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封建婚姻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一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红楼梦》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其悲剧性。在所表现的各种各样的悲剧中,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宝黛的爱情悲剧。宝黛的爱情悲剧是由封建的婚姻观所造成的,封建婚姻观否定了黛玉,同时也就从本质上否定了宝玉,从而否定了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本文将从封建婚姻观的角度出发,对宝黛的爱情悲剧进行一些探索,在封建传统婚姻观念下,宝黛之间超越现实世俗的爱情必然为社会现实所不容,必然遭到封建家长的残酷扼杀,必然会有悲剧的结局。
关键词: 《红楼梦》 封建婚姻观 宝黛爱情悲剧
品读《红楼梦》,很容易使人想起人生三大恨事: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未圆。《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其悲剧性自然被总结为人生中最大的恨事。从美学和社会学角度看,宝黛的爱情悲剧的根源,正是宝黛之间建立在自由基础上的新型爱情观和这种爱情观在当时被封建婚姻观否定所造成的悲剧。可以说,封建婚姻观是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最根本的原因。封建婚姻观是指封建社会制度下的婚姻制度,以及人们对婚姻的基本看法,以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阴阳八字为特征。
一、门当户对是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重要原因
在封建的婚姻观里,婚姻首先要讲究门当户对,门当户对是介绍婚姻的前提条件,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在封建社会里基本不存在,即使偶尔有一两个特例,也往往以悲剧告终。关于这一点,在中国古代的才子佳人小说里表现得尤为明显,从张君瑞到柳梦梅,他们的爱情都是因为男女双方最终获得了相同的地位而得以圆满。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宝黛二人虽然有纯真的爱情,但其家世背景显然是门不当户不对的。
首先,贾宝玉和林黛玉门第悬殊。林黛玉只是出生于中层仕宦之家的女子,而贾宝玉是出生于钟鼎之家的公子,按照封建婚姻标准,林黛玉是不可能嫁入豪门贾府而成为宝二奶奶的。《红楼梦》中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时,就有这样一段描写:“……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她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红楼梦》第三回)三等仆妇的吃穿用度已让黛玉感到不凡,更何况其家的富贵豪华,那一定是黛玉的家庭所难以企及的吧。
其次,宝玉和黛玉的经济地位不平等。从《红楼梦》第四回贾雨村手下门子手里的护官符,我们可以知道:贾、王、史、薛四家能成为当时盛极一时的四大家族并不仅仅是由于其政治地位,经济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原因。贾府盛极一时是由贾家的政治地位决定的,而同样身为四大家族的薛家就是由其经济地位所决定的。
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一对拥有知己之爱的恋人在经济地位上极其不平等。贾府的经济实力,先不说元妃省亲耗资巨万,我们单看宝玉和黛玉本身的差别:宝玉房中的丫头晴雯生病请来了胡庸医,要打发车马钱,本应以一两银子为例,但因宝玉的丫头麝月已拿出了一块二两的银子,又懒得去换,就把这块二两的银子交给了婆子(《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而黛玉生病期间,黛玉的丫鬟紫鹃却去求凤姐先支自己的月例银子已备零用(《红楼梦》第八十三回),而紫鹃的月例也只不过是二两。从这数量相同而意义不同的二两银子,我们可以知道宝黛二人的经济地位是不平等的。宝玉和黛玉虽然拥有木石前盟的知己之爱,但木石毕竟是易碎之物,当它遭遇残酷的社会现实时,必然会显得苍白无力,所以宝玉在木已成舟的情况下仍然屈从了社会现实,将爱慕黛玉的心肠略移在宝钗身上(《红楼梦》第九十八回)。
同时,在《红楼梦》这部作品对薛蟠成婚的描绘中我们可以知道薛蟠、夏金桂之所以可以成婚,就是因为双方拥有平等的经济地位。而薛蟠的妾香菱虽为金陵十二钗副册之首,又深得薛姨妈和众人喜爱,但仍然没有取得正房的地位。对《红楼梦》稍有了解的读者都知道,曹雪芹写《红楼梦》历经几十载春秋,数易其稿、惜字如金,这样的安排,应该是对后来的某些事件的一种暗示。暗示什么,因为曹雪芹没有最终完成这部巨著,我们无法知晓,但用在对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暗示也不无道理,因为宝黛爱情悲剧是这部作品的主线。
再次,贾府支派繁盛、人丁兴旺,而林家家世凋零。贾雨村手下门子手上的护官符上有这样的说明: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宁国荣国二公之后,共二十房分,除宁荣亲派八房在都外,现原籍住者十二房)而在《慧紫鹃情辞试莽玉》一回中紫鹃对宝玉说,林家实没了人口,纵有也是极远的。族中也都不在苏州住,各省流寓不定。(《红楼梦》第五十七回)由此可见,孤苦无依的黛玉的家世背景与支派繁盛的贾府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最后,黛玉的情敌――宝二奶奶争夺战中的胜利者薛宝钗有与贾府相匹敌的家世背景。宝钗出生于四大家族中“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而且薛家又是“现领着内努钱粮,采办杂料”的“皇商”,所以,薛宝钗的家世与贾宝玉是门当户对的。
虽然,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坐在封建家庭最高位置上的贾母,在对待宝玉的婚姻问题上,表面上似乎表现出了不以门第择婚姻的态度,但是,在贾母的内心深层,以及以王夫人为代表的贾府的世俗社会中,“门当户对”仍然是沉淀在众人内心深层的首当其冲的婚姻标准。马克思认为:“不论在哪种场合,婚姻都是由双方的阶级地位决定的。”(《马克思选集》第二卷)因此,门当户对是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
二、“金玉良缘”是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关键原因
“金玉良缘”是封建家长制造的一个神话。这个神话以“金锁须的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开始,以埋葬“木石前盟”的宝黛爱情,从而成就“金玉良缘”,使宝钗成为“宝二奶奶”为终结。说金玉良缘是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根源,首先要从封建家长为什么制造“金玉良缘”说起。“金玉良缘”是薛家制造的。薛姨妈曾对王夫人等提过,宝钗的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红楼梦》第三十回)。所有读者都不难看出,这是薛姨妈一种聪明的暗示,暗示希望薛宝钗能嫁给贾宝玉,而这种暗示正好契合了封建社会想要成婚的男女八字相合的观念。薛姨妈和王夫人是亲姊妹,王夫人生了一位衔玉而诞的哥儿,薛姨妈肯定是知道的,也许玉上的字迹王夫人也曾对薛姨妈提起过,因为薛姨妈在进京都的路上,曾对薛蟠说:“……你舅舅姨娘两处,每每带信捎书,接咱们来,……”(《红楼梦》第四回)带信捎书除了请薛姨妈进京都而外,说说各自家里小孩的情况,也是人之常情。那么请一位高僧给宝钗一个与宝玉玉上字迹相对的金锁,也不是什么难事,而且南京与京都远隔千里,有谁会去考证金锁的真实来历呢?对薛家来说,制造一个金玉良缘的神话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薛家为什么要制造这个神话,我们可以借用恩格斯的一段话来加以说明。恩格斯曾说:“婚姻是一种政治行为,联姻者借婚姻来扩大自己在政治上的势力。”当时的薛家已走向没落,薛宝钗是因入宫待选而进京都的,深谋远虑的薛姨妈一定会为薛宝钗想到如果不能入宫的退路:如果宝钗不能入宫,嫁给贾府的唯一接班人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贾、王、史、薛四大家族早有姻亲,薛宝钗嫁给贾宝玉,既可以巩固这种关系,又可以借贾家的贵来补薛家的富。
“金玉良缘”的命定婚姻论对宝黛的爱情造成了一系列影响,这些影响是促成宝黛爱情悲剧的重要因素。“金玉良缘”造成了黛玉的自卑,因为既没有金锁又没有金麒麟,而且没有像薛、史两家的家世,所以黛玉就开始变得自卑、小心眼儿。她的小心眼既折磨着别人,同时又折磨着自己,最终致使她连自己唯一的友军史湘云也失去了,在众人都拥戴宝钗的情况下,她孤军奋战。“金玉良缘”的命定婚姻论也同时让封建家长在宝玉失玉昏厥的情况下想到的是借宝钗的金锁压邪气,娶宝钗冲喜,而不是娶黛玉治宝玉的心病。所以最终宝黛二人的爱情被否定了。同时,舆论还对人的行为有导向和暗示的作用,尤其是在迷信的封建社会,不是连宝玉最后在生米煮成熟饭,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都不得不信姻缘前定的说法吗?所以金玉良缘也是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又一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封建婚姻观否定了黛玉,这同时也是对宝玉的否定。因为宝玉认同了黛玉,不论是她的出生,还是她的情感,以及她的爱情观。因而,正是宝黛的爱情观和封建爱情观(准确地说是封建婚姻观,因为在封建社会,婚姻是不需要经历爱情这个阶段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成就或者毁坏一桩婚姻)之间的矛盾冲突造成了他们的悲剧。在巨大的封建爱情观的压力之下,在封建家长对自由爱情的围追堵截下,在自身面对前途的迷茫和不能克服自身局限性的环境下,宝玉和黛玉在这场斗争中败下阵来。是封建传统道德扼杀了他们的爱情,是封建传统思想、传统婚姻观、传统文化让他们的爱情找不到出路。但是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作者所描写的宝黛二人之间建立在相互了解、志趣相投基础上的纯洁的爱情是进步的,作者对他们的爱情观是肯定的,然而,他们合理的爱情是被当时社会环境所否定的,因而必然是悲剧。社会发展到今天,研究他们的爱情悲剧,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婚姻应该以爱情为基础,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必然造成悲剧。
参考文献:
[1]李欧,周子渝.梦与醒的匠心――蠢测缕析《红楼梦》的写作技法[M].成都:巴蜀书社.
[2]丁维忠.红楼梦――历史与美学的沉思[M].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10,第1版.
[3]俞平伯.说《红楼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2,第1版.
[4]刘心武.画梁春尽落香尘――解读《红楼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6,第1版.
[5]夏从从.新解《红楼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