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载体促进紫杉醇粒抗胶质瘤作用实验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载体促进紫杉醇粒抗胶质瘤作用实验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紫杉醇-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粒对鼠脑胶质瘤进行了局部缓释化疗,观察其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抑瘤作用。方法 将8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分为对照组(无血清1640),PBCA+NP组,紫杉醇组及紫杉醇+PBCA+NP组(20只/组)。结果 PBCA+NP组和紫杉醇组瘤均重分别为对照组的(82.1±1.7)%和(49.8±3.1)%,其中尤以联合组肿瘤受抑最为显著,其瘤均重仅为对照组(38,0±2.1)%。结论 紫杉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进行化疗可有效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生长。

关键词:脑胶质瘤:立体定向技术;紫杉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

紫杉醇(Paclitaxel,简称PTX)是从短叶红豆杉(Taxus brevifolia)稳定微管防止微管解聚及调节信号传导的双重作用机理而成为又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1],对治疗多种肿瘤有效;被用作一线广谱抗癌药物[2]。然而,由于紫杉醇资源匮乏,水溶性低,难以通过血脑屏障等,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为增加PTX的溶解度,降低毒副作用,采用靶向给药和控缓释技术来改善PTX的给药方式和疗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1资料与方法

1.1紫杉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药物-PBCA-NP)的制备 称取300mg Dextran-70置烧杯中,加蒸馏水搅拌溶解,0.01mol/L的盐酸调节溶液pH值至3.0,定容至50ml。于室温、电磁搅拌下缓缓加入α-BCA 0.5ml(使浓度为1%),搅拌4h,以0.1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pH至8.5,即得紫杉醇-PBCA-NP胶体溶液。

1.2人胶质瘤细胞株SHG-44和细胞培养人胶质瘤细胞株SHG-44,苏州医学院取材于额叶星形胶质瘤2-3级的患者,经原代培养形成稳定人胶质瘤细胞系.本实验的瘤株购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研究所。

1.3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 将SHG-44细胞(5×105)接种于6孔培养皿,实验设计空白对照,单用PBCA+NP及单用紫杉醇(浓度为100 nmoL/L)为单药对照组,及联合药物组,细胞培养24 h后,经消化离心后,将细胞浓度调至1×l07~2 x 107/ml。将100μl细胞悬液中加人新鲜配制4%多聚甲醛100以固定30min。PBs漂洗1次,用RNase(50 mg/L)作用30min,以碘化丙锭(60 mg/L)综合染液染色30 min后,经流式细胞仪计数,每组重复3组上样,检测凋亡率。

1.4构建荷瘤Wistar雌性大鼠及动物试验 在无菌操作台中按无菌手术原则操作,四肢固定后,均用0.2 ml肿瘤细胞悬液应用立体定向技术成功建立了SHG-44鼠胶质细胞移植模型。观察Wistar雌性大鼠精神状态,活动,饮食,待成瘤后(约3w)将80只瘤鼠随机分成分为对照组(无血清1640),PBCA+NP组,紫杉醇组及紫杉醇+PBCA+NP组(20只/组)。给药方式为尾静脉注射(2 mg/kg体重,以无血清1640稀释),紫杉醇采用腹腔注射(2 mg/kg体重),1次/d,共5次;对照组为局部注射等容无血清1640,配合腹腔注射等容生理盐水。于治疗结束14 d后后处死菏瘤Wistar雌性大鼠,切除肿瘤,去除脂肪组织,称重.

1.5统计学方法 成瘤大小、流式细胞仪结果等以(x±s)表示,以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2流式细胞仪方法分析细胞的凋亡率 药物作用细胞24 h后,细胞周期分析显示,紫杉醇对SHG-44胶质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紫杉醇+PBCA+NP对SHG-44胶质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荷瘤Wistar雌性大鼠生存状态及移植瘤生长抑制 各组Wistar雌性大鼠在治疗观察期内均存活,成瘤后Wistar雌性大鼠体重相继略减轻,其中对照组最为明显,活动少,反应稍迟钝。Wistar雌性大鼠成瘤后,经5次治疗后,对照组肿瘤仍持续生长外,各治疗组生长趋缓,质地稍硬。治疗结束10 d时,瘤体已明显小于对照组,PBCA+NP组和紫杉醇组瘤均重分别为对照组的(82.1±1.7)%和(49.8±3.1)%,其中尤以联合组肿瘤受抑最为显著,其瘤均重仅为对照组(38,0±2.1)%,抑瘤率(I R)显著高于各单独处理组.

3讨论

脑质瘤多浸润性生长,手术很难将颅内侵袭灶完全切除,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在所难免,且复发部位多在肿瘤原位及邻近,因此局部治疗最大限度杀伤肿瘤细胞成为胶质瘤综合治疗中重要得环节。

实验结果证明,在实验室条件下,应用立体定向技术成功建立了SHG-44鼠胶质细胞移植模型,经MRI影像、大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证实,胶质瘤发病部位恒定,大小、形态相似,成功率高。较好的复制了胶质瘤的生物特性,因此该模型是较稳定的理想动物模型,为探索胶质瘤的发病机制及实验性治疗向临床过渡提供有效的研究手段。

实验结果证明:紫杉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缓释膜片可延长Wistar雌性大鼠的生存期,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使肿瘤的体积增长缓慢甚至缩小.这表明载药紫杉醇+PBCA+NP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延长了药物作用时间,使肿瘤局部长时间维持较高的药物浓度杀死肿瘤细胞。为进一步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提示具有临床开发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Lhch A,Oieda B,Colomcr R,et 02。Cancer[J].2000,89(11):2169-2175.

[2]Koziaru M,Lockman PR,Allen D.D.J.Controlled Release[J].2004,99:25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