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创造性思维在数学课堂中开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创造性思维在数学课堂中开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创造力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灵魂,创造性思维又是创造力的核心,而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合适的学科之一。培养创造性思维首先要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环境,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通过放手操作、合作交流、发散思维训练、大胆想象等策略来充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造性思维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指出:“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以来与环境不断奋斗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适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这种创造力,使他们成长得有力量,以贡献民族与人类。”创造力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灵魂,创造性思维又是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是创造力的核心。然而,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小学数学课堂中蕴含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丰富因素,如何从中挖掘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对现代教育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首要是改变

1.改变教学理念,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利用课堂和课外的时间,通过有效的途径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1)教师要改变以往以教材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将课堂范围进行拓宽,在课堂中引入各种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和行为,引发学生的思考,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使学生在读中有思、行中有思。(2)教师应当从传统的课堂主体中走出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而教师扮演的应当是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3)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和方式进行转变。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2.改变教学环境,激发创造性思维

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平台下,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小学生天性好动爱玩,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相对较弱。他们所需要的课堂环境是自由活跃并极具互动性的,基于这一特性,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发散、思想自由的空间,让学生感受到想象的乐趣、学习的乐趣。变一味接受、死气沉沉的课堂为主动思考、积极讨论和理解的课堂,如此教学氛围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且能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优秀人才。

二、课堂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几个策略

1.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上课一开始我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汽车的轮子是圆形的,然后让学生观看汽车分别装方形的和圆形轮子行驶的情景,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难倒了学生,激发了他们认识圆的需求,接着通过一层层剥开圆的面纱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2.质疑问难,拓宽思维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不仅是一种可贵的学习品质,是学习主动的一种表现,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所不可缺少的。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尽管有些问题比较稚嫩,有些问题已经超出了本节课的内容,但这些学生比起不提任何问题的学生更具有潜力。一年级数学中就有根据所给条件提出问题,再自己解答,这样开放性的题目开放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由发挥。有这样一道题目,红红有16多花,明明有8多花,红红给明明几朵花,两人才会同样多,问题一出,同学们马上回答“8朵”,又有部分同学说不是8朵,同学们都很好奇,想证明到底哪方是正确的。这样我就用实物来做个试验,大家发现正确答案是4朵,为什么会是4朵呢?再通过几次试验,同学们总结出了规律:只要把多出来的一半送给少的那个人,就会同样多。通过这样不断质疑,不断解决,学生掌握了方法和知识。

3.放手操作,自主探究

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承,而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致我们的许多学生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考试,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显得束手无策。现代教育要求我们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感悟、体验,进而上升至智慧。有句话说得好:“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手、脑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知识的形成及推理,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例如,在一年级学习数学进位加法时,我让学生自己通过摆小棒来找到计算24+6的方法,他们先摆2捆和4根,再摆6根,发现4根和六根合起来正好是10根,又可以捆成1捆,3捆小棒是30根。再根据摆的过程来理解计算24+6的方法,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进位加法。

4.合作讨论,思维碰撞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不是用于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而应该用于创造各种能够促进人独立自主和自由合作的条件。课堂讨论,是学生合作的一种主要形式。随着素质教育的步步深入,课堂讨论这种教学方法越来越被人们所采用,它使学生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兴趣高涨,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例如,一位老师教学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时就充分倡导自主学习,合作讨论。首先小组合作讨论18根栅栏围长方形,多少种不同方法,完成表格,让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围好了羊圈要选购羊,有山羊、绵羊、湖羊,最少选购一张,最多选购三种,继续通过组员之间的交流讨论,把每一种方案都按顺序罗列出来,学学生更好地掌握了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

5.变式练习,发散思维

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开导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在数学教学中利用“一图多用”“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等这些变式练习,发散思维。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鼓励他们大胆“标新立异”。然后再“收紧”进行集中思维,经过比较分析,筛选出最佳的解法,体现优化的思想。

6.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实际上,人们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离不开想象。想象是思维中最活跃、最富有传奇色彩和创造性的成分,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教师可运用教具、实物或语言文字的形象描述来激励和唤起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不断地丰富想象力。要结合有关内容(如几何初步认识、开放性题目)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人贵在创造,培养创造性思维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如今正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关键阶段,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激活创新思维的方法,选择每一个“创造之地”,把握每一个“创造之时”,让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中开花,从而造就每一个“创造之人”。

参考文献:

[1]张德秀.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教学[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3]王萍.创新:数学课堂的永恒追求[J].小学教学参考,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