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低年级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低年级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版的数学课标把以往教材中“应用题”的名称改成“解决实际问题”,使得此类题目的内容更丰富、由图文结合的呈现方式取代以前的纯文字形式,问题对于学生的思考更具挑战性。纵观全系教材在编写这部分内容时,以学生生活中遇到的生活问题为背景,题目材料更加开放,所蕴含的信息日趋丰富,表达方式多种多样。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我试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启发学生弄懂题目意思

所教一年级的学生认识的字数比较有限,观察能力也尚欠缺,如果让学生自己独立弄清题意往往会因为不认识字和不清楚词义而产生歧义,导致答非所问,所以要老师帮助读题,并且要对一些关键的词进行解释,以此来帮助他们审题。

例如:在教学“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这一内容时,结合题图,通过创设“猴妈妈一共摘了28个桃,但是小猴嘴馋偷吃了一些后,还剩下7个桃”这样的适合小朋友的问题情境,情境图且结合文字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从图上知道些什么?”让学生在情境图中发现什么是已知道的,然后让学生根据已知的提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有学生可能就会提出“吃了多少个桃?”在知道了什么是已知的和什么是要求的之后,再请学生完整的说一说从图上知道了些什么?要求的是什么?这样的教学,既帮助学生审清题意,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随着学生识字数的增加,对字词认识和理解水平提高了,那么解决实际问题的审题方面会有很大帮助,老师也可以逐渐让学生独立读题、审题,培养他们独立审题的能力,为后续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指导学生理清数量关系

审题之后就要分析问题,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知道应该怎样列式解决问题。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只涉及了一百以内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简单的加减法的数量关系蕴含在各种数量关系里。

同样是在教学“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在帮助学生审清楚题意之后,我采用了上学期学生都接触过的“括线”形式来指导学生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通过提问“28个桃分成了哪两个部分?”让学生从题目中找出数量关系,学生会说出28个桃分成了“吃了的”和“还剩的”,并且知道了28个桃是总的数量,然后向学生展示用括线表示的数量关系如图1,但是只告诉了学生总数是28,然

吃了的 还剩的 吃了?个 还剩7个

(图1)总的几个 (图2)28个

后通过追问学生“吃了的知道吗?还剩的呢?”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图1变化成如图2,将不知道的用问号表示,将知道的数量表示出来,可能也有同学直接就能说出如图2的数量关系,即28个桃分成了吃了的个数和还剩下的7个桃,这样学生们既知道了已知部分的数量和要求的部分是什么,也知道了彼此之间的数量关系。

我觉得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步骤,只有知道了数量关系才能确定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第一步,第二步就需要培养学生能够独立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为确定解题方法和说清解题思路并列式计算做好铺垫。

三、帮助学生确定解题思路

在审题和理清数量关系之后,确定解题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在让学生列式计算之前,让学生说解题思路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要求吃了多少个桃?你是怎么想的?”学生通过思考可能就会回答“从28个桃里面减去还剩下的7个桃就是吃了多少个桃”,再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有些学生虽然能把题目正确地解答出来,但不一定能把思考过程说得清清楚楚。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教会学生怎样解题,而忽视让学生叙述解题的思路,这是不够的。让学生叙述解题思路有以下几点好处:(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2)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是否畅通,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帮助。(3)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一节课的时间是个常数,如果只等学生正确解答题目后,才判断出他们是否会解、会分析问题,那么这将大量浪费课堂时间。如果让学生口头说解题思路,可以节约大量时间,也为之后的巩固练习提供了足够的时间。

四、通过多练提高解题能力

学生掌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知识,也学习了分析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进行适当的巩固练习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

以“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为例,在例题之后,书上想想做做中有4道练习可以让学生练习巩固。在教授第一道练习时,在我的帮助下学生们能审清题意和理清数量关系,也能说出解题思路之后,对于接下来的几道练习,我采用了先读题再让学生自主完成,等学生完成之后再集体交流分析,说解题思路,做到了“扶”“放”结合。

在小学低年段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个开端,在教学中我们要从低年级孩子的认知能力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方法,采取科学的手段,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