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专业建设为抓手助推学院大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专业建设为抓手助推学院大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Promoting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Based on Specialty Construction

Xing Daxue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Chongqing 400037,China)

摘要: 专业建设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系统工程中居于核心的地位,高职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要迈上健康持续发展快车道,必须紧紧抓住专业建设这一核心不放。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新形势下为了谋求新的发展,狠抓专业建设,取得了应有效果、积累了不少经验。

Abstract: Specialty construction is core of systematic engineer of high-quality and skilled talent train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t to healthily develop talent training only if they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specialty construction.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aid attention to specialty construction and obtained some achievements and some experience.

关键词: 产学研结合 服务企业 服务社会 高素质技能型

Key words: production-study-research combination; service for enterprise; service for society; high-quality and skilled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261-02

0引言

近年来,学院发展速度快,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和广大学生及其家长的好评。这跟学院在规模发展的同时注重质量内涵发展,为经济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了大量适需对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密不可分。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如果不抓住其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就完全可能事倍功半、徘徊不前甚至在同类院校中败下阵来。学院在这方面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以其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的核心要件――专业建设为抓手,健康有序地全面推动人才培养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学院也因此在2010年初顺利跻身国家100所示范高职院校行列。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更新专业结构

学院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和各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培养适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其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必须在专业的开设上要与时俱进,贴近“市场”对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实际。为此,学院始终以市场用人需求为风向标,不断调整更新专业结构,尽可能地让所开设的各专业培养的人才都有良好的市场行情,培养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都能有良好的就业空间。

专业结构调整更新工作的有效开展要以对市场的深入调研与分析为前提。一方面,调动一切可以的力量,形成市场调研的长效机制:各专业教研室把市场调研为重要内容的专业调整更新工作作为教研教改工作的必备内容;营造全校教职工关心市场、考察市场、分析研究市场的良好氛围,鼓励大家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市场信息。另一方面,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将知名企业管理人员或能工巧匠、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纳入进来,成为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共同研讨市场现状,共同预测市场未来。通过这些方式,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专业结构进行了调整更新,形成了合理的专业结构。既保留了历史悠久的机电类专业和煤炭类专业,也砍掉了部分市场前景不看好的专业。比如,前几年,尽管煤炭行业不景气,但是学院经过反复论证,以系统思维的工作方法和发展的眼光预测到那是短暂的,一定会有复苏的机会,基于此,在煤炭行业最艰难的时候,学院依旧对煤炭类专业“痴心不改”;也正因为如此,为后来煤炭行业复苏赢利大好发展机遇积累了丰富办学经验、准备了坚实的办学条件。又比如,学院曾经开设过师范类专业,主要为矿山子弟学校培养师资,也开设过文秘专业,主要为行业培养文秘人员,对于这些专业,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存在的生命周期不长,因为随矿山子弟学校陆续被地方接管和学校、企业管理人员对拟用人才学历层次的提升,这些专业的专科层次也跟不上形式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也就对之“忍痛割爱”。

随着重庆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五个重庆”建设工程的顺利推进、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不断打造,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环境业、物流业、信息业、房产业等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需要大量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学院在抓住以往机电类、煤炭类等长线专业不放的基础上,增设了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产品造型设计、物流管理、信息安全技术等专业。通过保留、调整、充实,目前,学院10个教学院系已开设了9个大类的专业共计40余个,呈现出结构合理、市场覆盖面广的良好态势。

2以课程建设为重点突出专业建设内涵

以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准绳开设对路的专业,是为其用人单位培养合格人才的必备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要提高专业建设的质量内涵,还必须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因为专业最终要以其内含的课程来体现,如果其内含的课程没有建设好,任凭多么对路的专业,都起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设法突出课程建设这一重点。

要提高课程建设质量,一是要在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多下功夫。各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化、合理化,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的门类和课程设置的结构体系上,这主要由专业对应行业工种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学生的学习基础条件及其认知特点决定。不同职业工种其职业能力标准不相同,在课程设置的学科门类上就有所差异,所以,要让各专业所属课程学科门类能够满足其职业能力标准的基本要求,就要对所开设各专业对应职业工种的职业能力标准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明确其知识要求、技能(能力)要求、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各专业所开设课程学科门类还有一个结构序化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处理好,就有可能违反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生的学习基础条件相脱节,为教师有效教学、学生有效学习带来阻碍,也就达不到课程设置的预期目标,所以,对各专业开设的各门课程还要对其体系进行结构分析,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和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对课程建设质量的提升,也离不开各专业课程教材的开发与建设。抓住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大好机遇,一方面,对已有教材内容进行充实更新,进一步发挥已有教材的优势;另一方面随着专业及其课程的调整更新,加大校本教材的编写力度,确保各专业所开设各门课程都有合适的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传承、带领作用。为了大面积提升教材建设质量,不断总结先进经验,在课程教材建设过程中,学院注重精品课程的打造,取得了应有效果:目前有国家级精品课程 3 门、全国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2 门、重庆市级精品课程 10 门。

3以基地建设为纽带改善实验实训条件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基本教学条件的保证,实验实训条件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目前,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实验实训条件普遍是其专业人才培养的软肋。学院在这方面不断挖掘并整合资源,创造了良好的实验实训条件,全面实现了“黑板上开机床加工产品”之类纸上谈兵的零记录。对于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在整体职教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因陋就简”地充分发挥原有基地的作用,能够用作学生实训操作使用的,就尽可能让学生操作使用;不能用作学生实训操作的,就用作观察教学使用或专业理论教学中直观教具使用,总之,让它们排上用场,力所能及地把光和热发挥出来。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学院十分重视对实验实训基地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及维护保养,建立了一套严密的实验实训管理制度。第二,学院在充分发挥现有实验实训资源基础上,对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又不断改造、更新与增设,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使之满足校内实践性教学的需要。目前现有专业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价值7492余万元,建有“建筑类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机电类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煤矿瓦斯监测模拟实训基地等校内实验实训场所38个。同时也不断创新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近几年引企入校基地建设模式也日渐明朗化,并收到良好效果,比如,引入了重庆韵安电气技术有限公司、重庆飞尔达有限公司等近10家公司即是近年来引入学校的生产性企业,他们先进的生产设备为学生开阔眼界、掌握产品加工工艺、提升专业技能起到了良好效应。第三,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广泛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了让企业与学校实质性合作,而不是碍于情面违心地应答,学院在寻找合作伙伴的时候恪守互惠互利、“两情相悦”、规则约定等方面原则,并且在利益方面在互惠互利的大原则下还尽可能向企业倾斜。近几年在与重庆能投集团所属企业、四川煤炭集团下属企业等老朋友密切合作、增进友谊的基础上,也不断与一些新的企业交上了朋友,为各专业实习实训教学的有效开展铺平了道路。

实验实训条件的改善最终是为了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质量,让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应有的提升。为此,学院在改善实验实训条件的同时配套地推进“双证制”制度的落实与执行,要求每位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一项以上相关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目前学院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重庆市大学生采矿工程类专业职业技能鉴定基地、机动车辆类(摩托车)专业职业技能鉴定基地、重庆市建设系统建设职业技能鉴定分站;能够独立开展维修电工、爆破工、工程测量工等51个工种的职业资格鉴定。学院也是劳动部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站、重庆软件工程师考点,并经授权具有NOVEL网络管理师、微软ITC考试认证资格;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近三年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已完成6500余人次的培训鉴定工作,近三届毕业生“双证书”率达99%以上,实现了学生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有效对接。

通过“双证书”制度的落实,既为实验实训条件的改善注入了活力,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它们的功能,产生了良好实践性教学效益。

4以队伍建设为引擎提升专业教学质量

专业教师是专业建设系统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学院现有专任教师 336 人,其中正、副教授 110 人,国家级优秀专业教学团队1个,重庆市级优秀专业教学团队 3 个,全国高等教育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 人;国家和重庆市级专家库成员 7 人。

学院为了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潜力巨大的专业教师队伍,一方面为在职教师的培养培训创造条件,支持他们学历提升,目前学院具有博士、硕士学位 124 人,在读硕士、博士 31人;也积极支持他们赴国外高校学习考察,让他们吸纳世界先进成果,拥有世界专业前沿知识和专业教育理念,在国家示范院校建设期间绝大多数专业教师都至少赴国外考察学习过一次;鼓励他们深入行业企业锻炼,每年寒暑假都要安排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学习提高,形成了一种长效机制。通过这些渠道,学院双师素质教师人数已达到205人,大大提升了在整个教职工队伍中的比例。另一方面,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多渠道引进优秀人才:近年来引进硕士及其以上学历的研究生和硕士学位人员共计21人;引进具有高级职称、能够独当一面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17人。兼职教师队伍也是专业教师队伍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学院也十分重视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与贮备:近年来学院兼职教师库中也拥有 315 余名行业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成为了学院相对稳定的专业教师资源,根据专业教学的需要,学院与其所在单位对其安排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许芳奎,吴永礼.依托行业的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创建.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

[2]金武,王登科.在高职高专中加强校企合作的探索.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0).

[3]王捷,杨永明等.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