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一些常见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预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一些常见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预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脆性材料,由骨料、水泥、水、外加剂及掺合料组成。在温度和湿度变化的条件下,硬化并产生体积变形,由于各种材料变形不一致,互相约束而产生的初始应力(拉应力或剪应力),造成在骨料与水泥沙、石子粘结面或水石本身之间出现人们视觉不见的细微裂缝,一般称之为微裂。这种细微裂缝的分布是不规则的,且不连贯,但在荷载作用下或进一步温差、干缩的情况下,裂缝开始扩展,并逐渐相互串通,称之为微观裂缝,即通常所说的裂缝。

【关键词】浅谈 常见混凝土 裂缝 成因 预防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在实际的施工技术管理活动中,从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部分的混凝土结构,其存在的裂缝产生的原因有支模支撑基础不实,加之自重、外荷载、活荷载而引起的裂缝,有物理化学反应(骨料)引起的裂缝,有水灰比失调而引起的裂缝,有施工操作(如制作、脱模、养护、预应力张力)引起的裂缝。

一、塑性收缩造成的裂缝

塑性裂缝多在新浇筑并暴露在空气结构,构件表面出现形状规则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裂缝较浅类似于干燥的水泥面。大多数是在浇筑后4h左右,外界气温高,干燥的情况下出现的。

(一)原因分析

1.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受风吹日晒,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使混凝土产生急剧体积收缩,而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开裂。

2.使用收缩率较大的水泥,水泥用量过多,或使用过量的粉砂,或混凝土水灰比过小。

3.混凝土水灰比过小,模板、钢筋保护层垫块过于干燥,吸水率大。

4.浇筑在斜坡的混凝土,由于重力作用有向下流动的倾向,也是导致这类裂缝出现的因素。

(二)预防措施

1.配置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用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孔隙率和调制砂率,振捣要密实,尽量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2.混凝土振捣前,将基层模板浇水湿透,减少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

3.混泥土浇筑后对表面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认真养护,防止强风吹袭及烈日暴晒。

4.在气温高,温度高或风速大的天气施工,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早进行喷洒施工用水养护,使其保持湿润,大面积混凝土宜浇筑一段养护一段,在炎热季节,要加强表面的抹压和养护工作。

5.在混凝土表面应及时喷洒施工所用的自来水,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草袋,确保水分不易蒸发。

(三)治理方法

1.如混凝土仍保持塑性,可采取及时压抹一遍或重新振捣的办法来消除,再加强草袋覆盖养护。

2.如混凝土已经硬化,可向裂缝内装入水泥粉,然后加水湿润。

待沉降稳定后,再与上部负载面混凝土同时浇注,以避免沉降过大导致裂缝。

3.适当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二、凝缩裂缝

(一)、混凝土表面呈现碎小的六角形花纹状裂缝。裂缝很浅,常在初凝期间出现。

(二)、原因分析:混凝土过度的抹平压光,使水泥和细骨料过多的浮在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砂浆层,比下层的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水分蒸发后,产生凝缩面出现的裂缝。有时在混凝土表面洒干水泥压光,也产生这种裂缝。

(三)、预防措施。

1.混凝土表面刮抹应减少次数和限制到最少程度。

2.防止在混凝土表面洒干水泥刮抹。

(四)、治理方法:极微细裂缝不影响强度,一般可处理。如表面有外观要求,可在表面上抹一层薄砂浆进行处理。

三、硬化收缩裂缝

(一)、现象

在结构构件的表面出现呈花纹状,无规律性,裂缝一般较浅。深度一般在1 mm ~6mm,有的至钢筋保护层深,裂缝宽0.05 mm~0.2 mm,少数大于1.0 mm,多发生在混凝土浇注完后数月或更长时间。

(二)、原因分析

混凝土水泥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收缩,受到结构内部碳化合物混凝土的约束而导致表面发生龟裂,在空气相对湿度较为干燥的环境中最为显著。

(三)、预防措施

1.避免过度震捣混凝土,减少表面形成的砂浆层,同时加强养护,保持混凝土构件湿润,提高混凝土构件表面强度。

2.避免在不通风的地方采用火炉加湿保温。

四、干燥收缩裂缝

(一)、现象

裂缝为表面性的,宽度较细,多在0.05~0.2mm之间,没有规律性,裂缝分布不均。但对较厚的梁、板类构件或桁架构件,多沿短方向分布,整体性结构多发生在结构变截面处,平面裂缝多延伸到截面部位或块体边缘,大体积混凝土露天养护完,经一段时间后,在上表面多侧面出现,并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表面强烈收缩,可使裂缝由小到大逐步向深部发展。

(二)、原因分析

①混凝土成型后,养护不当,受到风吹日晒,表面水分散失快,体积收缩大,而内部湿度变化小,收缩也小,因而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出现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

②混凝土构件长期露天堆放,时干时湿,使表面湿度经常发生剧烈变化。

③采用含泥量大的颗粒粉砂配置在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

五、温度裂缝

(一)、温度裂缝现象

表面温度裂缝无一定规律性,梁、板类或长度尺寸较大的构件,裂缝多平行于短边,,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横交错,一般与短边方向平行或接近与平行,裂缝沿全长分段出现,中间较密。裂缝宽度大小不一,一般在0.5MM以下,沿全长没有多大变化。表面温度裂缝多发生在施工期间,多发生在浇注后2-3个月或更长时间,缝宽受温度变化影响较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细。沿截面高度,裂缝大多呈上宽下窄状,与顶板或底板配筋较多的结构,有时也出现中间宽两端窄的棱形裂 。

(二)、治理方法

温度裂缝对钢筋锈蚀、碳化、抗冻融(有抗冻要求的结构)、抗疲劳(对受动荷载构件)等方面有影响,故应采取措施治理。对表面裂缝,可以采用涂两遍环氧胶泥或帖环氧玻璃布,以及抹、喷水泥砂浆等方法进行表面封闭处理,对有整体性防水、防渗要求的结构,缝宽大于0.1mm的深进或贯穿性裂缝,应根据裂缝可灌程度,采用灌水泥浆或化学浆液(环养、甲凝或丙凝浆液)方法进行裂缝修补,或者灌浆与表面封闭同时采用。宽度不大于0.1mm的裂缝,由于后期水泥生成氢氧化钙、硫酸铝钙等类物质,碳化作用能使裂缝自行愈合,可不处理或只进行表面处理机可。

综上所述,在预防及治理混凝土构筑物、构件的裂缝中,应把预防放在首位,加强建筑原材料检验、报审和复试关,配制搅拌还是浇筑养护混凝土,要认真做好混凝土构筑物、构件防范裂缝的前期预防措施和后期养护管理措施,注重每个细部环节的监控,有效抑制各种裂缝的出现。对于已出现的裂缝,应分出现的部位和裂缝宽度的大小及深浅程度,科学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祢补裂缝给构筑物、构件带来的质量缺陷,对于裂缝影响构和危极构筑物、构件结构安全的,应有设计等部门专家的具体鉴定及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