如此触动笔者内心的报告,第一次惊叹于教育的无限魔力,第一次知道课堂上的孩子会这么喜欢语文,更知道了教师独特教学风格背后是坚定的教学主张。

真正被教学主张“电”到,还要从听薛法根老师的课开始。十几年前他到我们学校来上《小露珠》,创设了一个综合的语言运用情景:进行情境对话,师生在平等、和谐、即兴的情境会话中,活化了课文静态的语言,学生在对话中感受到了小露珠的外形特点。一位男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俯下身来和孩子去打招呼、去握手。笔者惊叹的同时,又在思考薛法根的“组块教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样的教学主张,又有怎样的魔力?让孩子产生“语言合金”,作为一种新的“言语组块”融入学生的语言素材库里,产生聚合作用,从而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促进言语的发展,这就是“组块教学”中在做的吗?后来每每听到有薛法根老师的授课讲座,哪怕只要是吴江盛泽实验小学的老师开课,笔者和同伴们都会赶去,只因为那里的课堂有鲜明的教学主张“智慧教育”。“我是用语文教人,课程是工具,指向的是成人。”这是今年3月听薛法根老师讲《教学的内在秩序》时提到的。“学习不仅要获得知识的信息意义,而且要获得知识的智能意义,即:蕴含在知识载体中的人类智能,包括创造能力与一般能力。”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是鲜明的教育主张,它成就的是孩子的未来,崇尚的是“不教之教”。

去年,在南京参加活动,听了窦桂梅老师的《大脚丫跳芭蕾》,震撼的同时,“主题教育”这个教学主张直观地跳入了脑海。窦桂梅老师针对语文教学“难以形成核心价值观”“难以整体提升语文素养”“儿童学习负担过重”这些问题,给出的良方是“整合”,整合课程,整合整体设计,提高综合思维。整合的结果是什么呢?就老师来说,是课程意识的增强,于学生而言是语文立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作为真正的人站立起来。窦桂梅老师认为,语文教学要借助语言的学习唤起儿童内在的、心灵深处的涌动甚至是心灵的震颤,她所追求的是浸润在文化之中而又充满理性光辉的课堂。

对比李吉林、薛法根、窦桂梅这三位教育家的教学主张,笔者发现:李吉林老师追求的是情境中的语文学习,体现审美的色彩;薛法根老师是带领儿童“走向言语智慧”的语文课堂,着力的是教学组块的思索;窦桂梅老师是基于课程整合,力图把儿童的语文学习引向更丰富的文化视野。这就是他们的“教学主张”,正是这样的主张和信念,催生了他们精彩的语文课堂。从课堂上孩子们活跃的思维状态,从听课老师一次次反思中,笔者深深感到,这些绝不是简单的标新立异和形式上的刻意求新,而是深深扎根于他们对语文教学意义与价值的深刻理解,这样的理解使他们对语文学科教学有了清醒的目标意识。

对话体验,一种新追求

十多年来,笔者深深感到,教师不能没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因为教学不能没有思想。

憧憬过这样的课堂,老师只是抛出一个个话题,课堂上孩子们思考、讨论。每个孩子都在尽情地讲,无论说什么,不论对与错,观点的合理性不是留给老师来判断,而是由同学们来讨论,课堂上或通过丰富的多媒体手段,将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或以学生的感悟为突破口,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发展,或在提问与回答、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的过程中,以有效的教育达成教学目标。活跃的是课堂,受教的是孩子。这种课堂不就是“对话体验式”的吗?

查阅了《教育大词典》,其中对“体验”这样注释,体验就是亲身经历,就是联系自身的体味。带领孩子们“体验”文本,实施“体验”,进而引导孩子们和文本对话,这对于语文教学获得实质性的突破,不仅十分必要,也是十分迫切的。语文教学具有很强地“体验性”,语文教学要从学生体验出发,这是基于语文学科特性的。

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上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营造出足够宽广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地翱翔。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多给学生一点问题,让他们去探索;多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把课讲活了”。吕先生精辟、独到的见解,为语文教学的深化指明了方向。课堂上如果能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那么课堂想不精彩都不行了。语文老师就应该勇于打破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其中,我们要发挥“表演”这种体验方法的重要作用。表演能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平时对这一教学方法的使用,笔者发现学生对表演总是乐此不疲。从阅读到情境想象,学生总是乐于扮演文中的角色,展现自我与文本的对话。如在教学《蘑菇该奖给谁》这一课时,笔者在班上组织了分角色表演课文,学生先在小组内练习,然后全班演一演,你喜欢哪个角色,你就演哪个角色,一次一次进行交换,使每个孩子对课文内容都有了了解,并通过自己的朗读表演理解了课文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个点拨、引导评价的角色。这样学生自己通过学习获得了理解,在体验中掌握了知识,学得兴致盎然。

笔者越来越多地珍视“体验”,孩子们在体验中对话,在对话中充实,在充实中成长。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日积月累,悟得终身学习的方法,获得语文学习中的积极情感,体验语文学习中的乐趣,这就是对“对话体验”的感受。

虽然站在讲台前已有十八个年头,但每每聆听名师的课堂,笔者还是心生无限敬意。“对话体验”,对于笔者来说,还只是浅层次的思考,只是源于课堂,只是对教学的一些看法、想法、念头、观点。有时思考不乏有价值的见解,但还是很零散的,是相对浅层的。幸运的是,我们学校有一个语文“对话教育范式”的校本研修团队。

在研读理论书籍之后,我们明晰了“对话体验”的理念。我们认为“对话体验”的本质就是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心与心的对话交流沟通。通过“对话体验”要培养的是学生对话合作的能力,应对各种问题思考的能力,探索新领域的能力。

随着对教学主张思考的深入,对“对话体验”有了从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认识,笔者第一次感到“语文教师”一词的厚重。仰望星空,一路追星,体验着,感觉风景无限。笔者相信,只要有主张,只要不停地行走,奇迹就在未知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