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活动中内化数学学科价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活动中内化数学学科价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学科价值;学生学力;创新思维;问题解决;动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7-0058-02

数学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在与现实生活沟通的过程中,在感受和践行前人的数学智慧的过程中,学生应通过对数学特有的逻辑系统的学习和思考,把数学内在的智慧转化为他们自身成长的力量。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现数学学科的价值,发展学生的学力呢?下面,笔者以苏教版四上《简单的周期》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教学实践与思考。

一、多维形式呈现规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人类在创造数学的同时,创造了数学所独有的话语系统――运算符号和逻辑系统,使得千百年来的数学发明和创造流传至今。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注意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尽可能多地体验和实践数学的话语系统,将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图1)

新课探究时,笔者在简单的谈话之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如图1),分两个层次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上有什么,利用主题图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物体,使他们初步感知规律的存在;接着,笔者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再仔细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待学生独立思考后,让他们先和同桌交流,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报。通过交流汇报最后得出:彩旗是按红红黄黄四面为一组排下去的;彩灯是按红紫绿紫四个为一组排下去的;盆花是按红黄蓝三个为一组排下去的。这样,利用主题图,引导学生由初步感知规律到深入思考发现规律,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处,并通过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用数学语言表述周期规律的过程中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多种方法表示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从对具体事物的感知出发,通过观察、思考、描述获得清晰、深刻的规律表象之后,还可以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把自己发现的规律表示出来。

课上,在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规律之后,笔者进一步引导:“通过仔细观察,同学们已经找到了这些物体的排列规律,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这些规律表示出来吗?”这个问题再次引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激活了他们的原有知识储备,引导他们借助文字、字母、数字、符号、图形等多种方式来表示规律。这样,在用各种方法表示规律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进一步体会到周期现象中事物的排列规律,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多方角度分析规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问题解决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既能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运用发现的周期规律来解决问题,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同时又是一个难点。课堂上,在学生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表示出这些规律之后,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第16盆花是什么颜色的?”独立思考之后,很多学生都想到用除法计算,也有一部分学生想到用画图法来判断,还有少数学生想到用列举的方法来解决……当学生说出用“16÷3=5(组)……1(盆)”来解决时,笔者进一步追问:“你是怎么想的?算式中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算式里的16与问题中的第16盆表示的意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理解算式中各个数字的含义,并区分序数与基数的不同。至此,笔者并没有结束,而是进一步追问:“除了用计算、画图、列举,还有没有更巧妙的方法呢?”从而引出用4的倍数的方法来判断。这样,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使他们学会用除法、倍数等多种方法判断简单的周期规律问题。

四、多层练习应用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体现这一点,就有可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发现自己生活中的数学,并在应用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新课结束以后,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笔者创设了“找一找,发现图形中的排列规律”“听一听,发现声音中的规律”“看一看,发现十二生肖中的规律”“做一做,发现板报边框中的规律”等活动,通过“基础题”“发展题”“提高题”等三个层次的练习,不仅能巩固基础知识,还能让学生体会到运用周期规律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如果把数学教学看成一条线,学科价值就是这条线的主体,学力发展则贯穿这条线的每一个节点。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数学这门学科对学生发展所具有的独特价值,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在活动中内化数学学科价值,提升学生学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阳双语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