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民俗音乐的社会功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民俗音乐的社会功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民俗乐的社会功能存在普遍性、广泛性、大众性。民俗音乐的特性在于自身的“俗”亦“通俗”,是被大众认可的观念化了的东西,显现高度的大众化、通俗化程度,具有抒情、传情、娱神、教化多项功能。

关键词:民俗音乐:社会功能:教化:抒情

本世纪以来,随人类音文化发展更广泛的挖掘与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对民族音乐及民间音乐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系统化与规范化。在它所涉及到的有人类学、音乐美学、音乐史学、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以及自身所体现的研究即音乐与民族、音乐与社会文化等内容。也就是说,我们要研究的民俗音乐实际上是民族学、人类学的一个方面。

一、民俗音乐

民俗音乐是一种存在于民间,并广泛流传于社会范围内的风俗语言形式。民俗音乐所体现的是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一种音乐文化,并且根植于大众之中。民俗音乐文化则强化的是一种民族精神,塑造的是民族品格;民俗音乐是以民间音乐的流行与传承为基础,经过历史的沿袭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象征。民俗音乐依据各个民族的生活习俗、生活特点、生活环境、语言环境等因素,逐渐形成包含内容、种类众多的民俗音乐。我们现在已经将其研究归纳为包含广泛内涵的综合性文化,即一种包含多元素的文化形式。

1.民俗与音乐

在民间社会生活中,音乐与民俗的关系即独立又统一。即民俗里有音乐,音乐里反映民俗。“民俗里有音乐”,音乐是民俗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民间习俗离不开民众迎神拜社的各种仪式,以及民间婚丧嫁娶的礼仪习俗,而音乐的社会功能中恰恰融合了民间习俗的各类形式,并使得音乐的社会功能在其中得到充分的展现。有些风俗活动中的民间歌会、节庆歌舞等,本身就是音乐社会功能的直接体现。因此,人们的所想、所思、所为便通过音乐来反映,并凝合了大众最广泛和认知音乐元素在里面,就使得民俗与音乐得到并体现大众的认知与喜闻乐见的特点。民俗与音乐之间交织相互、关联互相,所以在进行分析具体的民俗与音乐时,绝不能分开研究这两层关系,而应结合联系来研究。

2.民俗音乐的分类

民俗音乐是一种社会性、文化性的一种形式,它包括的内容也相当广泛。我国民间音乐的分类大致分为:民间歌曲、民间舞蹈、民间说唱、民间器乐和民间戏曲五大类。民俗音乐除包含民族音乐“五大类”之外,更有着自身的特点,如在分类与体裁和形式方面,民俗音乐所包涵的实际内容更加广泛。主要体现在:一是口传民俗音乐;二是行为传承民俗音乐。口传民俗音乐又分为:①社会劳动民俗音乐②社会生活民俗音乐③社会精神民俗音乐三种。社会劳动民俗音乐,如:劳动号子;劳动歌;生产调等。社会生活民俗音乐,如:人生礼仪音乐;情歌;婚礼歌;童谣实务歌:丧葬歌;民间游艺调等。社会精神民俗音乐。如:民间巫术活动中的音乐;宗教科仪音乐(包括儒、释、道、伊斯兰教等)。叙事歌;戏曲音乐等。行为传承民俗音乐,同样分为:①社会生产民俗器乐②生活民俗器乐③社会精神民俗器乐。内容与前者基本相同。

二、民俗音乐的社会功能

民俗音乐的社会功能存在普遍性、广泛性、人民性,显现高度的大众化、通俗化程度。民俗音乐代表了具有一定高度,并可供大众来欣赏、评论、传唱的形式。正如康德论述音乐对愉快的作用时说的:只有把音乐视作诸感觉的美的游戏,音乐才是美的艺术。我想民俗音乐的社会功能还存在一种“游戏”特性,它是一种社会化的音乐游戏模式,并被大众传播和愉悦。

民俗音乐的社会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一是抒情功能;二是传情功能;三是娱神功能;四是教化功能。

1.抒情功能:无论是何种音乐都是表达人的情感现象的形式。音乐的表现与情感的表达相互融合,即音乐是人的情感的内心感受通过音乐加以表达和宣泄。这种人的情感的外化表现,恰恰是以音乐形式来主宰,也就是说音乐是情感表现的载体。因为,音乐的音高、音色、节奏、速度等等,恰恰与人的情绪的起伏变化相互吻合,同时音乐自身具有的情感因素,亦可引发人的情感。所以,抒情的功能是双重情感的体验,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

2.传情功能:民俗音乐还有表达信息的功能。人的社会生活往往依赖于文化背景与个人生活经历。音乐作为我们主要的社会文化内容之一,在很多个方面和多个角度影响我们的生活。其途径可以是通过音乐本身对人的生活的直接作用实现的,例如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常用对歌或唱情歌等方式表达爱情的信息,以特定的音乐传达不同的公共信号,还有盛行于西南少数民族的吹叶之歌,男女通过吹叶来传送爱情信息,互诉衷肠,表达相互间的爱慕之情。

3.娱神功能: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婚丧嫁娶、祭祀仪式的娱神音乐。就是在祭祀时用歌声来娱乐神灵,表达对天神、地祗、祖先等祭祀对象的歌颂、尊崇与祈求等。如公元4世纪伟大诗人屈原所作《楚辞》中的《九歌》,共有11首歌曲,就是根据祭祀用的鬼神而作的。婚丧嫁娶是体现音乐的仪式功能,多运用“婚礼歌”“婚礼乐曲” 迎亲歌”等等,其音乐特点主要是表现和烘托出喜庆欢快的情绪和气氛。如:像土家族的“哭嫁歌”;壮族的“入赘歌”、“哭嫁歌”、“拦门歌”、“进门歌”、“撒帐歌”、“梳头歌”;藏族甘南州迭部一带成套的,包括“结亲歌”、“离家歌”;满族的“喜歌”;土族的“问答歌”、“舞蹈歌”;羌族的“婚礼酒歌”等都是趋向于人生礼仪中的“婚”、“嫁”的仪式功能。

4、教化功能:音乐是面向人的教育,国外对发展音乐教育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音乐家霍姆林斯曾说:“音乐不是培养音乐家的,而是教育人”。从这一句话中便可以体现出西方人对音乐教育理念的诠释。中国古时有曰:“人人习礼乐,人皆尧舜也。”这说明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之重要性;“琴棋书画”,琴居首位便可看出音乐的重要性,便可得知古时我们的祖先十分注重音乐的学习,并将音乐视为上层,在那时“乐”反映一个朝代的和谐稳定,统治者的通明与仁智,顺应天道求大同与大和。

民俗音乐的特性在于自身的“俗”可理解为“通俗”,那么它必然是被大众认可的观念化了的东西。它不同于创作音乐,需要努力达到使自己的创作与社会上流行元素与大众行为达成一致,获得价值的体现。因为,民俗音乐自身的价值观与意义已经得到呈现。

教化功能是民俗音乐的传承的一项重要功能。一些民俗音乐如民歌、民谣、故事歌、民间诗歌等便成为一种教育工具。当今提出的“原生态形式”就是对民间民俗音乐性的挖掘与传承,其教化功能已经被发扬扩大为社会功能。另外,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民俗形式均体现其自身的道德伦理、行为规范、团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起到了对下一代人起着培养和训练作用,以及传播文化知识、提高儿童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民俗音乐自身的社会意义与功能是不容置疑的,特别是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发展的今天,民俗音乐就像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时刻闪耀在社会的每个角落和我们的生活中间,让我们时时刻刻感受到它的价值和魅力。

参考文献:

[1]伦纳德•迈尔著,何乾三译.音乐的情感与意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修海林著.《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0年9月P130.

[3]钱玄、叶晨晖、张采民,鲁同群注译.《礼记》下册[M].湖南:岳麓书社,2001年7月P737.

作者简介:

王晖,青海师范大学音乐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