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文章结合艺术院校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实际,提出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并对如何构建高效率的实践教学模式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设想,希望对推进艺术院校的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所裨益。

【关键词】创新实践能力 互动式教学 课题式教学

人们常常会问:什么是实践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一个不易回答清楚的问题。在笔者看来,所谓实践教学,也即直接经验的教学,可以理解为师生共同参与的、以一定实践活动为载体、以一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活动。

要想培养新一代具有自主创新实践能力的设计人才,必须改变因循已久、逐渐落伍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可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艺术人才。那么,如何实现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笔者结合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的实际,以自身讲授的综合媒体广告设计课程为实例,提出了“互动式”、“课题式”教学模式的建议。

一、变“灌输式”教学为“互动式”教学

长期以来,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大体是:教师教,学生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普遍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坐在教室里耗时间的大有人在,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机会。试想,如果继续沿用这种“灌输式”教学模式,又怎么能培养出自主创新的设计人才呢?

笔者认为,“互动式”教学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现总结“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两个原则如下:

(一)课堂问题当场解决,实行师生互动。

教学活动主要以提问、讨论、回答的形式开展,目的是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意思维。

在创意孵化的过程中,学生是绝对的主角,教师扮演的则是引导者和策划者的角色。教师用自身的知识储备、人格魅力积极引导学生,鼓励每个学生大胆发言,锻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综合媒体广告设计”课程为例,课堂上鼓励学生围绕某一广告主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质疑,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创意思维导图”,通过联想和想象绘制出至少20个广告创意。如此长期坚持、良性循环,学生就很可能再也不用为没有创意而发愁了。

(二)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调动生生互动。

全体学生共同研究一个选题,或者大家各自研究自己的选题,然后向指导教师汇报设计方案,教师给出指导意见,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这种教学模式在国内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十分常见。然而与此相比,笔者更倾向于让学生走上讲台,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大胆讲出来,引起集体讨论,发挥集体智慧。台上的学生以职业设计师的角色汇报、讲解和推介自己的设计理念、产品,台下的学生从消费者的角度认真聆听、分析,并给出合理化的建议。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思考、创新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强化班级的科研氛围,模拟职场情景,使学生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储备。

二、变“课程式”教学为“课题式”教学

各个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一度都实行“课程式”教学模式,将专业基础与专业设计、实践环节区分得过于严格,使课与课之间“各自为政”、互不联系。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知识断层现象,无法将课堂所学与生活实践接轨。然而,市场需要的是系统化的设计师。也就是说,传统的“课程式”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设计人才。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在保持课程设置连贯性、合理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课题式”教学模式。

(一)将设计课题贯穿于课程教学

将设计课题贯穿于课程教学,不仅有效解决了课程之间的衔接问题,而且能使设计课题得到不断深化,并为下一阶段的项目研究做好铺垫。例如,在大学二年级的专业基础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其选择、确定有价值的设计课题。然后,引导学生在今后的课堂学习、课后实践中,主动将这一设计课题贯穿其中,深入研究。如此,有意识地进行分环节训练,既能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对设计知识的理解、把握、驾驭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将设计课题转化为研究项目

把课程训练阶段的设计课题作为研究项目,能够充分利用、分解不同课程中的训练成果,为后期的项目申报和系统研究提供材料支撑。一般来讲,将设计课题转化为研究项目的时间节点,应控制在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学生此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设计能力和职业素养。到了大四下学期,如果鼓励学生的毕业设计能够延续之前的设计课题、研究项目,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更为系统的创新设计,就既能保证教学的连续性,做到“课题式”教学的有始有终,还能让学生集中精力投入到项目成果转化中。这样,就有效弥补了“课程式”教学的不足,为学生毕业后从事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语

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集开放性、生成性和交互性为一体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师生的共同关注和一致努力。要想让“互动式”“课题式”教学模式真正发挥实效,首先要避免训练环节的简单重复和机械整合,其次在项目实践阶段,要不断完善设计课题的各个环节,破除学生的思维定势,做到有机融合、相互渗透。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高校艺术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G13DB085;辽宁科技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改革项目“关于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教学模式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杨艳石,赵仕奇.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制和项目制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2(03).

[2]张会峰.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探讨[J]艺术教育,2013(07).

[3]吕微露,黄韵,刘斐.环境艺术专业“项目式”教学改革模式初探[J]装饰,2011(02).

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