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黑格尔悲剧理论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黑格尔悲剧理论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黑格尔所谓的悲剧冲突,它不是以“善恶”为基础的,而是在伦理意义上两种完全处于同等的而又是对立的善与善之间的冲突。这种善与善之间的冲突的起因是它们各自的片面性。正是这种冲突的双方“是同样正义的,然而在行动所造成的它们的对立中都同样是不正义的”情形,才构成了这种悲剧的“善与善”的冲突及其代表人物的毁灭,从而达到“和解”,获得永恒正义的胜利。这就是黑格尔悲剧学说的核心所在。

关键词:悲剧冲突;悲剧冲突的“和解”;悲剧效果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063-01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悲剧理论是他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黑格尔的悲剧论自然成为其美学体系中璀璨夺目的明珠。自从亚里士多德以来,对悲剧问题发表自己见解的理论家不乏其人,但是,真正能与亚里士多德项背的却只有一个人,那就是黑格尔。黑格尔以其哲学巨人的恢宏气度,在亚里士多德之后,第一个以独创的精神对悲剧作了系统而又深刻的研究。他对悲剧理论的杰出贡献就在于:他首先认为悲剧是最适合表现辩证法规律的艺术。他第一个把矛盾冲突的学说真正运用于悲剧学说。

一、悲剧冲突

黑格尔认为悲剧冲突的本质就是表现两种对立的普通伦理力量的冲突及其和解.黑格尔将悲剧冲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由单纯的物理的或自然的原因所产生的冲突。这种冲突的情形就其性质来说是消极的和邪恶的。第二种是自然条件所产生的心灵冲突。这种冲突就其范围而言是颇为广大的,其中包括那些由自然形成的家庭出身、血缘关系、阶级地位、王位继承和其他权力世袭等。此外,还有人的自然秉性和脾性等,如有人生性好斗,有人生性软弱,有人生性心胸狭窄,嫉妒心强等。总之,这种冲突不是以自然的家庭出身为基础,就是以天生的性情所造成的主观为前提。第三种冲突,就是“由心灵的差异而产生的分裂”,黑格尔认为,这才是真正本质性的冲突,也是最理想的冲突。在这种性质的冲突中,它既包含着动机与效果的矛盾,又包含着意志与客观情境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根源就在于“精神的力量以及它们之中的差异对立”。一切深刻的矛盾冲突,双方之中无论哪一方,其行动都不应是无意识的,而应该是由心灵所使然。

二、悲剧冲突的“和解”

所谓的悲剧冲突的解决,其实就是通过代表片面性和特殊化要求的悲剧人物的毁灭,使破坏伦理的实体和统一的片面的特殊因素遭到否定,即“把伦理的实体和统一恢复过来”,以显示“永恒的正义”。这是黑格尔悲剧冲突说的核心思想。也就是说,悲剧人物性格和行动的矛盾冲突本身还不是悲剧的要义所在。黑格尔认为,真正的悲剧性冲突可以通过这样两种方式达到和解:一种是冲突的双方均遭毁灭;另一种是冲突的双方,其中有一方实行退让,撤回原先的那种片面性要求,并与对方和解。第一种“和解”方式是一种通过惨烈的,即冲突双方两败俱伤甚至均遭毁灭的途径达到和解的方式。第二种“和解”方式,这种“和解”其结局虽然也表现为伦理力量的胜利,但它是通过冲突的某一方认识到自己的片面性,从而撤回自己的要求来实现的。

三、关于悲剧效果

在谈到悲剧效果问题时,黑格尔对亚里士多德悲剧定义中关于“怜悯”、“恐惧”和“净化”的论述持一种批判和否定的态度。他认为,把“怜悯”和“恐惧”理解为一种单纯的情感,之所以说这种看法肤浅是因为亚里士多德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人感到恐惧不外有这样两种原因:一是遇到了外界有限事物的威力,二是认识到自在自为的绝对真理的威力。人应该感到恐惧的不是外界有限事物的威力及其压迫,而是伦理的力量。这种力量代表着“人自己的自由理性中的一种规定”。 如果人一旦违反了它,“那就无异于违反他自己”。 与恐惧的情形一样,哀怜也有两种对象:一种是对别人的不幸和苦难的同情;另一种是对受灾难者寄予伦理意义上的同情,这种同情对于那些自身缺乏正义感或伦理力量的人所不具备的。因为这种同情必然要显现出那种正面的伦理力量,所以,黑格尔将这种哀怜称之为不平凡的“真正的哀怜”。 作为悲剧人物,如果他要引起人们“真正的哀怜”,他自身就必须具有“丰富的内容意蕴和美好品质”。黑格尔认为悲剧的效果并不在于哀怜和恐惧这两种单纯情感的净化,而只是在于用艺术表现的伦理内容来净化恐惧和哀怜的情感。在悲剧的单纯的恐惧和哀怜之上还有“调解的感觉”,那就是由于悲剧通过冲突的展开与“和解”的实现,揭示了永恒正义的胜利,从而给人以胜利的欢愉和满足。

以上我们从三个方面概述了黑氏悲剧论的主要内容,不难看出,其中不乏精彩绝伦的新见,也有荒乎其唐的谬论,它们共同组成了人类美学史上又一座高耸的峰巅。任何一个后继者,无论是继承还是批判,你都无法回避它。黑格尔的悲剧学说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在悲剧学说史上树立起来的又一座丰碑。

参考文献:

[1]程孟辉.西方悲剧学说史[M].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