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一直以来,体育课程都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也能够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和素质教育的改革,小学体育教师应当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让学生获得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学;现状;对策

现如今,广大的小学体育教师在新课标的理念要求下接触了很多全新的教学观念和理论方法,并且也获得了显著的教学成绩。但是,这并不代表现在的小学体育教学已经再无瑕疵。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和工作经验,分析了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问题,并据此给出了一定的解决对策建议。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重点讨论。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原因

一些学校因为班级的学生数量较多,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时难以实现每个学生都能面面俱到,这很容易造成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浑水摸鱼。即便测试成绩不理想,教师也因为学生众多而无暇进行补考或重新测试,只好给一个“及格”便草草了事。

2.学生的原因

因为小学生的经验和阅历较少,他们很难端正自己对体育课程的态度,致使有的学生认为体育课不过是玩游戏而已。也有的学生家长因为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学生会在其影响下淡化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觉得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游戏”上,倒不如多学习数、语、英的知识。甚至有的学生还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逃避体育课,更不要说通过体育课实现身体的锻炼了。

二、小学体育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1.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以及方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还应当通过体育锻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这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教学观念,充分树立学生的教学主体性,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体育热情,让他们感受体育带给自己的快乐和成功。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适当缩短理论知识的讲解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训练,并且训练方法需要多元化。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体育游戏和体育训练的内容进行巧妙地融合,通过轻松有趣的游戏内容实现寓教于乐的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2.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任何学科而言,只有学生拥有学习的兴趣,才能有效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小学体育课也是如此。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式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让他们能够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体育锻炼中,为提高自己的体育能力和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3.制订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于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假如没有教学目标的方向性指引,那么教师即便实行再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也难以实现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具体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当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相契合,并且必须严格按照按部就班的基本原则,让学生在不断地达到阶段性目标的基础上,实现体育能力的点滴提高和有效促进。

4.个性教学实现学生感受成功

每个小学生都希望获得成功,这不仅可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也有助于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体育教师应当针对不同能力高低的学生进行有差异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自己专属的体育能力的提高与体育学习的成功。

最重要的,实现差异教学,教师应当按照教学的难度为体育水平不同的学生安排互有差异的训练,让每个人都能实现更具针对性的锻炼,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体育训练获得身体素质的提升。这种教学方法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获得成功的机会,进而有助于提升他们对于体育学习的自信心,让每个人在体育的学习中都能实现提高。

5.运用体育竞争特点提高自信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拥有活泼好动的特点,这也直接使得他们希望通过运动和活动获得他人的肯定。加之体育训练具有竞争的特点,教师可以将这个特点和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有机的结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并组织一些具有竞争性的体育活动或对抗赛,从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投入到体育活动之中。而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之后,也可以让他们通过体育获得快乐,提高自信,为将来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无穷的动力。

总而言之,尽管小学体育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广大的小学体育教师只要转变教学观念,运用科学合理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用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日常教学,就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提升体育能力,提高身体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斌,赵亚敏.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和对策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09(4).

[2]高尔勇.对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思考与探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6).