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学是高中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智力水平,特别是思维能力发展的教学需要。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强化学生思维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养成主动思维的习惯,进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水平,进行了探讨。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包括空间构成、逻辑运算、数算求解、数据处理等。思维能力是学生解题思路的开始,是数学学习的核心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至关重要。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如何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是数学教师长期所追寻的课题。

一、培养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通过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结构变化等概念的学科,其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是数学应有的特点。高中阶段学习数学知识,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构建学生的空间能力,培养学生的正确计算水平和逻辑思维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学习好数学这门课程,是数学教师苦苦在寻找的答案。高中数学课本提出:“要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把它作为数学讲课的重要目的之一”。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教授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机智在于大脑的思维过程”。首先,数学课堂教学是要教会学生学懂必要的数学知识,使其知道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其次,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大脑智力水平,这也是课堂教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引起教学者的高度重视。数学思维能力是学习好数学的前提,是解开数学奥妙的开始,通过数学思维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的思维结构趋于合理,思维方向趋于正确,对于高中数学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因此,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探讨课题。

二、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分析

1.思考问题角度单一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提问解答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好问心理长期受到压制,学生由此对数学主动探索的欲望降低,缺乏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在解题的方法上缺乏应变能力,思维上存在惰性,习惯于上网查阅资料、翻看参考书,造成学生解题思维单一,无法更好地提高学习数学能力。

2.缺乏系统的知识理解

数学各章节知识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个体,而是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各部分知识相互作用才形成了完整的数学概念。但实际的学习中,学生往往对数学呈现章节化理解,特别是对概念、定义、公式的理解只满足于死记硬背,套用固定公式,缺乏对知识的拓展,在学生的记忆中知识呈现的是零散的分布,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的思维体系,没有建立完善的思维结构方式,进而影响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3.没有良好的课下回顾习惯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课下回顾正是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手段。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课下习惯于总结回顾的学生,比课下不复习的学生,记忆能力加深一倍,思维方式提高明显,避免了今后犯类似的解题错误,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养成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培养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1.从转变授课方法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曾经有教学学者提出:“学习数学做好的方法是实践”。学生只有亲身体验,亲自实践,找出结论,才能加深对公式和概念的理解,才不至于在学习数学中只是简单的记忆模仿,才不至于学过之后就忘记。比如,在学习到椭圆概念的时候,以往的讲课方式是,教师拿出一根绳子和需要固定的两个点,在黑板上为同学们演示椭圆形成的过程,最后告诉学生椭圆是两个固定点的距离之和是常数运动的轨迹。显然,这样的授课方式,学生主动思考较少,被动的接受了定义的给出,缺少了主动探索的欲望,没有真正起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目的。如果教师换位思考,让学生来担任主讲演示,就会起到不一样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教学需要,告诉学生第二天要讲椭圆,让他们准备好两个图钉和一根绳子。第二天课堂上,教师为同学们讲出绘图的要领,首先为学生进行演示,然后让同学们大胆的去尝试,根据自己准备的绳子,进行研究与探索,教师可对学生们画出的椭圆进行比对,学生们会发现由于绳子长短和图钉之间的距离不同,所画出的椭圆也不相同,最后教师给出椭圆的定义x2/a2+y2/b2=1 (a>b>0)。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体验,运用独立的思维方式,加深了对椭圆公式的理解,在课堂欢快的气氛中,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和锻炼。

2.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起源于生活,应更好地为生活服务。所以,教师要善于用生活的经验来教授数学,多讲解社会生活数学的应用意义,让学生感知到身边的数学知识,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提高学习的动力,才会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才能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比如,在讲到排列组织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联想到刚刚结束的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告诉学生世界杯一共32支球队,4个球队为一个小组,比赛第一轮采用小组赛单循环比赛,进入淘汰赛阶段,每次比赛淘汰一名球队,排出前四名球队,问世界杯一共需要多少场比赛。学生通过对排列组合知识的掌握,很容易就解答出了答案。正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去主动的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而积极主动的应用数学,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

3.在设置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课本中提出:“数学教学应善于为学生设置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置趣味的数学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在讲到等比数列求和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古代经典的故事,作为课前引导。传说中古代印度有一个国王,十分喜爱下国际象棋,为了奖励国际象棋的创造者,他说我可以满足你任何一个愿望。这名创造者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在国际象棋棋盘上第一个格子放上一粒小麦,第二个格子放上两粒小麦,第三个格子放上四粒小麦,以此类推填满六十四个格子。国王开始以为这个要求很简单,便命令士兵去填满,但到第二十几个格子的时候,就很难实现,原来这需要整个国家十几年的粮食才能实现。设置完问题后,教师带着问题去讲解等比数列,最后给出等比数列求和的公式,让同学可以根据问题,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大概需要多少粮食。正是这样的问题设置,使学生一开始就调动起了学习的兴趣,带着问题去学习,主动去寻求答案,由此形成了运算求解的主动思维能力。

四、结论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牢记这项教学任务,从日常的教学入手,不断地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使学生乐意学、主动学、善于学,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智力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进而实现素质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王家燕.中学数学思维训练.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