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封建宗族家长制度最神圣的维护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封建宗族家长制度最神圣的维护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宗法制度维护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秩序,其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权主义成为其领导核心,周朴园性格中的夫权主义思想是形成他性格的主要因素,这种夫权主义摧毁了他生命中的两个女人鲁侍萍与繁漪的一生幸福,同时他的男权主义造成了《雷雨》中众多人物的悲剧。

关键词: 戏剧《雷雨》 周朴园 夫权主义

1934年曹禺发表戏剧《雷雨》后,周朴园便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奸诈、自私、冷漠与残忍,构成了这个人物性格的复杂的诸多方面,有时同处于矛盾对立的状态中。表面看来,在家庭中他是一个封建暴君,十分重视自己家庭的“秩序”和自己在家庭中君临一切的地位,这是对封建社会宗法制度最杰出的维护;他专横独断、唯我独尊,“他的意见就是圣旨”,这便是男权主义思想最杰出的体现。在家里,他就是主宰者,这种封建地主的特权思想十分专制,他管理着整个家庭,有自己的威信;在外面,三十年的打拼生涯,给了他绝对的自信。周朴园是这个封建大家庭的绝对统治者。他对待身边的鲁侍萍和繁漪的态度充分地体现出他性格中的夫权主义。

一、三十年前对鲁侍萍的始乱终弃,婚姻不幸福后对鲁侍萍有真诚的怀念,三十年后再相见对鲁侍萍的提防与冷血。

三十年前年轻的周朴园勾引爱上了自己家下人的女儿鲁侍萍,并使鲁侍萍也爱上了他。两个人同居三年,生下了两个儿子,在第二个儿子刚生下三天就把鲁侍萍赶出了家门,娶了一位门当户对的有钱人家的小姐,以发展他的事业。年轻时,他肯定是不顾家庭的反对,他对鲁侍萍的感情应该是真挚地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迈出大胆的步伐。鲁侍萍年轻漂亮、温柔可爱,对周朴园百依百顺。父母的反对与社会的压力,令他放弃了侍萍,虽然最后低头,可是他尝试过,他有强烈的自信,这也是他深受封建男权主义压迫的结果。但是他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爱中掺杂着鄙视,因为鲁侍萍的地位低下,配不上这位出身大家族的花花公子,所以在权利地位与爱情发生冲突的时候,他抛弃了鲁侍萍,放弃了与社会对抗,从此踏上了归顺之路。他掌控着自己的命运,同时又在操纵着别人的命运,年轻漂亮的鲁侍萍就这样被他给毁了,带抱着出生刚三天的小儿子投了河。封建夫权主义意识把女人看做是依附品,在不适合自己的时候,就扔掉了。

后来周朴园娶的那位大家闺秀,很早就过世了,从中不难想象出周朴园对其的精神虐待而导致其早亡。现在的家庭生活不令他满意,夫人有些神经质,三十年中他一直怀念那个温柔善良的鲁侍萍,所以家里保留了以前鲁侍萍在的时候的习惯,周朴园另娶他人后搬过家,但是他还保留以前的一些东西,他的家仍然保持鲁侍萍在的时候的原样,保留着和鲁侍萍一起生活时用的家具、雨伞等,甚至保持着鲁侍萍在时的生活习惯。这便是这位大男子主义的精神食粮,任何东西如果不摆在固定的位置他都受不了,一定要把它们弄得秩序井然,这样他便控制了空间?只有活在过去,活在鲁侍萍对他百依百顺的日子里,他才能麻醉和安慰自己。虽然是大家族的家长,但他也要有精神寄托。为了将家庭成员纳入“最圆满、最有秩序”的轨道,他不允许任何人触动他的精神支柱,为此他独断专行,对家人毫无尊重之心,说一不二,苛酷地要求每一个人服从他。家中的任何事情必须按他自己的意志去施行,别人动了不行,就连时间他控制得都非常严格,如:“(看表)十分钟后,我还有一个客人,嗯,你们关于自己有什么话说么?”

第二幕中,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见时,周朴园说:“谁指使你来的?”“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在周朴园的眼中,鲁侍萍的来访是她多年千方百计打探的结果,在他眼里鲁侍萍从来就没有忘掉对他的怨愤。所以当认出鲁侍萍的时候他立即感到害怕、恐慌,这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这将表明他以前的种种罪恶将昭然于天下,他的封建大家长的虚伪的面纱将被揭穿,他将名声扫地,他的事业、社会地位可能受到威胁,他的夫权、父权的威严将被践踏,于是他惊恐万状,这正是他内心虚伪的表现。所以他小心地提防着,假装镇静与冷漠。当他了解鲁侍萍的来意以后,他绷紧的神经放松下来,又具有了封建家长的神圣与高傲,夫权意识又恢复原状,他给鲁侍萍“一张五千元的支票”,他以为用钱就可以来收买鲁侍萍,封住她的嘴,掩埋他的过去,维护他男权主义的至高无上的尊严。在这里周朴园性格的伪善、自私暴露无遗。后来在听鲁侍萍回忆过去时,周朴园并不是冷酷无情,而是一再地痛苦不堪,这些年他毕竟用怀念鲁侍萍这一精神支柱维持着自己的爱情生活,也是周朴园夫权意识中的一方面,这也是周朴园爱鲁侍萍的一种表现。三十年间,艰苦的劳动和生活的压力使鲁侍萍的容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没有爱,周朴园根本就没必要听鲁侍萍长时间地唆。在了解了鲁侍萍离开自己家以后的不幸遭遇时,他的最神圣的夫权思想遭到了重创,良心发现了是自己造成鲁侍萍今天这所有的不幸,这位大家长这时候的思想在矛盾着痛苦着,他要给鲁侍萍钱,“你生我养,你死我葬”,这也是封建夫权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对待繁漪,周朴园的夫权意识表现在限制其自由与对其精神的压抑和情感的虐待。

蘩漪出身于有地位与周朴园门当户对的大家庭,天生丽质,少女时有水晶般心灵,是一位新旧结合的人物,按剧中的提示,她是一位“受过一点新式教育的旧式女人”,她读过书,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她感情丰富,容易接受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传播,“五四”运动的自由与人权的翻天覆地的发生,都为她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准备了条件,所以她兼有资产阶级新女性和旧式女人两种因素,思想中追求个性解放,向往浪漫自由的爱情婚姻,她勇敢、善良、任性与泼辣。据说她在17岁被骗嫁给大她20岁的周朴园,她与周朴园一直过着无爱的婚姻生活,周朴园的专横霸道封建家长式的丈夫使得繁漪就像一头掉进陷阱里的饥饿的母狮子,野蛮与凶狠,瞪着攫取的双眼看着周围的一切,寻找一切机会摆脱困境。蘩漪在识破周朴园的伪君子本质后,对他无丝毫爱情可言,可是她的思想中有很多封建旧式思想的成分,她不想抛弃眼前优裕的物质生活,她很看重周家的地位和周朴园太太的名分,她天生就有一种惰性,这些也无形中在帮助周朴园维护他至高无上的夫权统治。周朴园对蘩漪根本没有感情,他之所以娶繁漪是想维护封建大家庭的体面。繁漪想在现有的物质生活中寻找精神寄托,她是物质生活的富有者和精神生活的贫困者,所以繁漪虽然渴望自由的生活,希冀真爱,却甘愿生活在旧式“铁屋子”里,不肯走出牢笼,她是这种夫权意识的维护者。周朴园对繁漪所施展的则是封建夫权中的精神折磨与自由的控制。但当自由与人权的新思想与周朴园的男权主义思想发生激烈冲突的时候,便会撞出毁灭性的火花来。从下面的情节看周朴园的夫权主义对繁漪的统治。

1.周朴园强迫蘩漪喝药的情节,这场戏也是曹禺《雷雨》中极为精彩的一幕,这里是周朴园要完全控制他人生命的夫权统治的最集中地体现。,这是对女性个体生命的漠视,也是对有独立意志的女性的最残酷的精神侮辱,请看下面周朴园的表现:

朴:(慢)倒了?哦?(更慢)倒了!――(向四凤)药还有么?

四:药罐里还有一点。

朴:(低而缓地)倒了来。

繁:(反抗地)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

朴:(向四凤,高声)倒了来。

……

朴:(不高兴地)不。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

繁:(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

朴:(忽然严厉地)喝了药,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

繁:(声颤)我不想喝。

朴: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

冲:(反抗地)爸!

朴:(怒视)去!

周朴园当着两个儿子和女仆四凤的面前强迫繁漪喝药的全过程的表现,是他夫权权威的淋漓尽致的表现,这里既有对仆人发号施令的,更有对蘩漪胆敢反抗的最严厉的警告。在整场戏里,周朴园的台词多简短强硬,都是命令的口吻,这种语言只有权威式的人物在发号施令时才会有的,这是周朴园夫权的权威性格极富个性的语言特色。同时,这一过程是周朴园对儿子们施展着绝对的父权权威,以及对在场的所有的人大发的集中体现。周朴园不仅要医治蘩漪身体上的病,更重要的是想根治蘩漪骨子里的那种具有反抗精神的病。因此他尽最大可能发挥封建家长的夫权主义,想把在场的所有人医治成精神上麻木的顺服者。他指责蘩漪:“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体现出了夫权主义权威性格典型的伦理观念:在家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这里再看看蘩漪此时此刻受夫权虐待时的复杂心境表现:

繁:(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园又望望萍。拿起药,落下眼泪,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

……

繁:(望着萍,不等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朴园的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哦……(哭着……)

这是蘩漪的思想变化的过程:犹豫―屈从―反抗―屈从,这是一个精神受虐待者的最屈辱的心理过程。在周朴园眼里,不服从命令便是有病:周朴园在让周冲通知母亲德国大夫来看病时说:“我看你母亲精神有点失常,病像是不轻。”又回过头对周萍说:“我看,你也一样。”周朴园控制了所有人,他的便是对所有不服从者的最残忍的控制。这种做法严重的阻碍和压抑着周家人的成长,致使《雷雨》中诸人物悲剧的发生。他认为他有控制这些在他看来是他的私有财产的绝对权力,这可以平衡他曾经遭受家族父权和专制文化虐待的痛苦,又可以显示他在这个大家庭中的绝对的夫权、父权的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这使得他不但最终完全控制了蘩漪的行为,而且控制了在场的其他人,所有的人都完全成了他手中任意摆型的棋子,这一过程让在场的所有的人明白一个道理:要做服从的楷模,不服从是最大的恶。这一场封建夫权主义,周朴园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

2.周朴园限定蘩漪的活动场所――“楼上”。在剧中,周朴园多次说过让繁漪上楼养病的话,并规定繁漪的活动空间――楼上,当周朴园离家两年从矿上回来时,和繁漪还没说上两句话,就说:“你应当再到楼上去休息。”这表面看上去是夫妻之间的正常关心的话语,实际上是对繁漪人身自由的控制,这种“关心”,让蘩漪失去了人身行动的自由,限定了繁漪活动的空间。虽然繁漪由于与周萍的暧昧关系,使得她有时候情愿待在楼上不愿意见周朴园,但是她感情丰富,她是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女性,她的叛逆精神与生俱来,当她觉得这唯一还算是她自由的空间却变成了周朴园“囚禁”她的牢笼时,她便产生了极强烈的反抗心理。尤其是到后期蘩漪疯狂反抗的阶段,周朴园总是说她的病很重,应到楼上歇着,把她合情合理地圈在楼上她的卧室这铁笼里,一旦蘩漪下楼来,他就视为不正常,以至于她待在楼上已经成为这个家庭的习惯了。蘩漪在周朴园的夫权主义的下,成了自由的囚徒,成了被困在这如同地狱般铁笼里的母狮。但是,毕竟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感染过她,“五四”运动的自由与人权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启蒙过她,当周朴园对繁漪的种种的精神虐待与摧残达到顶峰时,当对周萍的爱情再也无法挽回时,这个具有“雷雨式”的人物终于在毁灭他人的同时而自毁了。

周朴园的夫权主义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的体现,它曾有利于封建社会的稳定,从客观上巩固了封建社会的秩序,但是两千多年来这种男权主义思想摧毁了一个又一个的封建女性,所以它也成了封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桎梏。

参考文献:

[1]曹禺.曹禺全集(第1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7.

[2]李平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雷雨》电子版http:///event/10558159/

discussion/14640626.

[4]殷杰.周朴园性格的精神分析美学视界――虐待症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