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凝视人世间的诗意目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凝视人世间的诗意目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6年7月4日,伊朗著名导演阿巴斯・基阿鲁斯塔米因癌症在巴黎去世,享年76岁。法国新浪潮电影代表人物戈达尔曾这样评价这位举世公认的电影巨匠:“电影始于格里菲斯,终于阿巴斯。”阿巴斯・基阿鲁斯塔米的电影兼具纪录片的真实和故事片的剧情,将镜头对准生存、死亡、爱情和人性等人类世界永恒的主题,把对生命、责任感以及现实生活的哲学化思考融入电影作品中,在现实主义与诗意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安静、淳朴的影像细腻传递着诗歌与音乐的韵味,含蓄隽永地表达其诗意电影的理想。虽然影片多以伊朗为故事背景,但P注的主题却超越国界,突破民族与文化的藩篱,直抵人心,启人思索。

阿巴斯1940年6月出生在伊朗首都德黑兰,18岁便离家独自谋生。因自幼迷恋绘画,参加高考时报的是美术专业,高考失败后到交通警察部门谋了份差事,同时参加补习班,第二年考上德黑兰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系,主攻绘画。由于他不愿按照学校规定修课完成学业,拖了13年才毕业。阿巴斯的影像创作是从拍摄广告片开始的,1960年至1969年,他拍摄了150余部广告片。对于这段经历,阿巴斯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很喜欢广告片。拍广告片受到很多限制,但这种限制是有益的――拍别人定做的影片迫使我们思考:在短短的一分钟时间里能说些什么呢?必须简化介绍性场面,浓缩信息,紧扣主题,让所有人都能一目了然。”在此后的电影创作中,阿巴斯一直追求弱化情节,讲究极简的叙事结构。1970年,阿巴斯完成了他的首部抒情短片《面包与小巷》,这部充满童趣的黑白短片故事很简单,讲述一个孩子在买面包回家的小巷里遇到流浪狗。阿巴斯早期的影片多取自少年题材,聚焦青少年成长,以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为主题,如《课间休息》《经历》《过客》《结婚礼服》等。同时极富伊朗本土特色,从中已经可以窥见阿巴斯日后集大成作品的艺术风格:现实主义题材、纪录片式的框架、非职业演员的选用、真实生活的节奏以及即兴式的表演;以平实的电影语言捕捉真实人物的生活片段,营造出清新质朴、恬淡温情而又充满诗与思的影像风格;友谊、宽容、爱等主题在阿巴斯那里得到深刻的描绘与诠释,颇具个人特色。 《特写》电影海报

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电影受到严苛审查。在这种状况下,阿巴斯借助儿童题材创造自己独特的电影形式,在平凡生活中挖掘人性的美好与坚韧。20世纪80年代,他先后拍摄了《小学新生》《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家庭作业》等剧情长片。这些影片表面看来显得制作粗糙且情节简单,但阿巴斯有意识地把波斯哲学和伊朗诗歌融入其中,注重发掘深沉、庄严、静谧的情感体验,透射出真切而厚重的生命关怀。1987年,儿童题材影片《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第一次令阿巴斯得到国际上的认可,在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上夺得大奖。该片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跑来跑去只为还同桌作业本的小事:一个山村小学生放学后发现错拿了同桌小伙伴的作业本,因为老师要求家庭作业一定要写在作业本上,所以为了不让小伙伴受罚,他翻山越岭,到邻村去寻找小伙伴的家,试图归还作业本。这个简单的故事可能会让那些看惯了好莱坞大片的观众嗤之以鼻,但阿巴斯却通过儿童的视角来观察和看待这个世界,主人公阿默德浓缩了孩童特有的顽皮、单纯和成年人难以理解的执拗。整部电影没有任何浮华的修饰,自始至终都是那么质朴、真实,以最简洁凝练的美让观众感受到纯美的人性。

1990年阿巴斯导演的影片《特写》是他本人最钟爱的作品。影片将关注点对准普通的贫苦大众,一个穷困潦倒的影迷因为冒充著名导演骗取钱财而被送上法庭。阿巴斯对此事进行纪录片式的采访调查,影片交叠着电影的虚构与现实的真实,让人真伪难辨。《生生长流》(1991)是阿巴斯于1990年伊朗西北部大地震后5个月着手拍摄的影片。故事以一位导演寻找家住地震中心的小演员的经历为蓝本,描写沿途所见所感的居民生活,真实展现“那些在地震中幸免于难并且尝试迎难而上继续生活下去的人们可贵的勇气和希望”,死者往矣,生者继续前行,阿巴斯悲天悯人的情怀打动观者。影片获得1992年法国戛纳电影节罗西里尼人道主义精神奖、金摄影机奖。《橄榄树下的情人》(1994)可以说是《生生长流》的后续,故事非常简单:一个电影摄制组需要演员拍片,而这部片子就是《生生长流》。其中有一个男演员不顾一切地追求着他倾心已久的女演员,而女演员却始终一言不发……就是这样一个在地震后的村庄发生的普通故事,连演员都是当地人,整部片子没有任何花哨的镜头变换、特技运用,甚至它根本不像一部传统意义上的爱情片――没有谈情说爱,也没有分分合合,最后女演员是否答应男演员的求婚我们都不得而知,只留给观众无尽的悬念和意味。这一切只为真实细腻地刻画平凡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

1997年,思索生死问题的哲理影片《樱桃的滋味》为阿巴斯赢得更大的声誉,并在戛纳影展上夺得金棕榈大奖,阿巴斯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伊朗导演。故事以一个中年男人厌弃生命、准备自杀为主线,他在一棵樱桃树下挖了个坑,然后开着车在德黑兰郊外转悠,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寻找一位适合的人,帮他在自杀之后收尸。影片看似在讲述自杀的故事,却并非为了表现悲观厌世心理,而是以死亡作为切入点,更深入地体察和思索生命的本质。 1999年拍摄的《随风而逝》让阿巴斯荣获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该片同样是在探寻生命的意义。一个小村子里突然来了一群工程师,村民们对这群不速之客虽然感到陌生、议论纷纷,但还是表现出友好的欢迎。一位工程师对村里的一切都饶有兴趣,好奇的他经常上前与一个总在山上独自挖坑的村民聊天。突然有一天,如风般顺畅的日子发生了变化,山上村民挖的坑塌陷了,活埋了村民,医生前去奋力抢救……面对生命的逝去,工程师惆怅万分,对人生产生了更多的感悟。

《希林公主》(2008)是一部实验性极强的艺术电影,颠覆了传统的电影形式和结构。影片中,许多女人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银幕上却未出现任何影像,只能通过对白和声响推测剧情的发展……此时,传统的电影故事退居其次,而导演一直关注的女观众成了影片主角。女观众们为片中女主人公的命运和爱情所牵挂,她们的倾听、她们的反应,都以一个接一个的特写镜头呈现在屏幕上。这些女观众看着银幕,同时又被我们这些观众观看,这种看与被看的角色转换让我们联想起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她们究竟在看什么?又因何哭泣?凝视的权力最终落在哪里?这些都值得观众细细品味和思考。

阿巴斯2010年推出的影片《合法副本》讲述的是在意大利托斯卡纳南部的小村庄,一个英国作家和一个法国艺术画廊女主人相识并由此展开的爱情故事。阿巴斯将视角放在伊朗以外的国家,着重阐述真实和虚拟的区别在何处――当人带着感情、带着爱去看待艺术品甚至人生的时候,很多事情是不是原创的已经不那么重要,“副本”同样具有它自身的价值。《如沐爱河》(2012)则移焦东京,讲述一位美丽的女大学生通过来维持学业,由此与一位退休老教授相遇的故事。这部格调轻松的文艺片展现了日本社会中人们内心的孤独和年轻人的迷茫,探讨了家庭关系、爱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阿巴斯生前筹划的最后一部影片《杭州之恋》原本计划在中国拍摄,在筹备的两年时间里他四次前来中国采写剧本,只可惜未及开机,他就因病去世,遗憾搁浅,令人叹惋。

尽管阿巴斯获得了世界影坛的诸多崇高荣誉,但他在伊朗国内却受到猛烈攻击,被指责为欧洲人拍摄电影,讨好西方观众,以至于10多年来他的电影作品不能在伊朗本土公开上映。对此,阿巴斯表现得很坦然:“我在拍电影时从不考虑观众。如果在我自己家附近找不到观众,我想,远一点的地方会找到的。”阿巴斯的电影不雕琢,不美化,不矫情,深深扎根于伊朗大地,充分汲取着波斯古老哲学的养分和力量,真诚地关注普通民众平凡质朴的生活,同时又超越世俗,以诗性的方式挖掘出人们深邃、真挚的情感世界。他曾写过一首小诗:“片刻而已,一生却尽,我心涕零。”如今逝者已矣,但阿巴斯留给世人的精神财富却光辉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