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皮影第一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皮影第一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汪天稳,男,1950年出生于陕西省华县,陕西省皮影协会主席、中国西安皮影博物馆副馆长、中国皮影艺术雕刻鉴定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师。

熟悉的华州老腔从灯火阑珊的雨田社里传出来,刚从上海世博会归来的汪天稳一下子舒坦了。他走进戏场子里,从师傅手里要过一把胡琴来,加入到表演中,那欢乐婉转的老腔声调、灯光下舞动的斑斓身影令他沉醉。

上海世博会陕西周期间,汪天稳被请去做皮影雕刻的现场表演,他的展演台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带过去的一箱皮影,一两个小时就销售一空,大众对皮影艺术的热情令他感到欣慰。一周的表演结束后,他立马往回赶,因为那一声声细腻婉转的“碗碗音”在心底召唤。

50多年前,汪天稳迷上了皮影戏,每次看完戏都舍不得离开,总要跑到后台去找表演师傅要来皮影看个仔细。后来经亲戚介绍,11岁的他拜在当时陕西省傀儡剧团雕刻大师李占文门下,开始学习皮影制作。

回忆起自己的学艺经历,不善言谈的汪天稳话开始多起来。“入师门那天,师傅丢给我一块皮子,说先要练3年推皮子,才能拿刀。我每天一大早就起床练功,先是空手推,再是右手压住左手腕推皮,最后是手上压两块砖,手腕再悬挂两块砖。没想到3个月后,师傅就给了我一把刻刀,教我左手推皮右手走刀,刻个手手、花花、胳膊等。”

作为李占文大师唯一一位徒弟,汪天稳深得师傅真传,学艺4年后,被推荐到了华县文化馆工作。后来,他又因为精湛的皮影雕刻技术而被调到了西安工艺美术研究所。

刚调入西安工艺美术研究所,汪天稳就接到一个重要任务,为人民大会堂修补皮影艺术品《文成公主进藏》。这件出自汪天稳师傅之手的皮影作品深受总理的喜爱。1979年人民大会堂陕西厅整修的时候,工作人员没有注意,把皮影给折坏了,很多线条都连接不到一起。汪天稳花了三个月时间,将师傅的作品修葺如新。紧接着,国家外交部就将给日本国立博物馆雕刻《大闹天宫》的任务交给了他。后来,张艺谋拍《活着》的时候,编剧芦苇也慕名前来请汪天稳为电影制作皮影道具。

制皮、雕镂、敷色……每一个环节,汪天稳都潜心钻研,寻求突破;另一方面,他积极着手整理失传的图稿、恢复一些老皮影的雕刻方法。“中国皮影第一刀”的封号不知什么时候就戴在了他的头上。

上海皮影收藏家沈文翔把汪天稳誉为“活的皮影博物馆”,每有自己拿不准的老皮影就去找汪天稳鉴别年代与鉴赏工艺优劣。汪天稳从不卖关子,认真评鉴后悉数告诉沈文翔。汪天稳说:“他把上海的房子都卖了来收藏皮影,真正让我们这些做皮影的人心里感到安慰啊!”

汪天稳偏居华山脚下,前来拜访的人却络绎不绝。2004年,在中央美院读研究生的邬建安找上门来,请教汪天稳一番皮影艺术后,邬建安拿出自己的画稿说:“您这儿是不是能做一些带点实验性的,用传统的材料、技术来加工其他种类的图像,像这样的图画是不是能够试试?”汪天稳看了画稿后,兴致盎然地说道:“我刻了四十年皮影,所有传统样式的皮影没有不能做的,任何一个东西拿来就知道怎么刻,我就想做一些之前师傅们没有做过的东西。”

于是,这一老一少就开始了忘年合作,邬建安交给了汪天稳三张图稿,画有人面鸟、羽人、娃娃鱼等形貌的《九重天》需要做成五六米的规格,还有《刑天》与《蚩尤的头》也都是一米以上的大尺寸。

汪天稳雕刻出几块后发现线条连贯不起来。大块的牛皮在雕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收缩变形,然而对于传统的皮影作品来说出现1厘米的误差并不影响作品的效果,但是对于《九重天》作品中全是长线条的尾巴来说,连不上就会很难看。邬建安面对这种情况,心绪不宁。而汪天稳不动声色地思索着解决办法,最后,汪天稳用双层边框加固的方式把线条对接的误差基本上控制在了5毫米以内。

汪天稳带着一个徒弟,做了整整两年时间才完成邬建安的三幅作品。当3.7米×5.3米的皮影作品《九重天》挂在北京前波画廊的时候,所有参观者都为之惊叹。这既是一件成功表达创作者夸张想象力与先锋精神的当代艺术作品,也是传统皮影艺术一次完美的现代诉求与表征。

无论是过去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到上世纪60年代的革命现代戏、样板戏人物,再到正当红的NBA球星姚明、麦迪以及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都在汪天稳的刀下栩栩如生、熠熠生辉,成为幕布后上演精彩大戏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