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用学视野下的语文教学改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用学视野下的语文教学改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直语文提出,语文教学要“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语言核心”的提法隐含了语言学研究对语文教学的支撑作用。荣维东、李海林等更是撰文指出,近来的真语文大讨论已经发生了语用学转向,也就是语用学将成为语文教育重要的“母学科”之一。

那么,语用学究竟能为语文教学提供什么样的营养物呢?

一、语用学的语言观对语文教学理念的启示

语言观是对语言本质的基本看法,奠定了理论框架的基石,蕴含了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每一次语言学思潮的更替,都隐含了语言观翻天覆地的大变化。索绪尔肇始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语言观可以概括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到乔姆斯基引领的形式主义语言学就转变为“语言是一种天赋的语言使用能力”,现代认知主义语言学则把语言看作“一种普遍的认知处理程序”。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深受语言学理论的影响,语言观自然就会衍生出一种“语言教学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指导性作用。早期的语文教学深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集中采用“符号观”来进行语言教学,因此语音(符号能指)、语义(符号所指)、语法(符号的组合规则)等成为教学的直接内容,很少顾及语言的具体使用问题。

那么,语用学的语言观是什么呢?语用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出现的时间还十分短暂,它的创始过程深受语言哲学的影响,具体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英美和欧陆两大研究流派,研究内容驳杂,研究方法多样,因此其学科基础还远未定型。倘若一定要找一个目前阶段尚可概括的语言观,那么“语言是一种言语行为”堪当重任。

言语行为是美国哲学家奥斯汀及其学生塞尔创立的一个概念,直接催生了现代语用学,同时对20世纪下半叶的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都有巨大的影响。简单地说,语用学就是研究语言使用的科学,一旦要研究语言使用问题,就不能采取静态的角度来观察语言,语言不再是字、词、句,而变成了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中表达和理解具体话语的动态过程,言语行为就是这动态交际过程中最基本的观察单位。在这个意义上,语用研究就是言语行为的研究。英语“Pragmatics”现在翻译为“语用学”,但其拉丁语词根“Pragma”的实际含义是“行为、做”,译作“言语行为学”也许更恰当。

采取言语行为观的语用学,为语文教学的理念提供了三个方面的重要启示。

1.语文教学对象的立体化

传统语言观念中,语言是一个自主、自足的系统,考察语言系统内部的单位构造和相互关系就能够说明一切,因此往往采用净化变量的方法,去除语境、语言使用者等影响因素,在纯化的理想条件下进行研究。相应的语文教学对象也就拘泥于语言单位的形、音、义,以及单句的层次、复句的关系等语法规则。

但是在言语行为理论看来,语言活动是一个受到社会功能制约的行为过程,语言的表达与理解必须到使用过程中去寻求解释,语言系统不是在孤立地发挥作用,而是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交往原则共同塑造了言语作品。因此,语文教学对象虽然可能还是文本的分析,但这种分析必须加入社会情境、语用意图、语体惯例等众多因素的联动。

2.语文教学活动的践行性

传统语言观念中,语言是一个与世界相对照的符号系统,其首要功能是“描画”世界。语言和世界是分离的,语言是一方,世界是另一方,两者之间具有同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对语言的精细认识获得对实在的认识。这也就决定了语文教学活动主要是一种对语言符号系统的学习,掌握这个系统的单位和法则以更好地理解世界和刻画世界。

但是言语行为理论指出,语言的本质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行为,人类通过这种行为干预世界。言语行为本身就是世界中发生的事件,是我们介入实在的一种特殊实践。根据这样的观念,语文教学活动就不应该是一种语文知识的学习,而应该是对前人成功的言语行为过程(即文本创作过程)进行分析,掌握言语活动的策略并用于模仿性的言语实践,最后内化为自我的一种言语行为实施能力,进而能有效参与到世界的互动中去。言语行为的解读和模仿将成为主要的教学活动内容。

3.语文教学价值的普适化

从以上两点不难推出一个结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动态环境中的言语行为能力。在现代文明社会中,这种能力早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重要的生存能力,嵌入到我们一切的理性活动中。语文教学的价值也由此得到极大的提升,具有了普适化的效力,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更好地与他人、与世界打交道的方法,学习语文就是学习生存之道。

总的来说,采用言语行为观的语用学要求语文教学加入各种实在的变量进行立体化的讨论,这就使语文教学从理想态的研究转向了原生态的研究。

二、语用学研究成果给语文教学内容提供借鉴

除了教学理念上的启发,我们更希望语用学能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具体、扎实、有效的研究成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建设添砖加瓦。

语用学的研究成果比较驳杂,各个语文研究者也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向语文教学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引介。本文限于篇幅,不可能建构一个基于语文教学的语用学理论框架,只能根据粗疏的考察,梳理出语用学最有可能为语文教学内容提供直接借鉴的三大板块。

1.言语行为

首先,言语行为理论不仅是一种哲学理论,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先进的理念;而且本身具有极为丰富的研究内容,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分析言说过程的完整范式。下图是一个言语行为的完整过程和具体要素:

言语行为包含了发话者、受话者、语用规则、语境等要素,每一方面都已经在语用学中有了比较充分的讨论,都可以作为变量引进语文教学的文本分析中,从而把一个静态的文本还原成一个动态的过程。

其次,言语行为理论深化了对语言功能的认识。传统的语言学对句子功能的认识反映在句类的划分上,包括陈述、祈使、疑问和感叹四种,而言语行为理论告诉我们语言所做之事比这要多得多,一个言说动词就是一个语言的功能,一种语言里言说动词是成百上千的,如抱怨、威胁、邀请、建议、宣布、通知等。塞尔把言语行为的类别分为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态类和宣告类,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区分这些不同的类型,分别展开实境化的练习,那么对提高学生的社会语用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最后,言语行为理论为语体研究提供了新鲜的视角。比如刘大为提出语体就是言语行为的类型,徐默凡进一步指出语体言语行为的界定、描写和研究方法,这都为语文教学中区分语体来进行不同读法、不同写法的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语用意义

传统语文教学着重分析静态的语言单位,抽象地讨论词语、句子的意义,考察的范围至多限于语句的上下文,而言语行为观要求考察整个语言使用的行为过程,即使同样是讨论词语、句子的意义,也要考虑语境对意义的填充推理,捕捉意义背后说话人的语用意图及其语用效应,由此就产生了语言意义和语用意义的区别。英国语言学家利奇给出了语言意义和语用意义的简单定义:

语义学:两项式――X的意思是Y。

语用学:三项式――通过x,s的意思是Y。

举例:语义学――狗的意思是一种人们经常饲养的宠物。

语用学――通过“狗”的表达,某人的意思是“我害怕狗”。(加入了语言使用者的语用意图和语境的意义。)

显然,语用意义的解读涉及更多的变量,但也更贴近实际的交际活动。语用学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语用意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比较深入的有:指示现象、会话隐涵、规约隐涵、预设等。这些研究都为我们深入解读文本中的语用意义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

3.语篇结构

在传统语言学的研究视野中,最大的研究单位是句子,比句子更大的单位都是句子的重复叠加,因此不必研究。在语用学看来,研究的对象却是言语行为,实施言语行为的单位可以从一个句子到一个语篇,而且往往是一个语篇才能比较完整地实现一个语用意图,因此语用学开创了比句子更为复杂的语篇研究范式。

语篇,通常是指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短者两三句,长者洋洋万言。每个语篇都有自己的构造规律,通过语篇结构表现出来。语篇结构就是语篇背后的一种内聚性组织关系,有了这种关系,原先看似一盘散沙的一群句子就会产生一种向心力,让人感觉成了“篇”;而没有这种关系,就只能是一组句子的堆砌,让人感到前后跳脱或者前言不搭后语。

语用学中的语篇结构研究发展出了一系列理论方法,比如宏观结构研究、衔接手段研究、主题推进程序研究等。这些研究对语文教学这种母语教学来说特别有用,因为篇章感是语感的重要内容,根据我们的观察,中学生的语法感通常没有问题,而篇章感有待加强。比如写作的问题主要不是句子的语法不通,而是篇章的文脉不畅,其病因是可以通过语篇结构的教学来解释的。

三、语用学研究成果进入语文教学的方法

语用学的研究成果如何进入语文教学,这是一个真正的难题。

首先是“教什么”的问题。我们需要对现有的语用学研究成果进行爬梳,找出对语文教学切实有用的部分,然后要从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对之加以整饬,形成系统性、学理化的语用学教学体系。这个工作谈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一方面语用学的研究成果主要借自语言哲学,并不是按照学科发展的逻辑逐步推演出来的,因而只有大小不一的研究板块,缺少高屋建瓴的理论原则和一以贯之的方法程序,可谓己之昏昏岂能使人昭昭。另一方面,这个工作一定需要跨学科专家的全心介入,只有既受过良好的语用学专业训练,又熟稔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实际状况的人,才有可能脚踏实地地去开发适用于语文学科的语用学教学体系。

其次是“怎么教”的问题。语用学进入语文教学的方法当然要避免直接在课堂上讲授语用学知识和理论,否则就又会回到把学科专业知识简化后下放到中学课堂的老路上。学生学习一堆语法知识没有用,学习一堆语用知识也没有用。那该怎么教呢?怎么才能把语用学的先进理念通过课堂教学切实转换为学生的语用能力呢?

我们觉得,在目前的情势下,尚不具备打造一个基于语用学的教学体系的条件。当务之急是构造一个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学家能共同开展工作的学术平台,沟通工作理念,建构工作术语,从每一个具体概念、具体理论出发,对语用学逐次进行语文教学的改造,并适当转化为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从而能真正为语文课堂服务。

对于“怎么教”的问题,我们觉得在目前选文性教学为主的局面下,还是应该把语用学知识融会贯通于具体的文本分析中,而不应该具体去传授语用学知识。换句话说,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语用学素养,并运用语用学理论去开发基于文本的教学内容,但是这种语用知识本身是内隐的,不应该成为教学的基本内容。试举一例说明:上海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沉船之前》(八年级第二学期),节选自长篇电影小说《泰坦尼克号》,描写了泰坦尼克号沉没前船上众人面对灾难时的各种表现。其中有一个语言细节,文中描述了很多船上的地点,但较少使用处所名词,而是大量使用“这(里)”和“那(里)”,这是为什么呢?这里隐藏着一个语用学现象,即“这(里)”和“那(里)”都是处所指示词语,本身没有意义,必须利用当下正在实施的言语行为、以说话人作为参照点才能确定其指示的具体处所:“这里”就是靠近说话人正在说话的地方,“那里”就是远离说话人正在说话的地方。这里的语用学分析就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两个教学内容:一是通过分析“这里”和“那里”的出处,以讨论此时说话人所在的地点,从而理解说话人(作者)的观察视角;二是了解电影小说的文体特征,就是充分使用语言手段再现电影画面和摄影方法。如:

华莱士并没有走开,他仍然站在那里,似乎对自己的处境有着深刻的理解,知道任何的努力,都只可能是一样的结果,他更愿意站在这里,与音乐之神在一起。

上句中先用“那里”说明作者是从远处观察华莱士的,后用“这里”说明作者已经和华莱士位置同一了,还原为电影镜头的话,就是先拍摄一个远景,然后拉一个近景,接下来就可能使用华莱士的眼睛作为镜头来观察船上的情景了。这种描写非常具有现场感,指示词语的变换带来了观察视角的转换,阅读者可以在脑海中还原当时的情景。这正是语言表达的特殊魅力,也是电影小说常见的一个语用手段。从大的方面讲,这里教学采用动态的观点来考察文本的组织过程,引入了说话人的视角,体现了语用学理论的解释力。

真语文从提出到今天已近三年,理念的讨论已经充分,价值观的共识已经达成,前进的方向也已经明确,如果还不能拿出一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新成果去说服大众,给教师和学生以实惠,那么“真伪之争”就难免成为口号之争。落实到本文所讨论的问题上,“语用学的转向”如果已经发生,那么就需要我们在转向之后戮力齐心、奋勇前进,以理论研究、教材建设、教师培育为进步台阶,用文本解剖、教学案例、课堂展示来付诸实践,逐步开创基于语用学的语文教学新天地。

参考文献

[1]《语文建设》杂志等.聚龙宣言[J].语文建设,2013(1).

[2]荣维东.真语文大讨论及其语用学转向[J].语文建设,2014(5).

[3]李海林.语用学之于语文教育――历史的观照与当下的探索[J].语文建设,2014(5).

[4]Austin,J.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Ox―ford:Clarendon Prezs,1962.

[5]Searle,J.R.Speech Act[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69.

[6][9]何兆熊主编.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刘大为.语体是言语行为的类型[J].修辞学习,1994(3).

[8]徐默凡.论语体言语行为[J].当代修辞学,2013(2).

[10]沈家煊.语用学和语义学的分界[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2).

【本文的研究得到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现代汉语行事语力表达手段研究”(项目批准号:14BYYl22)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