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摹古画家温仪的山水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摹古画家温仪的山水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温仪,生卒不详。字可象,号纪堂,陕西三原县人。年少时就非常喜爱绘画,总是懊悔自己的绘画没有宗法。康熙壬辰(公元1712年)中进士,做官至顺天霸昌道,是清代中期陕西地区较有影响的画家。

温仪生活在“四王”画派盛行时期,因此,他的绘画艺术深受其影响,尤其是曾受王原祁亲自指教,受其影响最深。由于当时王原祁受到皇室青睐,政治地位显赫,影响很广,替他应酬的画家很多,温仪便是其中之一。由于王原祁的追随者众多,学者遍及朝野,不但左右了宫廷山水画风,也极大影响了文人山水画主潮,于是就形成了以王原祁为首的“娄东”山水画派。“娄东画派”与以王为首的“虞山画派”是当时活跃在画坛上的两支劲旅。“娄东画派”仍遵循“四王画派”师古的传统,继续宣传董其昌发端的“南北宗论”,推许董源、巨然及“元四家”的画风。“娄东画派”有一个更为显著的特点,讲究“理法”,即他们不仅重视绘画实践,而且注重绘画理论的修养。虽然缺乏创新,但强调根基扎实,在丰富清中叶的山水画论上,却要比“虞山”等画派都有所作为。温仪在康熙壬辰中进士后,有幸与王原祁交往。从此尊王原祁为自己的绘画老师,并述老师训曰:“勾勒处,笔锋须若触透纸背,则骨干坚凝;皴擦处,须多用干笔,然后以墨水晕之,则厚而有神。又日墨如设色,则姿态生;设色如用笔,则古韵出,画家之习,不扫自除矣。”《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也有同样的记载,温仪作为王原祁的弟子,可见其画风与王原祁非常接近,从其作品来看,也属于“娄东派”画家。

现把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四幅温仪的作品介绍给大家,并对其作品作一简单的探讨。

其一,《仿一峰老人秋山图》(图1),此画作于乾隆年间,绢本,纵153厘米,横107厘米。此画采用平远的构图方法,近景画坡石、苍松杂树,几间茅屋掩映在树木山石之中。远处山峦重叠,瀑布飞流直下,云雾在山间缭绕,山峦时隐时现,使画面虚实相映,动静结合。画面上方作者自题:“乾隆上章馓仓,阳月仿一峰老人笔于二园三多斋,纪堂温仪。”下钤白文“温仪之印”和朱文“纪堂”两方印章。古代用天干地支来纪年,《尔雅・释天》中记载:“太岁在庚日上章,在申日馓病薄R虼宋颐强梢灾道,上章是天干中庚的别称,馓彩堑刂е猩甑谋鸪疲阳月即阴历十月。从此图作者的题识来看,此画作于乾隆庚申年,即公元1740年的秋天。

其二,《夏日山林图》(图2),此图作于康熙庚子年(公元1720年)。绢本,纵191厘米,横52厘米,近处画坡石、树木及掩映在树木之中的房屋;中景林木茂密,郁郁葱葱,弯曲的山路通往大山深处,房屋坐落在一开阔地带;远处崇山峻岭,云雾缥缈。画面左上方题:“庚子长至日仿一峰老人笔于京郊之云槐书屋,悖物山人温仪。”下钤白文“温仪之印”和朱文“可象”两方印章。

其三,《仿巨然秋山图》(图3),此画作于乾隆丁巳年问(公元1738年),绢本,纵141厘米,横39厘米,构图与前两幅相似。近景画坡石、树木、房屋;中景画一条曲径通往幽寂的山谷中,山谷深处坐落一院落,使寂静的山谷富有生气;远处层峦叠嶂,云雾飘渺。画幅上方题识:“沱水临中座,岷山到北堂。白波吹粉壁,青嶂插雕梁。直讶杉松冷,兼疑菱荇香。雪云虚点缀,沙草得微茫。岭雁随毫末,川U饮练光。霏红洲蕊乱,拂黛石萝长。暗谷非关雨,丹枫不为霜。秋城元圃外,景物洞庭旁。绘事功殊绝,幽襟兴激昂。后来谢太傅,丘壑道难忘。乾隆丁巳闰九月仿巨然画并书杜句为念圣老先生粲正。纪堂温仪。”下钤白文“温仪之印”和朱文“可象”。

其四,《仿北苑山水图》(图4),此画作于乾隆丙辰年间即1736年,绢本,纵123厘米,横52厘米。此画采用高远的构图方法,近景描写沙坡、杂树、溪水;中景描写一条山路顺着山势蜿蜒伸向大山深处,亭台、房屋掩映在茂盛的山林中,瀑布飞流而下,给幽寂的山林增添了生气。山间云雾缭绕,高远处崇山峻岭。绘画手法采用董北苑“矾头”和“披麻皴”的方式。左上角空白处题识:“乾隆丙辰壮月雨窗仿北苑太守笔。纪堂温仪”。

温仪的山水画技法和艺术风格,以水墨绘画表现,注重笔墨美,他的画用笔刚劲有力,平中寓奇,苍中见秀。近景山石以线条勾勒,而后皴擦,突出山石起伏的轮廓和凹凸部分,展示出北方山川的山石坚硬奇峭以及山峦的险峻雄伟;远处山体为密皴擦,点簇与晕染结合,显示出山势平缓险峻,变化各异,草木与云雾历历在目;深远处山脉,不皴擦,不勾勒,只是渲染出群山环抱,与主峰相应,远山重叠,施墨浓淡不同,愈远愈淡,愈淡愈远。温仪的山水画,多不施色彩,这种巧用水墨的技艺,使画面给人以不同的层次和立体感,表现了大自然变化无穷。不施色彩胜施色彩之美感,这也是王原祁“墨中有色,色中有墨”技艺的具体表现。

在温仪的山水画中,远处山林间常飘荡着山气云雾,这是作者所采用的“无墨求染”的画法。无墨者虚墨也,非全无墨,云雾中不加一点水墨,空白虚无,以皴擦点染表现出云雾周围山体实处。虚实对比,实为有形山林,以其山林衬托无形的云雾山气,使之变化无常,或隐或现,或有或无,或实或虚,山静云动,“冥冥中有形,窈窈中有神”。飞泉瀑布的描绘,也是使用浅淡湿墨,由山体重墨衬托,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幽静的深山中,似乎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力量,推动泉水汇集,飞流直下,打击山石,依山石崖壁,变化多端,一会儿急流奔腾,一会儿缓缓漫流。深远处湿重的水气漂浮上腾,更显得飞泉瀑布,雄壮奔放,奇妙无比。幽静的山林与飞流的泉水,动静结合,使画面富有生气,充满生机。画面的上方,常留大片空白,不着一笔,如《仿一峰老人秋山图*的上空,深远空灵,给人一种天高云淡,秋高气爽之感。正如董其昌在《画旨》中所说:“虚实者,各段中用笔之详略也。有详处必有略处,虚实互用,疏则不深邃,密则不风韵,但审虚实,以意取之,画自奇矣”。

对树木的描绘,温仪也是极力模仿王原祁的画法,近景山坡上生长着的树木,多以四五种不同叶法的树木穿插掩映而成。叶分墨叶与夹叶,虽然密密层层,但是片片枝叶,讲究画法和笔意,其有尖头点、平头点、介字点、个字点或双勾夹叶等等,以浓淡干湿不同的笔墨,交错使用。虽然方法多样,但每棵树前后有序,枝叶层次分明,浓淡相宜。远处山峰,只画一根树干直上,其上再加横点,以成树形,或者画为一簇一簇的墨点,成其树丛。虽然笔墨不多,但对树木的描绘亦形神俱备,正像王原祁在《麓台题画稿》中所说:“笔不用烦,要取烦中之简,墨须用淡,要取淡中之浓,要于位置间架处,步步得肯,方得元人三昧”。

从以上温仪的四幅作品来看。画面的构图布局比较相仿,都是采用中国传统的高远和平远的构图方法,拘于固定的模式,绘画技法虽有一定的成就,但崇尚摹古,很少有所创新;虽然在临古上很有经验,但用墨变化较少;虽然画面也有层次和立体感,但表现的山水辽阔境界和雄伟气势不够,没有脱离平庸的境地。温仪作为王原祁的弟子,深受王原祁的指教,画风极力模仿王原祁,因此能成为王原祁的弟子。王原祁作为很有成就的摹古画家,自称:“余弱冠时,得先父指授,了明董(源)巨(然)正宗法派。于子久(黄公望)为专师,今已五十年矣”。温仪的绘画技巧,也曾学习五代的董源、巨然,元代的黄公望等人的传统技法,从他本人的作品中也能看出。如《仿北苑山水图》是仿董源大师的画;《仿巨然秋山图》,自称仿巨然大师的画;《夏日山林图》和《仿一峰老人秋山图》都是仿黄公望老人之作。从他的这些作品来看,虽然都有古人的技法和意境,却只能得其形似,而无法达到其神似,这是由于缺乏没有真山真水的切实感受,只是一味地临摹古人的绘画。虽然他的绘画技法和笔墨也有很深的基础,但他的作品仍显得生涩、呆板、僵硬,没有灵气。但无论如何,温仪仍算是清代中期有一定成就的摹古画家。

(责编:唐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