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中国当代艺术歌曲定位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中国当代艺术歌曲定位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霍金在《时间简史》一书中劈头就提出:“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往何处去?”人类这三个基本问题。按照伽达墨尔的理论,传统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它具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那么,对于艺术歌曲来说,同样也有三个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这就是艺术歌曲从何处来?今天中国的艺术歌曲是什么?艺术歌曲向何处去?

西方的艺术歌曲源于19世纪在德奥兴起的浪漫主义歌曲(Lied)。若以舒伯特于1814年取材于歌德的诗谱写的成功之作《纺车旁的玛格丽特》为标志,艺术歌曲有近200年的历史。若以20世纪20年代青主的《大江东去》为起点,中国艺术歌曲作为一种借鉴西方的声乐体裁也有80多年的历史。但是,随着中国的音乐艺术的发展,在当下的中国,艺术歌曲是什么?似乎成了一个困惑人们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后的多次艺术歌曲研讨会上,人们就中国当下艺术歌曲的定位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哪些歌曲可以纳入艺术歌曲范畴?

当下中国的艺术歌曲是不是艺术歌曲?

什么是艺术歌曲的当代性?多元性?

艺术歌曲是否就根本不再有自己的领域……

面对无法回避的当下中国艺术歌曲实践提出的种种问题,本文提出狭义艺术歌曲与广义艺术歌曲的概念,试图回应并廓清艺术歌曲实践提出的种种问题,以利于当代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

狭义艺术歌曲与广义艺术歌曲

狭义的艺术歌曲即西欧传统艺术歌曲。

《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为艺术歌曲下的定义是:“艺术歌曲是一种由专业作家创作且与民歌相区别的,具有严肃艺术意味的歌曲体裁。”

《新哈佛音乐辞典》对艺术歌曲的释义是:“艺术歌曲是作为室内音乐会目的而创作的歌曲,以区别于民歌和流行歌曲。它在传统上是为诗歌所谱写的音乐,歌词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而且与大多数民歌和流行歌曲有所不同。艺术歌曲的伴奏是有作曲家制定创作的,而不是表演者即兴发挥改写而成的。”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定义“艺术歌曲”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普遍盛行的一种抒情独唱歌曲”,并解释说:“其特点是歌词多半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及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占有重要地位。”①

笔者提出的广义的艺术歌曲的定义为:

由作曲家创作的,歌诗、旋律、人声、伴奏融为一体的,立体化的独唱歌曲。它的技法考究,意蕴丰富,结构精致,格调典雅,伴奏具有重要的独立地位。

无论是狭义的艺术歌曲,还是广义的艺术歌曲它们都表现出了艺术歌曲这种音乐体裁的艺术特征。这就是:

(1)具有诗意和音乐感、较高文学性的、意蕴丰富的歌诗;

(2)歌诗与音乐细致入微的有机结合;

(3)独唱的人声旋律与伴奏的立体性的融合;

(4)专业写作的、与歌唱部分有同等地位的器乐伴奏;

(5)考究的技法,短小精致的结构,高雅的艺术品位。

上述艺术特征构成了艺术歌曲这种音乐体裁的质的规定性,或者说艺术规范。

广义的艺术歌曲定义与狭义的艺术歌曲定义有以下几点区别:

(1)伴奏乐器的不同。狭义艺术歌曲的伴奏乐器是钢琴。而广义的艺术歌曲的伴奏乐器可以是钢琴,也可以是乐队伴奏。

(2)在对人声的定位上,狭义艺术歌曲用美声唱法演唱。而广义的艺术歌曲从我国的声乐艺术的实际出发,除了用美声唱法演唱外,用民族唱法,抑或通俗唱法都可以是艺术歌曲的演唱方法。

(3)狭义艺术歌曲是西方经典的艺术歌曲的定义,它是相对固定的。而广义的艺术歌曲是多元的、开放性的结构和体裁。

在欧洲,钢琴发明前,独唱歌曲是用乐队伴奏的。我们现在常见的一架钢琴伴奏一个歌者的艺术歌曲演唱形式,到18世纪末才逐渐流行于欧洲。由于钢琴的发明及完善,又加之艺术歌曲是从家庭、客厅、沙龙的私人演出开始的,于是,钢琴这种方便、表现力强大的乐器就成为艺术歌曲伴奏的常规乐器了。欧洲艺术歌曲到了、理查・斯特劳斯时代,管弦乐队在大部分重要作品中取代了钢琴并且成为主要诠释者。当代的艺术歌曲已经成为音乐厅音乐会演出的一种常规的音乐体裁,它的伴奏除了使用钢琴外,还经常使用管弦乐队。管弦乐队有宽广的音域,丰富的色彩,强大的艺术张力,为艺术歌曲演唱伴奏,有出色的艺术表现力及良好的效果。因此,当代艺术歌曲,广义的艺术歌曲,除了沿用钢琴之外,也采用管弦乐队伴奏。

狭义的艺术歌曲用美声唱法演唱。那么,中国当代艺术歌曲是否只能用美声唱法来演唱呢?抑或只有用美声唱法演唱的艺术歌曲才是艺术歌曲,用其他唱法演唱的艺术歌曲就不能算作艺术歌曲呢?回答是否定的。依据中国当代声乐艺术的实践,中国当代艺术歌曲创作的实际,仅仅界定用美声唱法来演唱艺术歌曲是不够的。中国当代的声乐教育,除了美声唱法以外,还有汲取西方美声唱法之精华,突出中国民族演唱特点的民族唱法。在这方面,不仅有一批有成就、有影响、为人民群众所欢迎的歌唱家;也有大量具有艺术质量的、为广大听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将这样一种唱法,将这样一批具有艺术歌曲本质特征的歌曲排除在艺术歌曲之外是不妥的。因此,笔者提出的广义的艺术歌曲概念中,只提人声与伴奏的立体性融合。这中间既有美声唱法,也可以有中国民族唱法,甚至用通俗唱法演绎的艺术歌曲。青年歌唱演员谭晶从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专场音乐会回国后,接受山西电视台记者的专访时说,国外没有美声、民族、通俗的严格分法,而只是传统、古典与时尚之分,关键在于用声音感染别人。我国女高音歌唱家黄英是受到国外同行称赞的美声唱法歌唱家。她也尝试用民族唱法、通俗唱法来演唱中国的艺术歌曲,觉得更有韵味,更有风趣。廖昌永在2007年面市的新唱片中,翻唱了迪克牛仔的《有多少爱可以重来》、王菲的《红豆》、那英的《征服》等12首歌曲。他解释说之所以作这样的尝试,是想寻求一种用美声方法演绎流行歌曲的途径,开拓艺术空间,呈现给听众另一种新鲜的感觉,并借此引发中国艺术歌曲曲目范围的扩张,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目前教科书上提供的某种类型的艺术歌曲。艺术歌曲发轫于欧洲,由美声唱法来演唱是很自然的事。今天,艺术歌曲这种音乐体裁为世界人民所接受,除了以美声唱法演唱外,当代的艺术歌曲用其他的唱法来演唱,是一种多元发展的必然。

比才的经典歌剧《卡门》用了许多西班牙和拉美的音乐,特别是用了探戈。探戈是西班牙民间舞蹈与非洲民间音乐舞蹈的结合,是“通俗歌曲”类的东西,成形于阿根廷的农村。那时候,探戈被看作“低俗”和“野蛮”的“下里巴人”,不是“阳春白雪”,因而不能登上法国音乐舞蹈的“大雅之堂”。所以,《卡门》一上演,就备受批评,被一些西方文艺家列为最糟糕和非常低级的作品。然而,探戈在美国流行起来,西方世界开始流行探戈了,它不但登上大雅之堂,并且成为“国标舞”比赛的一个项目,跟大雅之堂的音乐舞蹈平起平坐了。于是,《卡门》成为全球演出最多的经典作品之一。

由此可见,今天所谓的高雅音乐,许多是当年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发展起来的。传统是一条流动的大河,是不断充盈、发展的。艺术歌曲作为一种音乐体裁,在当代没有必要依照19世纪的传统的美学标准亦步亦趋地进行创作、表演、欣赏。

21世纪的艺术歌曲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音乐体裁。欧洲经典艺术歌曲的诞生与发展的历程就是一个多元发展的文本。英国理论家布朗认为:“巴尔特的这种主张有两个要点:一是他坚信每个时代都会产生自己的‘元语言’(如新的科学和认识论),因而不存在永恒不变的解释。”②

欧洲艺术歌曲本身就是一个发展的、多元的音乐体裁。德国早期的Lied是一种抒情的短歌,内容是世俗的,或是宗教的。它们大多用一个不变的曲调来咏唱内容不同的诗句,因而尽管年复一年地流转传播,却始终未达到音乐与诗歌的细致而完美的结合。其简单的、处于从属地位的钢琴伴奏亦远远不能完成描情写景、烘云托月的任务。直到舒伯特的出现,才达到了德奥艺术歌曲繁花似锦的全盛时期,从而揭开了浪漫主义歌曲崭新的篇章,使艺术歌曲的地位得到了确立和成熟,并与钢琴奏鸣曲、交响曲、清唱剧等声乐、器乐体裁并驾齐驱。历经舒曼、门德尔松、勃拉姆斯,到深受瓦格纳影响的沃尔夫,他充分利用瓦格纳的戏剧性力量表现于艺术歌曲之中,形成了他艺术歌曲的创作个性。

法国艺术歌曲的兴起,从初创到兴盛,大约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叶。产生了柏辽兹、圣-桑、福列、德彪西等一批艺术歌曲作曲家,形成了法国艺术歌曲的鲜明的特点:表现了法国式的民族性,形成了纤巧、细腻,暗示多于直叙,含蓄多于尽情抒发的高贵典雅的艺术特点,鲜明地区别于德奥艺术歌曲。

俄罗斯的艺术歌曲通称“浪漫曲”,具有鲜明的俄罗斯民族风格,涌现了格林卡、柴科夫斯基、穆索尔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等艺术歌曲作曲家。特别是柴科夫斯基的艺术歌曲创作注重与俄罗斯民歌、城市流行小调气息相通,使他的艺术歌曲具有易于民众接受的民族性。同时它采用“歌剧式”的写作手法赋予艺术歌曲以戏剧性,形成了创作个性。

由此可以看出,欧洲艺术歌曲是发展的、多元的、动态的艺术系统。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③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抽象和概括。而定义是巩固人们认识成果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艺术实践中,某一艺术体裁的命名和定义是在艺术实践基础上的概括。不是有了定义,再按图索骥,而是艺术实践在先,定义命名在后。汉字的造字六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在汉字造字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不是先有了“六法”然后照此办理进行造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告示我们,存在是第一性的,思维是第二性的。实践是在不断发展的,认识落后于实践也是常有的事。因而,我们的理论研究始终要关注艺术实践。

哈佛大学教授斯坦利・霍夫曼说:“理论要能解释现实才叫理论。”④面对欧洲艺术歌曲200来年的实践;面对中国艺术歌曲80多年的实践;面对中国当代艺术歌曲50多年的实践,我们反对固守传统定义,把艺术歌曲体裁视为一成不变的凝固物,而持“有恒有变”的立场。在充分尊重艺术歌曲的传统理解和艺术规范的基础上,按照时代的要求,和我国艺术歌曲审美实践的具体情况,提出狭义艺术歌曲的概念,以适应欧洲艺术歌曲的创作、表演、欣赏实践,及我国严格依照西欧经典艺术歌曲规范的创作、表演和欣赏。同时提出广义的艺术歌曲的概念,以回应我国当代艺术歌曲创作、表演、欣赏的实际,使艺术歌曲这种音乐体裁在今天给我们更大、更广阔、更自由的创作空间、表演空间、欣赏空间,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乐派的实践中,使中国当代艺术歌曲成为有民族特色的、有艺术个性的音乐体裁。

广义艺术歌曲与其它声乐体裁的关系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所谓本质属性,就是决定该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区别于它事物的属性。广义的艺术歌曲也具有区别于其它声乐体裁的本质属性。所谓广义是相对于狭义而言,并非无边无际,因而廓清艺术歌曲与其它声乐体裁的关系是正确理解广义艺术歌曲概念之必需。

1. 艺术歌曲与歌剧咏叹调

艺术歌曲与歌剧咏叹调确有许多相同之处,他们都是音乐会上经常上演的声乐体裁。也有人主张艺术歌曲应该包含歌剧咏叹调。笔者主张即使在广义的艺术歌曲的外延中也不包含歌剧咏叹调。这是因为:一是在欧洲的意大利16世纪末已经诞生了把音乐、戏剧、诗歌、舞蹈、美术等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歌剧。这要比18世纪末诞生的艺术歌曲整整早200年左右。从起源上讲,艺术歌曲不应该涵盖歌剧咏叹调。二是艺术歌曲是歌诗与音乐的有机结合;而歌剧咏叹调是音乐、诗歌、戏剧的结合,注入了浓重的戏剧因素,抒发的是戏剧人物的感情。艺术歌曲也有偏重戏剧性的写法,但不是在戏剧情境中抒发戏剧人物的感情。三是在演唱上,德国著名的艺术歌曲演唱家施瓦尔茨克曾说过,演唱歌剧犹如用大刷子蘸着涂料进行粉刷,演唱艺术歌曲则像是画“工笔画”,需要用极细的笔来描绘。歌剧演员要有响亮饱满的声音,否则你的演唱不能传遍整个歌剧院。同时演员要有戏剧的灵感,融入戏剧的情景与人物的思想感情中去演唱。而艺术歌曲的演唱则要求细腻内在,以能最大限度地真实地演绎诗歌与音乐所创造的意境及情感。因此,广义的艺术歌曲不包含歌剧咏叹调。

2.艺术歌曲与合唱歌曲

有许多中外的合唱歌曲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及审美价值,似乎应该进入艺术歌曲之列。也有人主张将优秀的合唱歌曲纳入艺术歌曲。但是笔者还是不主张将合唱歌曲列入广义的艺术歌曲。这是因为:从欧洲艺术歌曲来讲,它典型的演唱形式就是一架钢琴伴奏一人的演唱。主要的演出场所是家庭、客厅,它就是独唱歌曲。广义的艺术歌曲也定义为独唱歌曲。艺术歌曲是一种声乐体裁。它有区别于其它声乐体裁的质的规定性及形式特征。固然它有较强的艺术性,但艺术性并不是它唯一的质的规定性。哪一种声乐体裁没有艺术性呢?它们没有艺术性,还叫音乐艺术吗?这里只有艺术性强弱、艺术个性的不同而已。因此,艺术歌曲依据传统,直面当下,还是定义为独唱歌曲为好。

3.艺术歌曲与民间歌曲

民间歌曲简称民歌。由人民群众通过听觉记忆和口头流传集体创作的歌曲。⑤ 世界各民族都有大量的民歌。从狭义的艺术歌曲的定义来看,已经将由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与民歌相区别。那么,广义的艺术歌曲尊重这一传统的艺术歌曲的定义,不将民歌纳入艺术歌曲的范围。但是那些由作曲家改编的、具有音乐技术含量的、制作了具有独立意义的伴奏的民歌改编的独唱歌曲可以认为是艺术歌曲。

4.艺术歌曲与通俗歌曲

通俗歌曲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并非科学定义。“凡是歌曲的内容吻合了一定历史时期绝大多数群众的心理需求,曲调流畅、简洁,易于社会大众接受和广泛传播的歌曲,就是通俗歌曲。”⑥在《新哈佛音乐词典》“艺术歌曲”的词条中将艺术歌曲与流行歌曲相区别。审视中国当代歌曲创作的现状,基本上可以将通俗歌曲排除在艺术歌曲的范畴外。但是像《你是这样的人》《绿叶对根的情意》《一个真实的故事》等一些歌词具有诗意,文学性强,内涵深邃,歌诗、旋律、人声、伴奏立体地融为一体的,作曲家创作的,有技术含量、艺术品位的,伴奏具有独立地位的通俗歌曲,笔者认为应该属于艺术歌曲。不管你是什么唱法,关键是以人声艺术地、深刻地演绎艺术歌曲的内涵与情感,表现人性之美,表现人类共同美,这才是艺术歌曲声乐表演的真谛。

5.艺术歌曲与群众歌曲

群众歌曲泛指有专业或业余作家针对现实社会生活创作的、适于群众演唱的歌曲。歌词浅显,曲调简单,音域不宽。常用进行曲体裁,有齐唱、轮唱、合唱等种类。艺术歌曲相对于群众歌曲两者的区别比较明显。无论是歌词、曲调、伴奏、演唱形式都有较大的差别,广义的艺术歌曲不包括群众歌曲。

多姿多彩的中国当代艺术歌曲

中国当代的艺术歌曲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借鉴西方艺术歌曲的音乐体裁与创作经验,继承20世纪20年代以来我国艺术歌曲创作的优良传统,直面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汲取中国各民族民间音乐的养分,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涌现了一大批艺术个性鲜明的艺术歌曲。其中有借鉴欧美现代作曲技法,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大胆实践的罗忠F的《涉江采芙蓉》《嫦娥》;注重艺术歌曲写作戏剧性的金湘的《子夜时歌》;有旋律写作追求歌唱性,将民族风格与时代气息有机结合,雅俗共赏的施光南的《,你在哪里?》、朱践耳的《清晰的记忆》、郑秋枫的《我爱你,中国》《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谷建芬的《那就是我》、秦咏诚的《我和我的祖国》、刘锡津的《我爱你,塞北的雪》、黄准的《一支难忘的歌》、徐沛东的《乡音乡情》;在以主要精力从事艺术歌曲创作的作曲家中有旋律优美、大气,感情深沉动人的尚德义的《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科学的春天来了》《祖国永在我心中》;情感细腻,技法精致,旋律优美,格调优雅的陆在易的《祖国,慈祥的母亲》《我爱这土地》《彩云与鲜花》等。此外,还有瞿希贤等人创作的大量的诗词歌曲。用民族唱法演唱的《父老乡亲》《唱支山歌给党听》《木兰从军》;用通俗唱法演唱的《你是这样的人》《绿叶对根的情意》《一个真实的故事》等。本文不是对中国当代艺术歌曲创作的专论,挂一漏万在所难免。但这已经基本勾勒出中国当代艺术歌曲创作的面貌,同时也是笔者提出广义艺术歌曲概念的现实依据。

综上所述,中国当代艺术歌曲概念既不是无边无际地泛化(那将最终解构艺术歌曲自身);也不受19世纪欧洲艺术歌曲定义的束缚,而是直面中国当代艺术歌曲创作、表演、欣赏的实践,参考文学艺术领域多种艺术门类采用的狭义、广义的定位法,提出了狭义艺术歌曲、广义艺术歌曲的概念,既尊重历史,又面对现实;既尊重差异,又包容多样,以利于中国当代艺术歌曲的健康发展。

①余虹《20世纪早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J],《交响》2004年第4期第66页。

②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4月第390页。

③《普通逻辑》编写组《普通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5月第16页。

④斯坦利・霍夫曼《对新理论应能“进”能“出”》[N],《报刊文摘》2006年9月6日第2版。

⑤缪天瑞主编《音乐百科词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8年10月。

⑥曾遂今《现代通俗歌曲观念与技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3年10月。

彭根发 甘肃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小演奏家》主编、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