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本让人“受用”的好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本让人“受用”的好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十几年前,先师何以聪送我一本沈蘅仲先生的《知困录――中学文言文备课札记》,旋又蒙沈先生送我签名的另一本《知困录――中学古诗词备课札记》,何师嘱咐我:“沈老师是有学问的老辈语文教师,你搞语文教学的,要好好读他的书。”后来,我真的好好读了这两本书不止一遍。对沈老师那种秉承乾嘉学风的治学功夫很是敬佩。沈老师每备一课,“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真正做到竭泽而渔的地步。也许有人认为用那样功夫来备中学古诗文课有些不值,但我总觉得如做到那样的话,一定会把语文课上得很扎实。近十多年来,我常感叹时风不正,瓦釜雷鸣,况且一般语文教师也穷于应付考试或检查或表演,再也没人有耐心和功夫去做沈先生这样的事了。然而,这次我有幸读到了陆精康老师的《考信录――文言诗文备课札记》,觉得眼前一亮,深感“此道不孤”。我想语文教学总是还有一些不求闻达于学界,默默耕耘于杏坛的教师。尤其陆老师信奉的胡适之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真是“于我心有戚戚焉”。读了此书,觉得人们称赞陆老师是“学者型中学语文教师”一点也不虚。虽然,陆老师谦虚地说是“备课札记”,其实收入书中的是一篇篇扎实的论文,但不是当今流行的那种“论文”。这一点和沈蘅仲先生的书是一样的。

我觉得陆老师这一本书是能让人受用”的好书,“受用”一词是借用叶圣陶先生生前喜欢用的词,意思为让人受益、有用的。何以这样说,我想简单谈几点体会。

一说本书的书名。正像钱锺书《谈艺录》借用明人徐祯卿书名一样,陆老师此书之名是借用了清人崔述的书名。崔述(1740―1816)字承武,号东壁,河北大名人,乾隆二十七年举人,官至知县,后归家著述。《考信录》一书为其平生精力所注,内容精审,对于整理古史贡献尤大。他研究历史的方针乃“考而后信”,故其著作为《考信录》。顾颉刚先生受其影响颇大,后来“疑古”的种种不能不说受崔东壁影响。陆老师以此书名作为自己著作之名,一定也信奉“考而后信”这个原则,绝不人云亦云。细读收录在本书中的一些文章,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例如《“函谷举”考释一文》,对《阿房宫赋》里“函谷举”一句究竟是指刘邦破关还是“项羽使黥布破关”历来注释有异说,陆老师通过《史记》所载史实,前后对比分析,从《阿房宫赋》文章本身脉络推断其逻辑,指出应是“陈涉义军攻破函谷关”,又指出“以项羽破关说”注释“函谷举”,“有悖文意,于史失考”。文章不长,但线索清楚,论据确凿,行文干净,读了确实能使人“信”。再如《庆历党争和(朋党论)》一文介绍北宋党争前因后果,分析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要言不烦,介绍史实有条有理,对一般教师理解并教好《朋党论》一文十分有益。我常见有些文言文课或者见小不见大在“句式”“用词”里兜圈子,或者不着边际地讨论文章的“中心旨意”,让学生发一通议论。如能好好读一下陆老师这篇“备课札记”,一定会有所得益。其他如《(报任安书)注释辨析》《一个离奇的错字》《(方子山传)疑难详解》《(指南录后序)一图三误》等文章,都体现作者不迷信权威,凡有疑问必“考而后信”的作风。作者如果不是熟读史实,胸有成竹,是很难做到这样信手拈来、繁简得当的。

二说读书内鉴赏文章的感受。如今中学里时行“古诗词鉴赏”,我于2006年发过一文,对高中生在古诗词鉴赏学习方面出现的种种现象提出了一点看法,结论是让高中生(更不必说初中生)鉴赏古诗词要求过高,甚至有些教师也缺乏鉴赏能力。中学生读读背背可以,要鉴赏谈何容易。古诗词鉴赏如火如荼般在中学开展,堂而皇之进入中考试卷,结果导致中学生很讨厌古诗词。钱锺书先生读明清科举考“经文”时引前人评王安石的话,说此乃“欲尊经术而反卑之”。意思是考儒家经义是为了尊崇其地位,结果一旦“经义”成为考试材料“利禄之具”以后,人们就看不起它了。同样,考古典诗词目的是为了抬高它的地位,让年轻人喜欢它,谁知反倒让更多的高中生厌恶它。不过我以为,如果古诗词像陆老师那样解读那样教,让学生学会鉴赏就不难了。收入本书的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主旨寻绎》,以诗句为线索结合李白奉召辞家人京的一段经历,步步深入解读。平时我们常说要“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才能读懂作品,究竟怎样才算“知人论世”?其实并不是每一个教师都明白,读了此篇则可以明白了。套用一句时髦话:“古诗词是可以这样教的”。其他如对杜诗的解读,对柳词的赏析,无不秉承此道。每讲一篇,陆老师都能秉着对诗作者“了解的同情”,用史实考据手法探明作者创作的本旨。以人情物理去探索诗人良苦用心。这些本来也是鉴赏辞典里那些学者用的一套。可贵的是陆老师的讲解更深入浅出,更容易理解。两篇赏析戏剧的文章,一篇分析《长亭送别》,一篇分析《哀江南(套曲)》,文章写得洋洋洒洒。如果没有美学理论的支撑,没有对史实的娴熟把握,没有对其他大家的两个戏剧研究的了解,仅凭寻行数墨功夫,断然写不出这样的赏析文章。

一个语文教师如果有了这样的底蕴再来讲解《西厢记》《桃花扇》,何愁我们的学生不喜欢?有了这样的功夫有人就不必借助课件搞“花样”,更不必按鉴赏辞典的讲法提供标准答案了。可惜,如今愿意花陆老师这样功夫的人太少了。

本书还有―个极大好处便是提供资料和线索,帮助我们中学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备课。这一点和我在本文开头提到的沈蘅仲先生《知困录》最相像。备课究竟备什么?记得先师何以聪生前发表过一篇文章,谈教学要明确三种“思路”,一是作者思路,二是学生思路,三是教师执教思路,三者要统一起来。如今这种说法已经“背时”,被无数令人炫目的新名词新理论所淹没,但是我觉得“期于拓宽教师的教学视野,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陆老师语),教师还是要研究这几种“思路”。按照加涅的观点:语言学习的研究表明,教师要在课堂里提供能与教材相联系的更大范围的背景材料。因此,教师自己首先要掌握与课文相关的许多材料。然而现在教师上课大体都这样:对文本深文周纳条分缕析,对文本外背景却一无所知,郢书燕说也就难以避免了。

三说陆老师的几篇文章。例如《(李将军列传)笔法研究》一文,介绍了清以降三位学者牛运震、吴见思、李景呈三家评的主要观点,并从八个方面加以比较、阐发。这对我们理解鉴赏《史记》的写作手法颇有帮助,比空洞地让学生背诵“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用得多。再如《(滕王阁序)的隶事用典》一文,介绍了“用典、对仗、声律、藻饰”四六言为主的骈文语言的四个基本特征,并以《滕王阁序》中的例子一一证明。从典故史实讲到古人几种隶事用典的方式,娓娓道来不枝不蔓,使人耳目一新。自新文化运动以来,骈文在国文教学中一直不受待见,其实骈文是中国语言的特殊产品,是一样好东西。现代学者作家对此有好感者不乏其人,如瞿兑之写过《骈文概论》,钱锺书多有好评而行文风格也时常骈散结合。最为骈文鸣不平的当数郭绍虞先生,晚年专写长文《骈文文法初探》,批评《马氏文通》轻视骈文的做法。可惜这种属于阳春白雪式的东西,年轻教师不感兴趣,也不甚了了。当然也有喜欢的。“诗家总说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实在不应该错过这个阅读的好机会。同样的文章还有《读(九日齐山登高)小札》,细析杜牧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我于中晚唐诗人偏爱小杜,这首诗从年轻时便会背默,但从来没有深究过,读了陆老师的文章,真是大受启发。“诗无达诂”自然是一说,但细细品味何尝不能有真解。虽然关于“恨落晖”好还是“叹落晖”好的分析,陆老师推崇高步瀛解之“叹”字,不赞成马茂元解之“恨”字,我认为还可以论一论,但整篇文章写得理由充分。其他如《(种树郭橐驼传)札记》《(段太尉逸事状)备课问答》《读高适(燕歌行)札记》及其注释,皆属此类文章。

四说陆老师文笔的好处。我推崇九华山上一联“非名山不留仙住,是真佛只论家常”。我们可以想想朱光潜、梁实秋、丰子恺等一流大家的文章,哪个不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说句实话,我对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语文界)中经院哲学的文章早已经没有耐心读了,对那种高高在上为广大语文教师指点迷津的宏文大论也难以接受,唯独对陆老师的文章真是喜欢读,觉得“有东西”、不摆架子不训人,所以也常常向自己的学生推荐。收入本书的文章大抵是如此的。

(陆精康著《考信录――文言诗文备课札记》,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