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女性的凝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女性的凝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新西兰导演简・坎皮恩于1993年执导的电影《钢琴课》,是一部富有诗意和女性觉醒的经典作品,时至今日来看依旧是女性主义电影历史上的一座丰碑。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通过对剧中女主角艾达坚毅的意志进行分析,从而探讨简・坎皮恩在女性无声的抗争中的思考。

关键词:钢琴课 女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电影作为一种专门制作表面现象的媒介手段,潜藏在其表面之下的是由男权牢牢把控的意识形态,以好莱坞工业为首营造的电影世界,女性作为“他者”,只承担了被凝视被消费的的角色,女性的欲望、内心世界的呼喊无处发声。

而“女性电影”叙事声称把女性主体性、欲望和能动性(agency)置于叙事的中心。简・坎皮恩的《钢琴课》,就是这样一部为女性发声,展现女望和能动性的影片。

一、无声的钢琴

《钢琴课》这部电影讲述了在19世纪的英国,自6岁起便不再开口的哑女艾达(Ada),在父亲的安排下,带着自己非婚生女儿费罗拉(Flora)和钢琴远嫁到新西兰和素未谋面的丈夫斯蒂伍德(stewart)一起生活的故事。在新西兰,艾达与丈夫的矛盾不断,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下,艾达以钢琴为媒介,与贝恩斯相爱,并最终出走。

从银幕亮起的那一刻开始,艾达的命运从就被男性操控着,遵循父亲的安排嫁给一个陌生男人,被斯蒂伍德视为一件商品,并被他限制自由,在贝恩斯那里一开始也被其视为。但即使在这样一个被限制了自由与意志的环境中,艾达也坚持了自己的抗争,在电影中,她坚决而固执,表情严肃甚至刻板,当艾达被斯蒂伍德告知钢琴卖给了贝恩斯,同时自己被安排教后者弹琴时,艾达激动地跳了起来,她焦躁不安地来回踱步,奋力撤掉衣服表示愤怒。但是这些抗争都是微弱无力的,不论她如何反抗,始终无法遵循自己的意志,电影的高潮部分,斯蒂伍德砍下了艾达的手指,这象征着,剥夺了她爱的权力。

在这里要提到的是斯蒂伍德手中的斧头,斯蒂伍德一直把自己藏在过度修饰、看上去十分得体的文明外表之下,电影中出现了几次他手持斧头伐木的画面。斧头被看成男性生殖器的符号是和欧洲人的传统联系在一起的,在居民表演的舞台剧《蓝胡子》中,妻子就是被丈夫用斧头给杀害的。斧头象征着带有破坏性和极度危险的男权,不论其外表是多么的文质彬彬,但只要违背其意志都会得到残忍的惩罚。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唯一打上“自我”标签的意志似乎只有噤声,艾达从6岁起便不再开口说话,这似乎是唯一遵循了自己意志的选择。

来自文明世界的钢琴进入蛮荒的新西兰,正如一个富有坚强意志的女人闯入一个本是完全服从男话话语的世界一样,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二、凝望的视角

劳拉・穆尔维指出,在主流商业电影的影像与叙事结构中,观众别无选择地在这影像构成的双重机制中认同于男性的角色、行为与观点。主流商业电影诱导我们充分地认同男性主人公的角色,追随他的行动,在想象中与他同行同止、休戚与共,同时,电影的内在叙事机制诱导观众认同于男性主人公的视线,通过他的视线给予女性主人公以欲望和的观看。于是,在主流商业电影中,女性形象只是充当着构成奇观、诱发欲望观看的视觉动机。她只是承受双重视线、双重欲望透射着与观看的客体,其一是故事中男主人公投射的欲望观看,其二是影院汇总的观众通过认同于男性主人公而投向她的欲望观看。而女主人公的形象诱发着人们的欲望也指称着人们的欲望,“她”只是欲望的能指,欲望的客体。

如果说主流的电影是用男性的视角来窥视女性的话,那么《钢琴课》的视线则是对这一传统的颠覆。首先,观众看的方式发生了转变,电影中,艾达带着佛罗拉去找贝恩斯帮忙,导演特意给了一个低机位的近景,出现在画面中的是贝恩斯健壮的臀部和大腿,明显区别于传统的对于“开门”这个动作的拍摄方式。似乎是以这次“开门”为预告,随着电影的发展,出现了贝恩斯几次脱衣服呈现的画面,导演坎皮恩似乎是有意识地带领观众去关注女性对男性身体感兴趣的地方,满足了女性观众对男性身体的窥视欲望。在另一场戏中,贝恩斯突然不见,艾达拉开帘子去找他,结果发现贝恩斯的身体,这里的视线是艾达的视线,艾达先是很惊讶,但随后她平复了下来,这种窥视很明显是艾达的,是女性的。这是对传统“男看女,女被看”的方式的转变。

导演对传统电影的视点方式也进行了调侃。斯蒂伍德去贝恩斯家找艾达,发现两人正在,他不仅没有急匆匆地揭发,反而一直偷偷地观看,这是被称为视淫冲动的场景。这场戏结束于斯蒂伍德躺在地上透过地板窥视的镜头,艾达衣服上的一粒扣子透过地板上的缝隙掉到了斯蒂伍德的脸上,他被吓了一跳,但是只能笨拙地静静待在原地。充分嘲笑了他的性无能和低劣。

三、女性意识的觉醒的疑惑

艾达在遭受到了非常严酷地惩罚后,最终带上女儿和钢琴跟随贝恩斯离开了新西兰,此时的钢琴已经不再承担前文中提到的情感,而变成了联系过去的纽带,在经历了“搬琴-送琴-还琴”这个胶着的过程之后,钢琴象征了艾达在新西兰岛上遭遇过的种种苦难。于是艾达坚持要把钢琴扔下船,但是自己却不慎被卷下了海,差点淹死在海水中。在艾达获救的时候,她的画外音告诉我们“我的意志选择了活下去。”这样一次落水,似乎宣告了艾达的重生。但这种重生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主,她跟随贝恩斯去到另一个城市开始新的生活,用贝恩斯赠送的假手指教授钢琴课,可能这是跟随她的意志做出的选择,但是仍然是依靠着另一个男人,最终她还是回归到了家庭。在这种濒临死亡的急迫环境下,艾达可以说是在潜意识下依然决定依偎在男性的光环之下,那么这又算不算一次真正意义上女性意识的觉醒呢?

结语

简・坎皮恩作为非常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导演,在《钢琴课》中为我们创造出一个十分坚毅,勇于追求自己的意志的女性艾达,电影用音乐替代艾达发声,在一个富有诗意的视听语言环境下,给以男权为主体的社会带来了一次沉重的反击。导演一改传统电影中女性“被看”的局面,变为由女性掌握着视线,更多的时候把男性作为“被看”的客体。电影不仅保持了高度的艺术性,同时在商业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